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24-12-16 15:16 作者:邱子夏 彭沁 何正琼 石春宏 李洋 郑远见 责任编辑:赵磊明
34年的精心守护 ,大山包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大山包黑颈鹤越冬种群数量呈稳定和上升趋势,从1990 年的 200 余只增加至 2024年的2100余只,其中2023年11月25日单日达2386只。2024年1月全国鹤类同步调查大山包黑颈鹤2143只。41公顷水域面积覆盖的大海子湿地,黑颈鹤夜宿达1400余只,是目前已知的黑颈鹤种群密度最大的栖息地之一。
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平均海拔3200米,生存环境恶劣,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世界珍稀物种黑颈鹤的主要越冬地。大山包保护区以黑颈鹤及其生存环境亚高山沼泽化草甸湿地为主要保护对象。保护区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内容多样,包括野外巡护监测、科学调查研究、科普宣教、保护区执法、救治野生动物、社区帮扶、项目实施等。大山包气候恶劣,属于长冬无夏、春秋相连的高原冷寒气候。冬天寒风刺骨,工作人员经常冒着冰冻积雪工作,经常遇到冷冻、滑倒等意外事故。但是,他们依旧不畏艰险,长期坚持奋斗在生态保护第一线,用生命和青春守护着大山包,守护着黑颈鹤。
多年来,保护区的每一位工作者为此默默奉献,王远剑、江友伦等酷暑寒冬带领巡护人员与当地村民一同早出晚归,默默守护;谭祥、李森来等穿梭于村村寨寨,为保护区社区共建、群众增收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厌其烦进村入户。郑远见等在科技部“国家标本平台守望保护区”主题的日记和摄影评选活动中获三等奖并被授予“保护区使者”荣誉称号,摄影作品《和谐》获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举办的“2019年中国鹤类生态摄影大赛”二等奖;张静在“2024年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云南推荐活动”中荣获三等奖,展现了保护区在科普教育方面的实力。赵子蛟、李世俊、吴太平、熊廷松、张遵策等科研工作者在国家级相关刊物发表了多篇学术文章引起行业关注。
通过多年的努力,大山包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黑颈鹤数量从保护区成立之初的200多只增加至2024年的2143只,这是保护区管护局干部职工与当地群众共同精心守护濒危野生动物取得的成果,为全球候鸟保护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探索了经验。如今,在云南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每一次黑颈鹤展翅高飞,都是对这片土地最深情的礼赞;每一片湿地的恢复,都是对未来最坚定的承诺。
(昭阳融媒记者 邱子夏 彭沁 何正琼 石春宏 通讯员 李洋 郑远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