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24-09-30 08:50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赵磊明
3个年级,9名学生,2位教师,这里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挖色镇挖色完小白柳箐小学,李为国在这里工作了35年。
李为国1966年出生于海东镇白秧箐村,在白柳箐小学度过小学时光。1986年,李为国从大理师范毕业,放弃在乡镇上工作的机会,回母校任教。李为国说,回来任教是为了解开一个心结,“我上学时条件艰苦,班里只有4人上了初中,其他人都辍学回家放羊喂猪做农活,不能让孩子们重复这样的命运。”
上世纪八十年代白柳箐小学教学条件艰苦,李为国工作的第二天校舍就倒塌了,只能搬到无门窗无隔墙的生产队场房上课。尽管条件艰苦,李为国没敢耽误过一节课,利用课余时间打土坯、制作简易课桌,改善教学条件。
“读书是孩子们走出去的坦途。”李为国挨家挨户劝说村民让孩子上学,两个村的适龄儿童全部入学,生源扩充至5个班70多人,最大的学生已有18岁。这是白柳箐小学自1952年建成以来学生人数的最高峰。
1994年,学校在原址上重建了330㎡的二层教学楼,2017年以来,特别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后,学校的条件得到大幅提升,食堂、多媒体教室、体育设备等一应俱全。
“教育是良心事业,一切是为了孩子好,只要学校继续办下去,我就要上好每节课,必须要把孩子们教好。”李为国每周30节课满负荷工作,兼顾开展运动会、歌咏比赛、书画展览、阅读活动、故事会等课外活动。35年来,李为国的搭档换了十几个,而他在白柳箐小学的根越扎越深。
回顾这35年,李为国说他就像在修路,修一条让山区孩子通往广阔天地的路。他说:“这里是我的家乡,从20岁来到这里的第一天,我从没有后悔过。如果我自己不去做,让谁去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