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新闻

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应该完善基层应急治理体系

来源:人民网  更新时间:2022-09-04 22:25  作者:简文敏 占梦来 李后强  责任编辑:虎伶俐

文明是现代城市的标志,是城市发展的动力

文明典范城市是文明城市的新样板、新标杆,是城市建设的新理念、新模式。城市的核心是人,关键是治理。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指标体系全面涵盖“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应该充分发挥数字技术的赋能作用,以利民惠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像绣花一样精细精致精美地完善城市社区治理体系,在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具示范性上推动城市综合素质和整体治理水平全面提升,不断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和公共服务高效化。

争创文明典范城市的集结号已经吹响

四川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需要为城市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让文明成为城市持久的优势和鲜明的标识。成都已经连续五届蝉联全国文明城市,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基础扎实、优势明显、实力雄厚。2021年10月,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培训班在成都开班。近年来四川省和成都市持续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不断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城市持续健康发展凝聚了强大精神。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的集结号已经吹响,成都已经跨入奔跑的赛道,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有力有效推进。成都的奋斗目标是,“成为精神文明建设新标杆、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典范、市民幸福生活新榜样、城市现代治理新表率,实现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城市文明程度和人民文明素养同步提升”,奋力打造成文明典范的信仰之城、善治之城、共享之城、首善之城、魅力之城,推动成都从“文明高地”向更具影响力、辐射力、引领力的“文明高峰”迈进,让文明之花在公园城市绽放。实现这些目标,需要科技支撑和数字赋能。

提高城市文明层次的关键在社区治理现代化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和基石,基层必须把发展与安全结合。党中央强调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社会治理是多元治理,群众参与,重点在基层,关键在社区。随着成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各类人员大量流入,但与之配套的基础设施、社会服务、人文生态等却没有与城市建设同步并行。成都现有社区中依然存在老旧小区空间集约利用不足、公共设施服务水平相对滞后、社区生态环境质量不高、安全应急能力有待加强等问题。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越来越高,对未来社区“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要求也越来越高,对社区治理和服务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基层社区的安全应急服务是面向居民的核心公共服务,是政府支撑、多方参与的重点领域,该领域集中体现了社区治理和服务相融合的基层治理能级和水平。这个领域包含了基层风险防控、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等方面,是构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体系的核心要素,应当成为成都争创文明典范城市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文明典范城市的创建要抓好社区公共治理数字化

数字化就是智能化,就是现代化,就是文明化。加快城市数字化,是完善治理体系科技支撑的核心工作。当前,成都常住人口突破2000万,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四,在省会及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一,且仍在以每年50万的速度递增,城市体量不断扩大,城市能级持续跃升,这既为成都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提出了新课题和新挑战。成都作为超大城市,具有经济活动高组织性、人口分布高聚集性、生产要素高流动性、社会管理高风险性的显著特征,必须以数字化转型为手段,面向基层社区,选取突破点,探索建立街道和社区的新型治理体系,实现治理、服务和安全的全面融合。推进其数字化平台建设,以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依托,实现远端城市大脑、社区应急治理体系、以及居民和运营企业终端之间的有效联动,在充分融合社区数据、城市数据和安全应急数据的基础上,构建数据模型,实现从数据到智能的价值转换,是当前应该解决的重要问题。提高精准高效的安全应急能力,对社区的人口结构、数量和分布进行实时动态研判,有效优化“一标三实”数据,为基层社区治理装上“数字大脑”“智慧头脑”,这是城市文明的重要内容。

文明典范城市创建要充分发挥成都的科技优势

落户成都的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和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等单位,科研实力雄厚、成果丰硕,还有许多国有企业和民营科技公司,长期跟踪基层公共治理,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上取得了全国领先的成就,应该高度重视。四川省极端环境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工程研究中心建立的基层应急治理数字化平台,推动了社区应急治理现代化和公共治理产业发展,有效解决了综合治理、安全应急和社区治理的难点痛点。该平台支撑构建全新的治理模式,推动基层政府职能优化、部门整合和业务模式调整,能对街道和社区的人员、车辆、物资等进行实时掌控,对辖区内的执法资源、联防部署、人员分布等进行有效调度,强化了突发事件控制能力,在成都市武侯区建设的示范项目现在已经投入运营,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了相关部门和领导的高度认可。文明典范城市创建要充分发挥这些已有的成果优势和技术优势,为创建工作装上“加速动车”和“腾飞翅膀”。

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与基层治理数字化的重点工作

应急治理现代化特别是应急指挥救援完整体系的搭建对于文明典范城市的创建意义重大。针对重大城市公共安全、地震灾害、极端气象灾害、城市防汛等综合监测预警与防范的核心科学问题,都需要形成多尺度、多层次的监测预警防范能力和应急指挥救援完整体系,这是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和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的内在要求和科技保障。

四川是地质灾害频发的省份,必须提高科技防御能力。成都是中国西部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最大的城市,但基层社区数字化平台建设力度不够,短板痛点很多,难点堵点没有实质化解,必须加大破解的力度与速度,否则会制约文明典范城市的创建工作,甚至带来重大安全事故。

一是强化整合意识,加快推进基层治理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正在改变政府的管理模式和决策机制,强力提升效率值和精准性。成都的基层公共治理数字化还处于起步阶段,从基本认识到操作实践都有很大提升空间,必须强化意识,加快行动。要充分认识到,该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有利于提升政府基础信息的采集能力,促进横向数据联动,有力消灭“信息孤岛”,实现综治专业数据、政府部门管理数据、社会治理体系数据、公共服务业务数据、互联网信息数据的有效整合,从根本上解决数据与业务协同融合的问题,构建网络化、数据化、智能化的基层政府工作平台,实现信息共享、统一调度、及时更新,推动基层治理从低效到高效、从被动到主动的重大转变。

二是做好总体规划,大力推进标准体系建设。要从政府治理、社区服务等方面对未来的社区数字化平台建设进行总体规划。要以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提升为核心,充分考虑各方的诉求和系统平台的商业价值,运用数字化平台实现居民享受便捷、安全、舒心的社会公共服务,让更多优质服务低成本高效率输送到社区群众。政府和街道可以用服务带动社区治管,构建政府和居民互动服务场景,形成基于信息和智能的“双线融合”治理模式和机制。要前瞻性地做好标准体系建设,确保建设高效,重复减少。在已有“城市大脑”基础上,回应基层资源统筹协同、应急响应和保障能力提升的迫切需求,建立社区数字化标准评价体系,促进基础平台的开放性、标准化和生态化发展,确保感知社区、融通数据和智能服务的规范化、一体化和顺畅化。

三是注重场景打造,大力推进产业新动能培育生长。社区数字化平台建设是一个新事物,是一个更新迭代的过程,需要政府从应用场景方面进行引导,建立包容的创新制度,有创新试错机制。同时,新一轮的数字化社区发展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是发展公共治理产业、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的好机会,政府要在供给场景同时关注大型企业的招引,重视本地企业的培养,将场景打造和新经济企业培育结合起来,为成都新经济企业走出去奠定基础。

四是创新运用手段,大力推进治理流程优化升级。围绕社区管理、社区政务、社区服务和社区安全四大核心任务,采用数字化手段使“数据资源”下沉到社区,为社区提供“精细化”治理与管理,减少社工各类日常“重复性”工作,可以一举多得。同时,可以在现有网格的基础上,构建“一个终端采集、一个中心共享、一个平台联动、一张地图指挥、一个后台管理”的基层党建和基层治理信息系统,拓展文明典范城市党建的新途径。

五是鼓励政产学研用融合,大力推进数字化平台建设纵深发展。基层社区数字化属于多学科交叉融合领域,需要鼓励政府、高校和企业融合,共同探讨建立具有成都特色的发展模式。在成都市政府的鼓励下,电子科技大学已经发布了相关建设指南和科技创新成果。希望在政府的引导下,未来有更多主体参与规划和建设,实现政产学研用在该领域的融合创新和发展。

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是民心工程、全民工程、系统工程,坚持创建为民、惠民、靠民,把群众支持率、参与度和满意度作为重要评价标准,充分调动高校、科研单位、中央企业和驻蓉单位的积极性,紧扣群众急难愁盼具体问题,推动城市精细治理和科学治理,应该制定出台相关政策和规定,全面推进文明典范城市标准进入政府监管部门的视野规范,把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与超大城市治理、生态环境整治、“智慧蓉城”建设等工作紧密结合,加强基层社区治理数字化平台建设,以法治方式和科技手段推动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全域化、精细化、高能化。

(简文敏系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副总编辑、四川发布总编辑;占梦来系电子科技大学易诚智讯联合研究院院长;李后强系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社科联主席、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教授)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