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新闻

昭阳区:水稻大丰收 机械收割忙

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24-10-29 15:36  作者:任天能 李剑 冯云辉 李靖焦 蒋忠梅  责任编辑:赵磊明

 金秋时节,昭阳区的田间地头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一望无际的稻田里,农户抢抓晴好天气忙着收割水稻,勾勒出一幅喜人的秋日“丰”景图。

 走进苏家院镇双河村木瓜林自然村,一株株稻穗上缀满了金黄饱满的谷粒,微风吹拂,稻浪起伏,散发出阵阵稻香。

农机声声响,增收致富忙。农机手驾驶着收割机在稻田间灵活穿梭,一株株饱满的稻穗被卷入割台,脱粒、清选、秸秆粉碎,一气呵成,然后顺着传送带进入脱粒箱,并在吹风机的鼓吹下,谷留尘去,金黄饱满的稻谷被源源不断地装入口袋当中,稻秆则顺溜地倒伏在稻田里。相比传统的人工收割方式,效率提高了数倍。

 昭阳区增农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迟宽国说:“水稻收割机我用了十多年了,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及时把水稻收割了,天气影响就小很多,如果用人工,成本高了很多。像我用五台收割机收割一天就可以达到一百五十多亩,水稻收割就不容易受天气影响,像昭通这个地方随时阴雨绵绵的,如果水稻收割慢了就会倒在地里,被捂了发芽,影响品质,收割机收割成本每亩地在两百到两百四、五,成本降低了很多,但效益提高了,品质也保证了。”

 据了解,苏家院镇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誉,其中木瓜林大米素有贡米之称。目前,苏家院镇种植规模达1.4万亩,已投产达1.4万亩,年产量超0.91万吨,年产值超过2730万元。近年来,为打通农机下田“最后一公里”,苏家院镇坝区部分农田经过“小改大”“坡改缓”等措施,新建机耕道和农田水利,为农机进田作业打好了基础,逐步实现耕种收割机械化。同时,在精耕细作上下功夫,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做好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升粮食平均单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昭通市农机推广站站长汪自灵:“如果人工收割,一亩地要三四百块钱,现在用机械收割一亩地要两百块钱左右,所以既省劳力又省钱,而且品质也要好一点。现在我们对商品粮要求很高,不用机械化作业,很难达到要求。如果地块连片,一天可以收割五六十亩。如果是镰刀收割,要经过晒,晒了还要连草拉回去,有运输这个过程,人工脱粒,脱粒了再晒,现在机械收割以后,还要机器烘干,全程机械化,直接可以变成商品了。”

 从传统的“牛拉人扛”到如今的“机收机种”,昭阳区认真贯彻“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积极落实粮食种植补贴和农机补贴政策,全力提升农户的种粮效益。同时,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引进并推广优质种子、先进农机与高效技术,依托水稻良种繁育基地,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有效保证了粮食生产稳产增产、节本增效,持续扛稳扛牢粮食安全责任,推动农业机械化高质量发展,带动农户增收,加快绘就现代农业新“丰景”。

(昭阳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任天能 李剑  通讯员:冯云辉 李靖焦 蒋忠梅)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