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24-10-23 16:04 作者:刘安红 孔令炳 责任编辑:赵磊明
在这金秋送爽、硕果累累的美好时节,凤凰街道黑泥地社区1600多亩水稻田迎来了全面丰收,金黄色的稻浪翻滚,绘就了一幅壮丽的田园风光画卷,为当地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更为值得一提的是,社区积极响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号召,实施水稻与马豌豆轮作种植模式,为乡村振兴开辟了又一条增收致富的新路径。
走进黑泥地社区,一片片金黄色的稻田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沉甸甸的稻穗低垂,丰收在望。据社区农业服务站负责人介绍,今年社区水稻种植在选种、育秧、田间管理等各个环节均采用了现代农业科技手段,有效提升了水稻的抗病虫害能力和产量。同时,得益于近年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灌溉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为水稻生长提供了充足的保障。黑泥地社区4组72岁的王家昌正在田里放走多余的沟水,割好的水稻需要在田里晾晒几天,保持田里的干燥,有利于水稻的晾晒。今年的水稻收成好,王家昌的水稻足够夫妻俩一年的吃食,看着沉甸甸的稻谷,王家昌打心底高兴。
王家昌说:“我们今年种的品种是滇禾优615,种有一亩半左右。今年还就没打谷子,看着跟往些年对比下来可能有两千多斤。种马豌豆只是说要方便点,要减少劳力点,还是可以。”
黑泥地社区1组的王家辉也在田里翻晒着刚收割完的水稻,他家种植的水稻品种是会粳,产量也很不错。在收割水稻的前几天,他已经把马豌豆撒种在田里。
王家辉说:“我们星期六那天开始抽时间回来收割,有一亩左右,割了将近两天半左右,边撒马豌豆边割,谷子这些年都还好,可以达到(亩产)650公斤已上。”
秋高气爽,趁着晴好天气,当地群众纷纷开始收割水稻,预计半个月左右即可采收完。
黑泥地社区监委会主任魏云辉介绍说:“黑泥地共计有土地面积2550亩,其中水稻有1630亩。水稻主要种植滇禾优615、会粳两个品种。这两个品种这两年种下来,确实是高产、稳产。今年气候也好,亩产可达650公斤以上。今年估计可收100多万公斤水稻,均价在2元左右,水稻的产值可达200多万元。我们黑泥地主要是以农业种植为主,农业种植又以水稻种植为主,今年农户增收,也是一个好年成。”
在水稻丰收的喜悦中,黑泥地社区群众并没有把水田闲置,而是在水稻收割的同时就进行马豌豆的轮作种植。马豌豆作为一种高蛋白、高营养的作物,市场需求旺盛,且生长周期短、见效快,非常适合作为水稻的轮作作物。此举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壤肥力,还能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王家辉说:“马豌豆可以达到三四百斤,好的有五六百斤。收入照现在的3元每斤算,能卖1000多元。”
据黑泥地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黑泥地社区从90年代开始就有群众开始种植马豌豆。刚开始种的人少,后面经过实践发现,种植马豌豆省力,收入也还可以,再加上社区引导,群众就开始大规模轮种。 这样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群众也增收,还是比较好的。
目前,黑泥地社区水稻与马豌豆轮作种植的成功实践,是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缩影。社区正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集种植、加工、销售、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链,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吸引城市居民前来体验农耕文化,享受田园生活。黑泥地社区正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步伐,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昭阳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安红 通讯员 孔令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