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专题
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22-08-08 11:44 作者:李剑 费毅 责任编辑:赵磊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易地扶贫搬迁成为了实现贫困群众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靖安新区是全国最大的跨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在实现易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的基础上,靖安新区党工委采取“抓产业、扶创业、促就业”的方法,配套扶贫车间,发展服装、电子产品、农业等产业,加大劳动技能培训力度,为群众持续增收提供产业保障,让易迁群众有事做、能致富。
在靖安安置区服装扶贫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认认真真、有条不紊地做着手里的工作。2021年6月,施启艳来到靖安安置区扶贫车间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从而结束了长期在外务工的日子,顺利在家门口就了业。施启艳丈夫常年在外务工,家里还有公婆和2个子女正在上学。自从靖安安置区扶贫车间建起来后,她来到扶贫车间服装加工厂上班,由于她工作中勤勤恳恳、吃苦耐劳,现在已晋升为生产车间小组长,每个月有4000余元工资收入,实现了照顾家庭和打工挣钱两不误。”
同样在服装加工车间忙碌着的还有靖安镇洪家营村的留守妇女吴章巧,从2021年6月服装厂一开办,她就成了厂区的服装加工工人。她告诉记者,她的丈夫在江苏一家厂区做维修工作,自己留在家里照顾老人和孩子,扶贫车间距离家里不远,自从到扶贫车间工作后,她也顺利在家门口就业,每月有3000余元的工作收入,闲暇时还能做农活,一家人的生活也有了保障。
据昭通诱货时装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他们的服装厂是从原材料生产到加工一体,该厂于2021年6月入驻扶贫车间,现有固定工人128个,他们均是靖安安置区的留守妇女和新区周边村民,他们在厂区务工,厂区提供了免费的午饭和晚饭,并聘请志愿者为员工子女进行假期辅导,让他们在厂区安心工作,现在平均每人每月工资均在3500元以上。
昭通诱货时装有限公司负责人吴太波介绍:“我们现在的员工有128个,当地安置区的人有98个。现在,他们拿到的平均工资是3500以上,最高工资是8000多。现在,我要逐步给他们提供最好的工资收入。”
据介绍,为了强化“扶贫车间”的扶贫助困功能,靖安新区党工委严格执行建档立卡户占“扶贫车间”用工人数50%以上的硬性要求,对入驻企业给予扶持,实现精准认定、精准帮扶;同时,围绕建档立卡户技能需求开展培训,尤其是对零就业贫困户实施“一户一策”,确保至少一人实现就业;加大易迁群众创业致富带头人培养力度,做好吸引本土人才回归工作。目前,靖安新区“扶贫车间”实现平稳健康有序发展,已有涉及服装、电子产品、农业生产加工等多个行业的五家企业入驻,有效解决了靖安新区易迁群众和新区周边村民3000余人就近就业。
靖安安置区党工委副书记朱荣明说:“为切实做好易迁后半篇文章,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序衔接,靖安安置区党工委多措并举,实现易迁群众充分就业。一是通过技能培训,有序组织易迁劳动力外出务工,目前为止,我们外出务工人员达14,000余人;二是通过农业基地、扶贫车间招商引资5家企业,实现不能外出的劳动力就近就业;三是有序引导我们其他零星劳动力到周边的企业和农业基地进行务工,真正实现我们易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持续能增收的目标。”
记者手记:提升技能,搭建平台,帮助就业,实现持续增收,这一系列的举措真正实现了易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增收的目标。十年巨变,让贫困群众不仅搬出了大山,还实现了创造美好生活的非凡跨越,在党的惠民政策的引领下,我们必将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 昭阳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剑 费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