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24-11-22 09:39 作者: 张燕 刘跃武 责任编辑:赵磊明
昭通古城里有一座家祠,里面曾经供奉着一根扁担。家祠供奉扁担,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昭通古城里的李氏支祠。
李氏支祠位于昭通古城大局街37号,其建筑坐北向南,占地面积约3400平方米,由前院和后花园两部分组成,前院建筑群由主院及东、西跨院三个院落组成,中轴对称布局,属于典型的民国古风建筑。
李氏支祠有过不同的名字,最终确定为李氏支祠是因为古城修复中偶得的一块石碑。
昭阳区博物馆黄智介绍说:“在昭通老百姓口口相传当中,这个建筑的名字有的叫李氏宗祠,有的叫李氏家庙,还有的叫李耀廷家庙,其实这些词语都不准确。这一次在修缮的过程中,工人在门头上发现了一块大理石的雕刻,工人清除上面覆盖的尘土之后,呈现出四个大字“李氏支祠”,从此我们就知道,昭通大局街这百年以前的建筑他的名字应该是“李氏支祠”,这样才是更准确的。”
李氏支祠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园1908年,系被誉为“西南首富”的昭通著名商人李耀庭的家庙。既是家庙,那就是供奉先祖牌位、祭祀祖宗的场所,然而,却有着李耀庭的家庙里供奉着扁担的说法。
德育社区支书刘朝琼说:“我从事德育社区的工作已经15年了,在平时的走访过程中老百姓口口相传,李耀廷是一个挑夫出身,他的这个家庙供奉的是他的一根扁担,根据老百姓的口口相传他是一个爱国商人,他发家致富以后,他还回馈社会,回馈国家。”
李耀庭,原名李启荣,字耀廷,后改名正荣,以字行世。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出生于鲁甸厅,也就是现今的鲁甸县江底镇仙人洞村,在祖父和父亲逝于战乱后随母迁至昭通府城。在弟兄7人中李耀庭居长,因家庭变故,李耀廷10多岁即出外谋生,每天清早带上一条扁担进城为商家挑送货物。年长些,便加入马帮,往来于川滇要道。历经坎坷,成长为一名成功的商人。
昭阳区博物馆黄智谈到:“李耀廷少年时期家庭是比较殷实的,属于小康之家。到了他青年时候,也就是中国的咸丰和同治年间,由于国家和地方的民族矛盾比较尖锐,导致他们家的房子被一把火烧成灰烬,一家人被迫住进岩洞里面将近10年的时间。再后来,在他人生的道路上又遇着一个恩人,云南的钱王——王兴斋,从此他走上了经商的道路,在20多年的经商道路上发家致富,成为西南的首富。”
据记载,发家后的李耀庭乐善好施,回馈昭通。李氏支祠东西跨院均用于教授知识所用,今天,我们还可以在正院右边看到“俌学二区 一课童蒙 一课年十五上者”的碑刻。
黄智说:“发家致富之后,他也没有忘记家乡。在1893年昭通鲁甸遭受大饥荒的时候,他把他家的财、物捐赠给灾民。”
经过百余载风霜,李氏支祠在历史的长河中浮浮沉沉,而今,依然留传着当年关于“西南首富”李耀庭的传奇故事。修复后的李氏支祠又重新显现出它曾经的恢弘、壮观。
黄智:“这次李氏支祠修缮结束之后,再现了他百年前的辉煌,经过修缮后的李氏支祠,更有利于文物的保护,更有利于历史文化的传承,也更加有利于昭通旅游文化的发展。”
(昭阳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燕 刘跃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