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24-01-30 06:01 作者: 虎伶俐 常开俊 孙贵波 王申胤 责任编辑:虎伶俐
连日来,云南昭通昭阳北风呼啸,与西南方面来的湿空气相遇,造成了持续性、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虽然春节将至,气候严寒,但在渝昆高铁昭通段各个施工地,高铁建设者们仍放弃了春节与家人团聚的机会,选择默默坚守岗位,为渝昆高铁的早日贯通敬业奉献。让我们为高铁建设者们点赞!
在昭阳区守望乡卡子村,近日降下的白雪还没有融化,天空还有零零碎碎的雪粒飘落,凛冽的寒风吹过,如利刃般刺骨。在建设现场记者看到,伴随起重机的轰鸣声,铁路工人们正齐心协力绑扎钢筋、焊接钢板,投入承台建设。为加快建设进度,负责安全、质量、进度管理的技术员郭先松也跳入了约两米深的施工点,和工友们一起辛苦劳作,并近距离进行现场技术指导。郭先松告诉记者:“今年天气比较寒冷,昭通下了几场雪,但我和工友们依然奋战在渝昆高铁建设一线。为了渝昆高铁早日通车,我们今年春节都不回家了。”
25岁的铁路工人沈开银来自守望乡,记者看到他的时候,他正和工友们一起投入钢筋混凝土的承台建设,虽然满脸被冻得红扑扑的,但他依然选择默默坚守在建设一线,成为一名为家乡代言的坚守者。沈开银说:“我是昭通本地人,参加渝昆高铁建设已经两年多了。作为土生土长的昭通人,能为家乡建设作出一份贡献,我感到很自豪。尽管这几天气候寒冷,但我和工友们依然会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在中铁二局威宁隧道进口,由于天气极为寒冷,隧道口以上的山体披上了似冰似雪的雾凇一片。技术主管石建文介绍说,山体主要是坚硬的玄武岩夹杂凝灰岩构成,遇水容易软化成泥,导致隧道开挖难度极大。参建单位针对岩层特性反复试验,并多次组织专家研讨,通过围岩监控数据分析,结合精准控制爆破配合机械开挖,最终安全顺利通过复杂地质地段。问及何时回红河州建水县过年,28岁的石建文腼腆地告诉记者,他刚结婚,他的新婚妻子是守望中学的一名教师,两人平时相处特别好。对他新春将驻守岗位的这一份执着,妻子特别理解,这让他心里很是宽慰。
33岁的黄巢是威宁隧道进口开挖班的工班长,因为重担在肩,他已整整两年没有回到昭通盐津老家了。记者冒着严寒抵达隧道进口时,黄巢正带领着30多名工友一心扑在隧道的开挖上,打桩、爆破、开挖、除渣、喷浆……忙得不可开交。黄巢说他今年春节也不回家了,因为妻子也在工地上收集资料,双方会一直坚守在工地,只是特别牵挂家里的老人和孩子。黄巢告诉记者,截至目前,他们施工的隧道已经开挖了1600米左右,预计在2025年11月份左右贯通。他们将一直保持饱满的精气神,迎难而上,保质保量完成隧道建设任务,为高铁早日通车并惠及百姓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现年58岁的中铁二局渝昆高铁三标段一分部党支部书记龚平昌原来在“一带一路”老挝施工点开展工作,因为工作需要,龚平昌于2021年12月来到了渝昆高铁昭通段,主要负责党建、施工管理、征地拆迁等工作。对于征地拆迁这块“硬骨头”,经验丰富的龚平昌一边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一边拿出了“杀手锏”——带领众多工友们为涉及征地拆迁的守望乡群众修房、修路、修水池、修院坝、搞绿化……不断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渐渐赢得了群众的支持配合。目前守望乡征地拆迁工作已结束,各项建设顺利进行。龚平昌告诉记者,他就要退休了,但是只要指挥部需要,他就会毫不犹豫地投入工作,不留余力地完成任务。因为,他是一名在岗30年的老党员。
据悉,渝昆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之一“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云南境内第一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其中云南段全长388.6公里,在境内计划新建昭通东站共9个车站。目前云南省正全力以赴推进渝昆高铁建设,拆迁与建设同步进行、进展顺利。1月下旬,云贵段站前七标项目腊味特大桥连续梁中跨顺利合龙,渝昆高铁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为高铁于2027年顺利建成通车夯实了基础。渝昆高铁建成后,将构建连接昆明、融入成渝一小时经济圈,纵贯滇、贵、川、渝等县市,成为我国西南地区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通往东盟的便捷大通道,为云南发展打开新空间、带来新机遇。
春节期间依旧紧锣密鼓施工的还有渝昆高铁洛泽河特大桥。中铁大桥局渝昆高铁项目副经理谭锋介绍,洛泽河特大桥全长528.9米,大桥主跨为180米混凝土连续梁,主墩高150米,桥高200米左右,是渝昆高铁最高的桥梁,也是渝昆高铁全线的重点工程之一。此外,大桥桥址所在区域属于高原斜坡地带中山峡谷区,地质复杂多样,地形起伏大,给施工带来巨大的挑战。同时,该桥毗邻多处自然保护区及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处于生态红线内,施工建设环保水保要求极高。
“为保证施工进度,我们春节期间未停工,节后,我们采取两岸同步施工方式,加派机械和人员,采取两班制,确保今年完成施工任务。”谭锋说。
(昭阳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虎伶俐 邱俊 通讯员 常开俊 孙贵波 王申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