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新闻

【央媒看云南】近视率几乎为零!这所乡村学校暖到了记者

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24-09-29 09:09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赵磊明

 

4月27日
人民教育微信公众号刊发文章——
《近视率几乎为零!这所乡村学校暖到了记者|特别关注》
聚焦云南省红河哈尼彝族自治州
一所普通的乡村小学
讲述了这所小学近视率近乎为零的“秘诀”

全文如下

编者按

这是一所普普通通的乡村小学,没有刻意营造的校园文化,也没有高大宏伟的校园建筑,但一旦你置身其中,就会不由自主地被孩子们的快乐所感染。在这里,我们发现了学生近视率几乎为零的秘诀,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乡村学校发展的全新面貌,在这里,我们仿佛回到了童年……这到底是怎样一所乡村小学?

“湾塘这所小学不一样!”提起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湾塘小学,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郑淑英总是这样说。

“我从没见过一所学校里的孩子如此快乐……”作为省级教研员,郑淑英到过云南的很多学校,既有家长挤破头都想把孩子送进去的城区优质学校,也有相对薄弱的民族贫困地区中小学,可是唯有这所偏远的乡村小学,给她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

这到底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呢?记者带着好奇,踏上了前往湾塘小学的旅程。

湾塘小学所在的屏边苗族自治县,是全国52个扶贫挂牌督战县之一。11月13日,就在我们到达的前几天,屏边刚刚退出贫困县行列,从此结束了绝对贫困的历史。湾塘小学距屏边县城42公里,地处大围山区南溪河谷,是一所乡村寄宿制小学。这所学校有587名学生,92%是少数民族,其中大部分是苗族,约93%的学生在校寄宿。

初到这所小学,一切都显得平淡无奇,既没有刻意打造的校园文化,也没有高大宏伟的校园建筑,更没有辉煌耀眼的办学业绩。但是,一旦你置身孩子中间,不由自主地会被他们发自内心的快乐所感染、被纯净明亮的眼神所吸引、被阳光自信的神情所浸润。这种感觉似曾相识,让我们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时代——那个更加真诚、自然、质朴,没有过多的焦虑和浮躁的时代。


晚饭后,学生们在树下读书。

近视率近乎为零的“秘诀”

湾塘小学校门很不起眼,局促地立在一面缓坡上。进门后,爬上之字形上百个台阶,才见到一块难得的平地,这就是这所河谷小学的校园了。三四棵茂盛的万年青稳稳地扎在校园里,顿时带来了几丝清凉。虽然此时北方已到深冬,但地处亚热带的这里还有近30度的气温。

“老师好!”“老师好!”正逢课间,孩子们见了我们毫不生怯,热情地打招呼,然后咧开嘴,露出纯真的笑容。他们的小脸晒得黑红,眼睛亮闪闪的,个个生龙活虎。

我们在各间教室走了一圈,竟然没有看到一个“小眼镜”。这里的学生都不近视吗?在我们的追问下,学校找出了近几年近视率监测数据。果然,2017年为0%,2018年为0%,2019年为0.4%。

如今,中小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湾塘小学近乎为零的近视率真是令人羡慕和惊奇!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我们按要求开足体育课,低年段每周三节,高年段每周两节。另外每周二、周四下午第三节课,在学校的少年宫有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足球、跳绳、健美操等体育类兴趣小组,参加的学生有180多人。”体育教师周永树说,“我们的学生热爱体育活动。”

学校只有两名体育教师,他们“分身乏术”,于是有体育特长的教师纷纷出手,担任这些兴趣小组的指导老师。比如数学教师张福、信息技术教师张美丽,指导着20多个喜欢乒乓球的学生。

这所小小的乡村学校,论体育设施,只有一个200米水泥操场,一个篮球场,两个乒乓球台,两个双杠,一个爬梯,一个横梯,一个简易足球门,远没有许多城市学校那么豪华。但这里的教师,尽可能利用有限的空间和条件,努力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引导他们积极锻炼身体。

每天除了大课间、眼保健操,从下午第三节课后到晚饭前,有大约一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学校的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各种器材向学生开放,可以随便借用。学生有打球的、有跳绳的、有跑步的、有玩双杠的,操场上、校园里一片沸腾。

根据医学研究,目前对近视最能产生预防作用的,就是阳光下的户外运动。

这也许算得上一个“秘诀”。

在学校的日程表上,我们又发现了另一个“秘诀”。


校园集体活动

学校每天晚上有两节晚自习,20:30下课。学生回到宿舍洗漱完毕,21∶00准时熄灯睡觉,早上6∶30起床。加上中午12∶20到13∶30的午休,学生一天的睡眠时间达到10个半小时。这里没有课外补习,也没有过多的作业。充足的睡眠,让孩子的身体得到充分休息,为健康成长打下了一个好基础。

在学校的食堂里,我们也发现了一个“秘诀”。

587名学生中,有550人在学校寄宿。住校生的一日三餐都在学校。他们的早餐按当地习惯吃米线,有猪肉和鸡肉两种。中、晚餐都是四菜一汤加主食。学校教育学生不挑食、不剩饭,每个学生都把自己的饭菜吃得干干净净,学校的洗碗池旁边甚至没有放置泔水桶。

在这个满眼绿意的校园里,除了教室里的电子白板,学生几乎接触不到别的电子产品。手机不允许带入校园,也没有平板、电脑、电视,这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学生的眼睛。

每天至少1小时的户外体育活动、10小时以上的睡眠、远离电子产品、良好的营养水平、绿色的环境、充足的教室光线……健康的生活状态,锻造健康的身体素质!近三年来,湾塘小学学生的体质监测及格率分别达到92%、88%、99%,优秀率达到17%、18%、25%。同时,肥胖率只有2.4%、2.3%、2.6%。

学生的身体素质这么好,学习成绩怎么样呢?据屏边县统测数据,六个年级综合成绩在全县名列第三。

“秘诀”原来不过是生活常识,是回归人的生命成长规律。

一所普普通通的乡村小学,就是以这样简单、朴实、自然的方式,认真践行着“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同时实现了近视率近乎为零、身体素质与学习成绩双双良好的目标。

乡村学校要有灵魂

校长黄兴祥只有34岁,热情开朗,特别爱笑。四年前来到这所学校当校长。

“我就是想办一所有灵魂的学校。”

什么是学校的灵魂?

“学校的师生全是主动的建设者、创造者,就像建造房子一样,人人参与、人人幸福、人人成长、人人贡献。师生在校一定是:快乐健康我成长。”

这是他的梦想,也是这所学校的基因所在。

湾塘镇坐落在河谷,难得有平地。湾塘小学就建在半山腰上。要上学,先爬118级台阶,遇到炎热天气,不仅腿脚酸痛,还会满头大汗。但湾塘小学人爱校如家。四年前,在教师的建议下,黄兴祥带领教职工,把从乡政府要来的杧果苗、柠檬苗、菠萝蜜苗一一种上,还自己上山找来青香树苗,两年多时间里,在台阶两旁的坡道上陆续移栽了200多株植物,硬是把寸草不生的石块荒坡变成了绿意盎然的绿植园。如今,一进校门,迎接孩子的不再是冰冷生硬的水泥石块,而是热情开放的三角梅,宽阔挺立的芭蕉树,整齐有序的金叶女贞,以及象征孕育着丰收希望的柠檬、杧果树。


校园内绿意盎然

“校园好看了,孩子们每次来到学校,就会感到这里与外面是不一样的,也会喜欢学校。”黄兴祥说。

校园不大的操场两端,三四棵茂盛的万年青给校园带来了生机。树下围着一圈木凳子,这是孩子们课间最喜欢去的地方。

“这几棵树,还是2003年我们刚搬过来的时候,和老校长褚洪骞一起跑到河边挖来的。当时只有一栋楼,其他都是土石块。”教务主任陶国斌回想起来,满满的幸福,“我们和孩子都住在学校里面,大家都希望校园美起来。”

有了树,有了花,老师和孩子还一起动手,把校园里的水泥墙变成了画。着苗乡服饰的孩童、摇金铃的少女、读书的学生,漫步在校园中,那些笔触稚嫩、充满童真的画作总能带给人惊喜。

孩子也是如此。校园大大小小的角落,卫生全被孩子们包了,一天打扫三次。教室楼道地面先扫一遍,再拖一遍,就连犄角旮旯也不放过。拖把拖不到的地方,就用毛巾去擦。学校仅有的两栋教学楼,一栋是政府建的,一栋是企业援建的,都被孩子们擦得一尘不染。校园里落下的树叶,基本上着地不久就被扫走了。孩子们仔细专注的样子,俨然已经把学校看作自己的家。也因此,他们喜欢在校园里玩耍,打球,跳皮筋,在地上打滚开心。

每一件共同经历的事情,都让人们更加亲密。从只有一栋教学楼的“荒地上的校园”,到有了教师宿舍、学生食堂和各种现代化设施,近20年过去,这所寄托着全校师生心血的校园也慢慢有了家的味道。

远离城市的喧嚣,河谷是寂静的,静得只有天籁之声。湾塘小学人觉得要有歌声,于是音乐老师作曲,语文老师填词,一首心中之歌就成了。

“南溪之滨青山脚下,这里有我们美丽的乐园,我们迎着清晨的微风,走进湾塘小学美丽的校园,苍翠的大树是我们的遮阳伞,鸟语花香伴我们快乐地成长,云雾飘来轻轻地对我讲,这里就是我们成长的摇篮。”

“乐学多思求真致远,这里有我们成长的足迹,我们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湾塘小学明亮的课堂,琅琅的书声在校园中回荡,勤奋好学是我们真实的模样,老师走来亲切地对我讲,放飞希望从这里启航。”

这首甚至连正式歌名都没有的校歌,每周一都会唱一遍,常常唱得孩子们热泪盈眶,老师们心潮澎湃。那是孩子的童年之歌,也是老师的青春之歌。

城里孩子业余时间有“少年宫”可去,农村孩子没有少年宫,但可以自己就地创建一个“学校少年宫”,“让农村的孩子像城里的孩子一样学习一些特长和技能”。

教师们各展其能,发挥专长,开设出18个兴趣小组。每周二和周四下午,各班教室、操场就秒变“少年宫”,象棋、刺绣、机器人、手语歌、毛线编织、毛笔书法、苗族舞蹈、诵读、篮球、乒乓球……全校十几个班级按照大家报名兴趣,分组同时开展活动。不分年级,不分年龄,大的小的都一起上,大的带小的,小的学大的,个个兴趣盎然。水平高低不重要,重要的是动手又动脑,重要的是每个孩子充满了对生活的热情。学校还定期举办比赛,给表现突出的孩子颁奖。“孩子们可高兴了,他们喜欢相互比一比,展示一下自己的能力。”黄兴祥笑着握紧拳头比画了一下,也像个大男孩。


学生们正在参加乡村少年宫活动

学生们正在参加乡村少年宫活动

除了少年宫活动,学校还成立了记者团,向《红河少年报》投稿;建起了广播站,由老师带着孩子每天对校园广播。

学校生活丰富起来了,故事也就多了起来。描描事业发展的点与线,聊聊学习生活的酸与甜,校刊《河畔书香》应运而生。上面不仅有学校工作信息,还有师生文章。有教师写的《无论你跑到哪里,我们都要把你接回来读书》《体育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有孩子写的《老师,谢谢您》《读名著爱生活》……校长黄兴祥常常带头写,有办学理念,也有学习体会,还有工作感悟,最近刚发了一篇《行动刷出青春的存在感》,全是格言警句式感言:“不要指望别人帮助你,要指望别人需要你”“在网络空间里,‘签到’‘刷脸’‘拔草’甚至‘怒怼’皆是刷存在感的方式,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唯一能让我们产生恒久而幸福的存在感的,只有奋斗、只有实际行动”,透射出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

“《河畔书香》已成为湾塘小学全体师生心灵交融的芳草地,成为学生放飞梦想的地方,成为教师有形课堂的生动延伸。我们希望每一棵幼苗都能在这里成长为参天大树。”校刊主编马贵傧感慨地说。

文化是乡村学校最高贵的存在,是乡村学校的灵魂。这里不仅传递知识,传承文明,更传递爱,创造共同的理想、信念与希望。湾塘小学人的艰苦创业、共同奋斗史,把新教师和老教师联结起来,把学生和老师融合起来,把一草一木和人的心灵贯通起来,铸就了师生强大的精神文化场和共同的底色。

有了这些,教书育人的难度也小了很多。

把农村孩子顽强生存的优势发挥出来

湾塘小学的587名学生中,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405人。父母大多外出务工,只有老人和孩子留在家中。这些留守儿童,从小就遭遇了家庭经济困难和家庭教育缺失,如何教育好他们是学校面临的难题。

音乐老师杨清义有一次带着孩子学唱歌曲《妈妈格桑拉》,“趴在你的肩上,能说悄悄话;倚在你的怀里,就到了家;牵着你的手,风雨不害怕;听着你的歌,梦里开鲜花”,富有画面感的歌词让很多孩子想起了自己与妈妈相处的时光,当场就有4个孩子流下了眼泪。

这些从小就离开了爸爸妈妈的孩子,都特别能干。二年级的小马同学能帮着家里种玉米,五年级的小姝婧周末回家还要给年迈的奶奶做饭。但同时,他们也存在个性强、行为散漫的现象:无视校规,不讲卫生,打饭时随意插队,只有在老师的监督下才会学习和读书……

“我们这些农村孩子没有别的依靠,只能靠自己,一定要培养他们顽强的生存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学会坚强,学会自立,将来才能在社会上立足。”黄兴祥自己就是在农村长大的,他觉得农村孩子的劣势也是他们成长的优势。2017年,他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让他们自己管理学校。

学校少先大队承担起自主管理体系的构建任务。他们把学校卫生、纪律、两操(广播操和眼保健操)、校园广播等工作分成条块项目,大队长、副大队长、组织委员、宣传委员、文体委员等组成学生会,分到相应的项目组内。少先大队的老师和各班主任都是辅导员,教学生如何做好这些检查监督工作。每两周,学校就会评选文明班级发流动红旗,标准就是平时学生自己检查所打的分数。

从零到一总是艰难的。“以检查卫生为例,因为学生掌握不好打分标准,不会检查,所以刚开始需要老师手把手去教怎么打分。两操也是如此。像黑板报和检查卫生这样的工作,基本上都是高年级学生带着低年级学生去做,不然打分不准确,班上的老师或者学生就会有意见。”负责少先队工作的王文翠老师坦言。

经过老师的不懈努力,以学习、生活、活动、卫生和用餐等为载体的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已经基本形成,少先队的小干部也逐渐成长起来,能独当一面了。学生的行为习惯、精神面貌都有了明显改善,自主管理能力大大提升。

现在,排队用餐成了校园一景。

用餐铃声一响,孩子们就迅速按班级排好队,由班长领队,整队快的先出发去食堂打饭。食堂不大,仅够摆三组四菜一汤一饭,让人发愁如何为500多名学生分饭。只见学生排成一路纵队,从入口进,自动分到三组饭菜案板的两侧,这样同时可以有36人盛饭菜。食堂门口,两名学生负责把门,视食堂打饭人数控制进人速度。打完饭的同学从出口出,并在门外排队,等本班人数到齐后,才由班长领回班里用餐。纪律不好的同学会被要求重新排队,没有吃饱的孩子可以第二次来食堂盛饭。587名学生,因为训练有素、管理到位,25分钟就能全部打完饭,完全不需要老师和后勤人员帮忙。

从早晚读、宿舍文化和卫生、用餐、两操(广播操和眼保健操)到校园广播,每一项活动都让学生参与管理。学校真正成为了孩子自己的学校。而自立自强成了大山里的学校生活给予他们的最宝贵的人生礼物。


学生们正在参加乡村少年宫活动

学生们正在参加乡村少年宫活动

付出着并幸福着的乡村教师

孩子健康阳光向上的背后,是教师不求回报的付出。

每次开学头一个月,90后班主任黄大艳都要把学生的家庭情况摸排一遍。而家访下来的情况,常令她感到沮丧。一次,班里一个孩子在学校偷别人的东西,还打人。孩子妈妈外出务工常年不在家,黄大艳就给孩子爸爸打电话沟通,谁知还没说几句话,就被拉进了黑名单;去家访,孩子爸爸远远看到就把门关了起来。黄大艳心寒了,指不上家长,只有靠自己在学校更多关心孩子。慢慢地,孩子也变得好起来了。

“我自己就曾是留守儿童,非常理解这些孩子的心情。”黄大艳经常给班里的孩子讲自己的经历。黄大艳成了孩子们最信任的人,他们遇到问题都愿意跟她讲。黄大艳虽然同样有成长的心酸,但坚持传递给孩子正能量,避免孩子逆反。“父母外出打工,并不是抛弃你们,而是为了给你们创造更好的生活。”她记得自己小时候,班主任老师每次在她周末离校回家时,都会捎来一块红薯,让她先垫垫肚子,免得路上饿。“这种温暖,我到现在还感激不尽。”现在,黄大艳不仅耐心倾听孩子吐露心声,还用自己的工资给孩子买文具、买发卡、买蛋糕,成了一位“老师妈妈”。

毛沛也是一位90后教师。2015年她通过农村特岗教师计划考到湾塘小学,从担心学生打打闹闹受伤到摸清学生特点,再到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学生的每一点变化都被她挂在心上。低年级寄宿学生想家时,“哄”是她常用的方法;学生生病时,她和老师们先把孩子送到乡镇卫生院,再通知家长赶来;学生有烦恼时,她充当大朋友,以耐心倾听和开导避免了一次次心理危机。

早年间,很多苗族学生入学时听不懂汉语,很难跟上正常的学习进度。为了能与学生沟通,60后语文教师张永山自学了苗语,成为精通彝、汉、苗三门语言的专家。

……

长年累月的默默付出和长情陪伴,没有多少人会知晓,却有可能改变孩子的命运,成为他们温暖一生的美好记忆。

说到底,教师才是这个充满阳光和爱的校园的创造者。

黄兴祥为有这样一支优秀的队伍感到自豪:平均年龄35岁,90后教师占比达22%,80后教师占到一半以上。“这得益于2006年以来中央实施的农村特岗教师计划,仅2015年以后就招聘了10名90后教师。”

湾塘小学的教师们,几乎都过着以校为家的生活。每周一到周五,他们都在学校与学生同吃同住。到了周五放学后,才从学校赶回到自己在屏边县城或蒙自市的家中,陪伴自己的爱人、孩子和父母。

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是比较普遍的现象,但在湾塘小学,却很少有这种情况。

“生活保障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性条件。在我们屏边县,教师的工资与当地公务员持平,或许比公务员还高。加上乡村教师补贴等收入,我现在每月差不多能拿到7000元。如果是副高职称的老教师,每月能拿到近万元了。”黄兴祥说,不少教师都买了汽车,每周往返于家和学校之间。学校里有三栋四层楼的教师周转房,一室一厅、两室一厅都有,来了就能住。教师们虽然辛苦,但也快乐着。


群山掩映间的校舍

近五年来,湾塘小学的办学条件也得到很大改善,新建了1栋教学综合楼,对运动场、老教学楼及围墙、护栏等进行了修缮改造,所有教室都配备了教学用一体机或多媒体设备,图书、运动器材、音体美设备一应俱全。“这些年,我们对乡村学校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整个屏边县乡村学校的办学条件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仅湾塘小学就投入了400多万元,社会还捐赠了100多万元,各方面条件都大大改善。”屏边县教育体育局局长陈耿龙自豪地说。

“湾塘小学办学条件的变化是红河州加强两类学校建设的一个缩影。‘十三五’期间红河州累计投入28.82亿元,实施了‘全面改薄’、中小学厕所革命、C级校舍加固、薄改提升等项目建设,中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为高质量打赢深度贫困地区教育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红河州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赵太毅进一步解释道。

漫山遍野的香蕉树,蜿蜒陡峭的盘山公路,看不到尽头的大围山脉深处,这样一所乡村小学见证了教育脱贫攻坚的历史变迁,用独有的方式破解了乡村教育发展进程中的种种顽瘴痼疾,为后脱贫时代乡村教育振兴提供了宝贵的样板。

尾声

又是一个大课间。

“你笑起来真好看,像春天的花一样,把所有的烦恼所有的忧愁统统都吹散;你笑起来真好看,像夏天的阳光,整个世界全部的时光美得像画卷……”

这首歌,是孩子们最喜欢的音乐,被选作课间操配乐。早早经历生活风雨的孩子,在阳光下尽情地唱着、跳着,告别与父母的离愁,舞出向上生长的生命活力。


阳光下孩子们的合影

是的,你笑起来真好看!清澈明亮的眼睛,阳光自信的笑容,就是我们乡村学校最美的容颜。

希望这样的乡村学校,能够多一些,再多一些。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