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22-12-22 11:23 作者:卢楚雄 昭阳融媒 责任编辑:虎伶俐
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这样才能确保乡亲们收入稳定增长。近年来,青岗岭回族彝族乡结合自身地理优势,在金瓜村走出了一条党参丰收产业兴的新路子。
走进金瓜村的党参种植基地,只见满地的党参已经成熟,扑鼻而来的香气,味甘入脾让人陶醉。几十个群众正忙着采挖党参,他们有的在挥动锄头,有的则将一根根硕壮的党参装进口袋……这些党参将被运往甘肃陇南和陇西、四川、广东等地,昔日“小草药”也成为了金瓜村群众致富的“大产业”。
青山绿水,黄土藏金。今年39岁的马光楚是金瓜村党参种植大户,也是种植带头人,他于2012年便来到了金瓜村,流转近300亩土地种植党参。“刚到金瓜村时,面临着水资源短缺、不会管理病害等问题。后来通过多年的探索研究,改变了传统的种植模式,对灰霉病、根结线虫、土传病等采取了有效措施,走上一条新型现代化发展路子。”马光楚说到自己的种植经历,这样介绍。
据马光楚介绍,在种植上,秋季精细化管理技术最为关键,在施肥、除草、控制藤蔓生长等方面也很讲究;在储藏上,党参种植有个好处,有市场就现挖现卖,市场不好就地储存;在销售上,不断拓展党参市场,引进甘肃、四川等地大客户大商家,进一步提升党参的知名度和销售价格。马光楚说:“在发展好自身种植基地的同时,我们还通过流转土地、提供岗位等方式带动当地群众增收,对散种农户提供技术指导和帮助等。”
家住金瓜村9组的李建松是一名彝族群众,今年57岁,已经在党参种植基地跟种10年了,之前一直在外务工,因家里有90岁的老人需要照顾,就一直没有出门,从在外务工到回乡参与党参种植管理再到自己种植。“以前种土豆,每年收入2500元左右,除去化肥、地膜、农药等方面的支出,已经所剩无几了。而现在,单靠土地流转费就比以前种地强,自己还会去参与种植管理,自己家的地也种植了3亩,全家的收入一年比一年高了。2016年,我家还修建了二层的小楼房。”谈起今昔变化,李建松笑着说。
正在采挖党参的苗族大姐王兴芬说:“我家流转了5亩多土地种植党参,每年有一定的流转费。我在基地里给党参除草、施肥、采挖,每天有80元的收入,还能照顾家庭。最重要的是,在党参种植基地务工还能学到一些种植技术,将来可以把学到的种植技术用来管理自家的党参。”
“金瓜村的党参形状标准、大小均匀、品相佳、颜色正,在市场上很受欢迎。”今年,来收购的客商这样评价金瓜村的党参。另外,金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为生态产品的孕育增色不少。如今的金瓜村党参种植已成为集苗木繁育、基地建设、技术培训、配送和储藏、销售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型场地。种植大户马光楚现在的种植规模虽和10年前没有太大变化,但是,他带领全村100余户群众种起了党参。在他的影响下,群众观念有了转变,在党委政府的大力关心支持下,金瓜村现有党参近3000亩,群众实现稳定增收,走出了一条集约化、现代化、可持续的党参种植发展新路子。
据了解,青岗岭回族彝族乡正在开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在全乡一盘棋的产业布局和谋划下,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同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因地制宜走党参种植产业发展道路,形成近3000亩的党参主导产业,让特色产业助力金瓜村各族群众“钱袋子”鼓起来,把“小草药”打造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大产业”,努力把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产品价值通过产业化的方式转化为“金山银山,切实推动群众共同富裕。
( 通讯员 卢楚雄 昭阳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