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故事 | 永丰镇新民社区驻村工作队:用心驻守 倾情描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24-12-02 09:57  作者:刘琪 余汝毅 凌先帅  责任编辑:虎伶俐

永丰镇新民社区驻村工作队自2023年5月入驻新民社区开展工作以来,爱岗敬业、履职尽责,把党和政府的关爱送到困难群众家中,把社区基层干部的温暖带到困难群众身边。他们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职能优势,积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用心用情在永丰沃土上描绘乡村振兴的美丽新画卷。

新民社区是永丰镇政府所在地,辖18个居 民小组,总户数 3661 户、10811 人,有脱贫户213 户704 人,其中监测对象56 户170 人。新民社区驻村工作队自开展驻村工作以来,每天坚持用脚步丈量大地,深入了解民情民意,将每户群众的生活情况当成大事,写在本上、记在心里,并根据实际问题建立需求清单,全面了解社区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为驻村工作的开展明确了方向。他们心系群众、真帮实扶,获得了当地群众的一致肯定。

10组居民顾开艳说:“我们家孩子还小,外出务工不具备条件。但社区干部和工作队很关心我们家,栽树、清除河道等需要工人的时候都叫我们去,一年下来有六七千元收入,很感谢政府和工作队。”

今年58岁的丁岗焕是新民社区的监测户,她双目失明、丧失劳动能力,30岁的女儿也患有轻度智力残疾。在被纳入监测对象享受国家相关帮扶政策后,丁岗焕家的后续收入和发展成为了工作队和社区干部的“心头事”。驻村工作队和社区干部深入考虑、多方协调,帮助丁岗焕在集镇菜市场免费申请了三个摊位,可用于自己摆摊销售,也可转租他人使用,进一步增加了她家的家庭收入。

为了进一步建强村党组织,驻村工作队按照“强村先强人”的思路,从提升村组干部的履职能力入手,提出了“五星级”社区干部创建管理制度,并建立了“须臾学”制度,进一步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应知应会业务知识学习、“他山之石”学习、纪律法律学习、经典文化学习和历史典故学习。目前,社区共组织开展集中学习交流 100 余次,分享学习资料 200 余份, 形成了创先争优、干事创业的良好工作氛围。

为切实帮助广大群众做实事、做好事,新民社区驻村工作队还发起了“我为群众办件事”行动,在去年 5 月至 6 月初天气持续干旱的情况下,协助社区党委号召党员、小组长帮助群众开展抗旱保苗行动。村组干部在社区的发动下,贡献自己的抽水设备、管网等,帮助周边群众进行抗旱保苗,最大限度减少因干旱带来的损失。在七八 月份西瓜丰收时节,驻村工作队力所能及地动员机关干部、朋友圈好友等,为群众销售西瓜,帮助群众增加收入。在推进绿美行动、提升人居环境、建设秀美新民的工作中,驻村工作队还发起了“我为乌蒙种棵树”行动。这项活动从 2024 春季启动以来,截至 8 月底,已发动昭阳、鲁甸、贵州六盘水等兄弟村(社区)在乌蒙大地新植幼树近万株。

新民社区党委书记马光数介绍说:“驻村工作队对我们新民社区支持很大,他们和我们同甘共苦、走村串户,遇到什么实际问题都帮我们排忧解难。”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新民社区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切入点,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在驻村工作队的积极协助下,新民社区于 2023 年底成立昭通领头雁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理事会 7 人、监事会 3 人由社区“两委”干部及小组长组成,实现了高度的村社一体,有利于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优势,推进各项工作开展。合作社运用集镇边上 100 余亩土地及道路沿线、河道沿线等闲置空地,建立了一个乡村振兴产业园,主要包括花卉苗木园、农业体验园和乡村旅游园三大板块。“新民社区集体经济非常微薄,在驻村工作队的带动下,我们一起商量要如何壮大集体经济。我们外出考察学习,回来结合本地实际成立了领头雁合作社,主要发展花卉和树苗。我们利用田边地头、沟旁、路旁等种花草种树苗,逐步壮大新民社区集体经济。”马光数说。

目前,新民社区乡村振兴产业园已经初具雏形。花卉苗木园已累计储备苗木 1.3 万株、种植绣球花苗 0.5 万株,同时已引进流动苗木销售摊点十多个。农业体验园充分发挥离城近、交通便利等优势,用新思路、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发展,一期将16 亩土地划分出 236 个地块,建立了“雄赳赳农耕园”,拟出租给市民带领孩子进行劳动体验。乡村旅游板块则是依托可供观赏的农作物和生态种植的农产品为基础,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逐步吸引更多游客到永丰旅游。

“我身后这片土地是暂时未开发的闲置地块,有人把建筑垃圾等拉来倒在这里,导致这片土地杂草丛生、白色垃圾成堆,对集镇形象不大好,我们社区成立领头雁合作社以后,我们就把这片地利用起来,我们把它储备成绿化树和花苗基地。下一步我们还会在这个地方发展花卉和盆景超市,引导更多的人来这里摆摊创业和就业,增加一些就业岗位,增加大家的收入。目前我们这个花卉苗木产业发展很不错!”驻村工作队队长王明岗高兴地说。

走在先、干在前。新民社区乡村振兴产业园项目自今年一月启动以来,驻村工作队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和社区干部密切配合,认真落实落细各项工作,为项目顺利落地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当地群众就业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1至8月,新民社区集体经济乡村振兴产业园共吸纳就近务工人员 50 余人,人均务工收入 6000 余元,预计全年平均每人务工收入可达 9000 元。

美丽乡村换新颜、产业发展有底气、群众增收有盼头。新民社区现在的美丽蜕变让广大社区居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这也更加坚定了驻村工作队带领大家共谋发展的信心。

驻村工作队队长王明岗介绍说:“下一步,我们驻村工作队将积极协助社区党委,扎实开展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监测帮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坚决守住这条底线。二是持续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把我们的村组干部努力培养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攻坚克难尖兵。三是想方设法推进居民社区的乡村振兴工作,努力走在前列作表率,坚持“项目为王”的理念,积极争取项目支持,并服务好已落地的项目,抓好相关工作的落实和推进,协调联络各方力量,共同推进我们新民社区的乡村振兴工作。”

(昭阳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琪 余汝毅 通讯员 凌先帅)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