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南网 更新时间:2023-11-01 11:01 作者:宋明慧 责任编辑:虎伶俐
原标题:【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如何让乡村“土特产”多维增益?——海东产业振兴样本观察
“东牧湾”产品线上订单打包现场。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发展是重中之重。在加快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的当下,青海抢抓国家重大战略发展机遇,在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的进程中,依托农牧业特色优势资源,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推动特色产业提质、稳量、补链、扩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行走在青海大地,从产业示范园到生产车间,从高效种植温棚到现代化养殖畜棚,传统产业迸发蓬勃活力,新兴业态为发展蓄能,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如今,靠一方水土,青海乡村“土特产”有根有品更有产,以产业振兴实现多维增益,乡土元素不再“土”。
鄂德恩正在查看先期投产鱼苗的生长情况。
谋定思变,看一尾鱼的发展“潜”景
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生态优美、气候适宜、土壤肥沃,为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提供了发展潜力,让冷水鱼养殖实现产业化发展。
在乡长张小强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中川乡冷水鱼养殖基地,只见已建成的标准化养殖车间内,一口口圆形养殖桶整齐排列,一尾尾小虹鳟鱼苗欢快嬉戏,在建项目正加快速度赶超工期。
据了解,占地10公顷、投资1417万元的中川乡冷水鱼养殖基地是美一村、峡口村和盘格村的产业,加之成立的冷水鱼养殖公司,通过“公司+集体经济发展”的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张小强介绍,美一村和峡口村分别投资建成的一期标准化养殖车间于今年5月投产,先期投产1.46万尾鱼苗,后又陆续投产20克到100克不等的鱼苗4.97万尾,且已购置3.6万尾鱼苗。而盘格村投资的两座标准化养殖车间内可容纳56口养殖桶。
“鱼苗长到500到600克时,出售给黄河上游库区大型冷水鱼养殖企业,按照年产规模56万尾计算,预计年销售额达到925万元。冷水鱼养殖是大家的产业,就要让各村自己搞发展,最终收益纳入各村集体经济中。”张小强说。
中川乡是黄河流出青海的最后一道关口,气候和水质均达到养殖虹鳟鱼的条件,之前青海大学科研团队在此开展试验并取得成功。
“我们在生态的定量中拓展绿色发展的增量,谋定思变布局发展冷水鱼养殖产业。前期,我们组织养殖人员到龙羊峡等地考察,并进行可行性研究,预计满产的前提下四年可回本。”张小强充满信心地说。
美一村党支部书记鄂德恩正在查看先期投产鱼苗的生长情况。在乡党委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最终确定养殖冷水鱼。他说:“有了产业支撑,村集体经济收益就会越来越好。如今,我们充分发挥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等优势,为大家多办些实事,也更有信心带着乡亲们增收致富。”
说到产业发展,除了提供就业岗位,张小强和鄂德恩都提到了人才培养。他们计划,先期聘请专业养殖技术人员,强化技术培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培养本土人才,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推动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双轮驱动。
25岁的鄂金伟,原先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养鱼人”,如今已成长为能够监测鱼苗健康状况的技术人员。谈及感受,他说:“现在乡村发展前景广阔,我想用心学好技术,为村里及周边年轻人做个榜样,吸引越来越多外出的年轻人返乡,致力于家乡建设和发展。”
据张小强介绍,产业刚刚起步时,因缺乏技术和经验,也曾面临过鱼苗死亡等一系列难题。为此,大家毫不气馁,不断学习摸索并积累经验,努力化解养殖过程中的风险。“高风险、高投资的背后是高利润。要想富,就要抓住政策机遇,充分利用技术团队指导的优势往前冲,并应用发挥好联农带农机制,进一步推动冷水鱼养殖做大做强。未来,我们将力争打造全乡乃至全县的冷水鱼养殖产业名片。”憧憬未来,张小强信心满满。
民和县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带动当地群众就业。巴州镇政府供图
因地制宜,看一方地的升值空间
流金秋日是丰收的季节。走进民和县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温棚里一片翠绿,鱼塘边坐着许多垂钓者……抢抓机遇振兴乡村,乡村特色资源焕发勃勃生机,产业发展张力扑面而来。
产业园位于民和县巴州镇,以“党建+民族团结+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致力打造休闲、观光、冷水养殖、采摘、娱乐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旅游业”发展体系。
产业园的“前身”是民和县设施农业蔬菜温棚项目,由于设施陈旧、技术缺乏等因素,导致经济效益不高,多数温棚被闲置下来,矛盾多发一度困扰着发展。对此,民和县巴州镇积极谋划,把闲置的土地和基础设施充分利用起来,通过全面升级后发展特色产业,而今,曾经荒置的土地资源已实现有效升值。
巴州镇副镇长赵海才介绍:“去年,我们倾力打造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一期项目争取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841万元,对整个园区的温棚、鱼塘及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今年,以农业产业链顺畅贯通、整体提升为目标,继续争取乡村振兴衔接资金672万元,对园区进行全面改造提升。”
聚焦农业“土”“特”“优”,目前产业园的69栋温棚已全部实现种植,1.33公顷露天种植区也种植了多个品种。冷水养殖区的3个鱼塘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垂钓爱好者。此外,餐饮基础设施也相应配套并已承包经营,后期还将配置儿童游乐设施,不断丰富产业发展业态。
不断拓展延伸产业发展链条,作为直接入股方,对于巴州镇巴二村而言,这是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要保障,也是老百姓实现增收的富民渠道。推动资源高效利用、农业高效发展,土地流转收益、用工收入、分红收益,当土地的价值翻了又翻,老百姓从中尝到产业发展的甜头,成为直接受益者。
产业园不仅注重示范也注重融合。赵海才说,我们在直接带动巴二村发展基础上,深入挖掘杨家湾及麻家湾村花椒种植产业振兴带、洒力池村樱桃种植产业品牌和胡家村牛羊养殖基地优势,与现有示范园结合,制定“一带一园一品一基地”发展规划,点、线、面立体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提档升级。
赵海才算了一笔账,产业发展形成一定规模后,不仅壮大了巴二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41万元,而且辐射带动周边就业,增加务工收入可高达百万元。人才培养方面,在激发创业活力的同时,还能增添发展的动力,对未来产业转型升级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今年“五一”假期,产业园全开放式迎客,成为许多省内外游客的打卡优选地。看着一波又一波游客,赵海才欣喜地说:“产业园的建成投用,不仅发展了乡村旅游,还改善了当地群众的人居环境,进一步丰富了大家的业余生活。”
“既要留得住绿水青山,也要留得住乡愁。今后,我们将不断强化顶层设计、注重规划引领,每年利用植树造林时机,加大经济林种植规模,推动农旅产业与林木经济融合,实现一体化发展。”听着赵海才的介绍,我们仿佛看到,以产业园辐射周边、从山下带动山上,美丽乡村的蓝图已变为现实。
“东牧湾”养殖畜棚。企业供图
集聚优势,看一个产业的联动效能
湟水河静静流淌,掩映着秋日里千树万树的金黄。
走进位于海东市乐都区的东牧湾牛肉体验店,锅里正翻滚着色香味俱全的牛肉和牛排。从肉牛养殖基地到餐厅、餐桌,这是产业融合发展的最直接体现。
七年前,青海东牧湾农牧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洪水镇袁家庄村成立。成立以来,公司始终坚持绿色、环保、生态、有机的高标准生态养殖模式,发展成为以饲草种植、青贮加工、肉牛养殖、生产加工、品牌销售为一体的科技型农牧业企业,并于2021年被确定为海东市乐都区乡村振兴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产业示范园。
在公司总经理窦明义的介绍中,产业发展的“脉络”逐渐清晰。从起步到今天,涵盖种植、养殖、销售和餐饮四大板块,产业链条不仅被打通且实现了深度融合,其中的畜产品加工环节,通过“飞地”模式实现了和国内知名企业之间的合作共赢。
推动实现产业聚能、发展提质、产品扩输,也从企业联农带农的发展实践中感受到产业发展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土地流转、社会化服务、劳动就业、利益分红等多种方式,带动中坝藏族乡14个行政村1600多户农户、洪水镇2个行政村484户农户直接受益,并以入股的形式带动城台乡城子村等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年累计发放资金近400万元。”说到这里,窦明义无比欣慰。
以“公司+养殖合作社+农户”和“公司+农户”的形式,企业不断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增收,每年临时用工超过2000人次,并为毕业返乡大学生留足成长成才空间。郝大成夫妇来自袁家庄村,在公司谋得一份工作后,既稳定了就业也增加了收入,加之家里耕地全部流转,收入和生活有了明显改变。
东牧湾的发展思路依旧是利用乡村资源,发挥土地、种养殖等方面的优势,推动产业向纵深发展。在推动企业发展,把乡土元素“变现”为真金白银的同时,辐射带动县域乃至全省经济发展。
作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他们始终坚持创新发展标准化农牧业产业体系建设,走种养结合、草畜联动、水肥一体化的循环发展路子,既符合当下也迎合未来。如今,“东牧湾”产品已经从海东市内销售走出省门,在众多一线城市占据了不错的市场。
在位于乐都区的东牧湾销售实体店,通过依托产业扶贫资金而打造的东牧湾现代生态大牧场线上平台,每天都收到来自北京、广东、上海、浙江等地的购买订单。在另一边的东牧湾牛肉体验店,产品通过直播带货销往全国各地。
“线上销售辐射面更广,产品实现了点对点服务到全国,从源头到餐桌,保证了产品质量。目前,在北京、西安我们都有实体门店,可以实现线上购买、线下提货。下一步,我们要把实体店开到全国更多城市。”对于今后的发展,窦明义充满信心地说:“立足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以产业一体化推动垂直化发展,我们将在扩大种养殖规模的同时,积极打造从优质饲草种植、肉牛肉羊绿色养殖、无菌生产加工及冷链物流配送为一体的现代农牧业示范基地。”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产业振兴正如火如荼发挥重要作用。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乡村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发展优势不断转化为产业优势、品牌优势、市场优势,一幅幅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和美长卷正不断铺展开来……
民和县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巴州镇政府供图
手记: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产业振兴是关键。对于青海,在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的关键期,又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战略发展机遇,产业振兴赋能高质量发展势不可挡。
从村集体经济的产业车间到规模化种植的田间地头,从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到现代化养殖畜棚,产业发展的蓬勃活力扑面而来。广阔乡村,大家铆足了实干的冲劲,聚焦产业谋发展,带领老百姓增收致富。
一路采访一路感受。就算地域有跨度、产业有跨度、行业有跨度,但产业的谋划终究是立足于生态保护优先理念,以可持续、绿色发展的长远眼光推动产业发展,把产业的发展置于县域乃至全省的发展大局中去考量。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青海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加之乡村振兴等众多机遇叠加,无疑为发展产业孕育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可能。立足青海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加快推进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做优做精特色农牧业是优选之路。应当围绕农产品做好土特产的文章,进一步推动牦牛、藏羊、青稞、油菜、马铃薯、冷凉蔬菜、饲草、枸杞、藜麦、冷水鱼等特色优势产业提质、稳量、补链、扩输。
以产业振兴乡村,还需要培育乡村产业新业态,要依托农牧区特色资源,拓展农牧业多种功能,发掘乡村多元价值,促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要从长远谋划布局,围绕乡村特色资源、突出乡土元素,深度挖掘田园风光、民俗文化风情等资源价值,发展乡村新业态。同时,在数字经济发展浪潮下,勇当时代“弄潮儿”,在产业发展中注重数字化赋能,注重推动信息化管理,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效能。
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相辅相成。从目前发展现状来看,人才依旧是发展产业的“洼地”。对于人才培养特别是本土人才培养,要因地制宜做好规划,政府引导和政策惠及必不可少。“产学研”“传帮带”是重要途径。要积极培养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并进一步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推动者和受益者。
(宋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