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专题
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22-09-14 14:51 作者:李剑 左鹏 责任编辑:赵磊明
开栏的话:
金秋时节,硕果飘香。当第一缕秋风轻轻地拂过乌蒙大地,田野里、果园中奏响了收获的旋律。无论是星罗棋布的种植大棚,还是集中连片的产业基地,处处盈车嘉穗、瓜果飘香,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农民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昭通各媒体平台策划推出“悦享丰收季 · 喜迎二十大”专栏,紧紧围绕庆丰收、晒丰收、话丰收、享丰收,充分展示昭通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八大产业链、“一县一业”“一村一品”、集体经济、劳动力转移就业,抓好重大项目、重点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喜人变化,以及各行各业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
小小花椒树,致富大产业。今年,炎山镇20000余亩花椒喜获丰收。眼下正值花椒采收季,广大椒农正忙着采摘地里的花椒,抓住晴好天气进行晾晒。在昭阳炎山花椒扶贫车间,花椒加工包装也在如火如荼开展。
在炎山花椒扶贫车间,一楼加工区机声轰鸣,车间内弥漫着浓郁的椒香;而在二楼花椒包装区,工人们正在将加工好的花椒油、花椒粉和花椒面装入包装盒中,整个流程有条不紊进行。在展示区陈列着已经包装好的花椒面、花椒油和花椒粉礼盒装“三合一”,看上去十分精美。
据炎山镇屋角村支书兼主任、鸿森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正银介绍:“屋角村花椒面积有7300多亩,之前老百姓都是粗放生产管理,因此花椒产量较低。去年来,按照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在炎山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相关部门的专家来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教椒农如何施肥、如何修剪、如何管理。经过长时间苦心思索,我们确定了成立花椒专业合作社的思路,对老百姓的花椒,从生产管理技术到加工销售环节,都由合作社统一指导进行。之后我们又协调区工科局投入200万资金修建了厂房、采购了设备,成立了花椒专业合作社,从2021年开始,我们的花椒在种植、管理、烘烤、加工水平和收益方面均比之前有了大幅提升。今年我们又引进了包装设备,制作了花椒油、花椒粉等礼品盒,并与成都、重庆的商家联系,积极拓展销售渠道。今年,我们的花椒销售量预计在100万元左右,利润有10万元。
杨正银是土生土长的炎山人,从小就和花椒结下了不解之缘。在镇党委、政府关心下,他带领辖区群众多次外出考察学习,积累了不少花椒提质增效的经验,大家对花椒产业发展充满了信心。2022年,炎山花椒扶贫车间正式投入运营,“云炎椒”花椒品牌也注册成功,炎山花椒至此有了自己的品牌 。现在我们的花椒产量、收益等都提高了,吸纳了周边一些劳动力到扶贫车间就业,平时从事采摘、加工和包装的工人有80多人,每人在厂里工资为120—130元一天,一年可以干8个月,工资较高的工人一年有2.5万元左右的收入。
为持续做大做强花椒产业,不断壮大集体经济,促农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炎山镇党委、政府强化党建引领、党员垂范,按照“整合资源、加大扶持、政策引导、资金投入、扶优帮弱、培育壮大”的原则,以“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成立并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从政策、资金和项目等方面,加强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并抓实培训服务,提升花椒种植、管理技能,打造合作社特色品牌。
炎山镇人大主席周斌介绍说:“炎山种植花椒的有7个村,面积有24000多亩。我们成立了临时党支部,通过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发展,邀请专家送技术到田间地头,并组织志愿者带领老百姓修枝、堵尖等,另外通过精深加工,提高花椒的附加值。下一步,我们将通过测土配方,尽量使用农家肥,进一步提升炎山花椒的品质,将炎山花椒打造成绿色健康食品的典范。”
据悉,在有关部门的帮助支持下,炎山镇调整结构发展花椒产业,主动对接市场,走深加工、品牌化道路,大力推动炎山镇发展花椒这一特色产业。下一步,炎山镇还将在全镇范围内对花椒种植进行提质增效,并在每一个村规划打造花椒种植示范点,以“一村一特色”,走农旅结合发展之路,让群众的腰包越来越鼓,让炎山花椒的品牌效应越来越响。
(昭阳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剑 通讯员 左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