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新闻 更新时间:2022-08-05 07:43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虎伶俐
2014年5月30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参加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活动。这是习近平在参加少先队入队仪式时,向少先队员们致以节日问候。新华社记者 鞠鹏/摄
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下称“民族小学”)是一所有着130多年历史的学校。2014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民族小学,提出少年儿童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做到“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的十六字要求。
近日,《中国新闻发布》对话民族小学校长马万成,就学校如何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进行了交流。
中国新闻发布:民族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请您介绍一下这些年来学校建设发展的情况。
马万成:民族小学始建于1890年,历经时代变迁、战火洗礼几番更名,从“马甸回民义学”“广育小学”“回民学院一附小”到“马甸小学”,2004年12月2日正式更名为“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
2003年1月,我正式履任民族小学校长。当时学校条件很差,发展停滞,社会声誉不高。为了创收,校园周边的平房都租了出去,学校被小饭馆、洗衣店、台球桌、菜市场包围着……百年老校振兴发展的接力棒传到了当时30多名教师手上,我们立志:一定要还孩子们一个洁净的校园环境。我们先后打了十几场官司,清退了几十个租户,赔偿近百万元。经过这些年不断的治理、建设和发展,周边环境干净了,校园校貌整洁了,民族小学逐渐成为一所校园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深厚、深受师生热爱、家长和社会信赖的学校。时至今日,民族小学已有2500余名学生(少数民族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14%)、170余名教职工。
民族小学景观之文耘亭
中国新闻发布:2014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民族小学视察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发表了题为《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讲话。请问民族小学是如何贯彻落实总书记指示精神的?
马万成:2014年5月30日,对民族小学师生来说,是一个无比激动和永远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民族小学,参加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活动。他一进校园便赞叹道,没想到在海淀区还有这样一座古色古香、文化底蕴深厚的学校。在座谈会上,总书记谈到,“海淀区民族小学注重树德育人,组织开展了很多活动,取得了积极成效”,“引导少年儿童从小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很好,我们想到一块儿了。”当我们的学生向总书记说起自己喜爱网球但从来没拿过冠军的遗憾时,总书记说,有求胜的这种心态很好,但是不可能常胜,也不可能全胜。一个人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希望你们能集中自己的特长,在某一方面去集中发展。
总书记在座谈会讲话中提出的“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的十六字要求,既站位很高又符合实际,不仅能让孩子们听懂、理解,更为学校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8年来,我们始终牢记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在育人实践中全面落实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提倡同学们“做最好的我,在我最好的方面”,引导学生从一件件小事做起,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我们深刻地明白,育人工作的立意要深、站位要高,但落点要小、做法要实。
每年“六一”儿童节前夕,我们都以多种方式重温总书记对少年儿童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通过创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童谣等形式,让孩子们“记住要求,砥砺信念”;以寻访榜样、宣讲榜样、学做榜样为实践路径,通过评选身边的“民小榜样”“最美少年”“感动民小人和事”,激励少年儿童“心有榜样,见贤思齐”;通过红领巾志愿岗、感恩爱心义卖、民族团结教育、劳动体验等活动,引导同学们践行“从小做起,快乐成长”;通过“六一”儿童节向总书记汇报成长、家风家训传承、家长讲堂沙龙等活动,让同学们领会“接受帮助,琢玉成器”的道理。
我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为贴近少年儿童的具体要求,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让它的种子在少年儿童心中生根发芽。
多民族学生身着民族服装在和乐壁前留影。
中国新闻发布:作为海淀区唯一的一所民族小学,与普通学校相比,有哪些特色?
马万成:民族小学是一个拥有19个民族的大家庭,我们努力营造“让大家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氛围,促进民族文化多元融合,为推动民族团结作出应有贡献。就如同学校的七彩校徽,一个个具有不同特点的学生个体组成了和谐相处、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多年来,我们一直秉持“和而不同,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围绕民族团结教育形成了自己的学校特色。不论来自哪个民族、有着怎样不同的生活背景,我们都有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在民族小学茁壮成长、不断进步。2009年,学校正式提出民族小学学生所应具备的“三气”精神: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底气;知晓少数民族文化,铸和气;了解世界多元文化,成大气。这既是民族小学对学生所应具备的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等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更是学校对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探索和实践。
中国新闻发布:民族小学在落实美育教学上有哪些举措?
马万成:民族小学坐落在古遗迹之上,一砖一墙都是历史留下的宝贵财富,孩子们在校园中可以触摸到有着数百年历史的螭首、龙纹,能在四合院红柱回廊间嬉戏游玩。学校占地约3万平方米,辟有一个“鸡兔同笼”的小动物园,种植了100多种花草树木、20余种瓜果蔬菜。孩子们在树下嬉戏,在水边观鱼,把石榴、海棠、葫芦画在纸上,捡起不同形状的树叶夹在书本里,在四合院吟诵古诗,在大槐树下弹奏古琴……
我们的校园本身就是一个美育课堂,这里的东西比美术书上的更灵动、更鲜活,更值得孩子们去欣赏、去品味、去用画笔画下来。学生愿意用艺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学校也会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展示平台,为学生举办个人书画展,还邀请家长和专家们共同参与进来。我们不在乎形式高不高端,关键在于通过美育这个环节,让学生有意识地去感受、去欣赏,并获得积极的回应。
中国新闻发布:学校在推进开放办学、国际化办学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马万成:民族小学以“聚合资源、搭建平台、重塑角色、构建成长共同体”作为基本策略,努力使学校成为“学生的讲堂、教师的学堂、家长的聚智堂和社区的文化殿堂”。
我们认为见识和知识同样重要,坚持像办大学那样办小学,做到开放、包容、多元、自主,让孩子们从小就开阔视野,接触和了解更多的书本以外的事物,向各行各业的优秀人物学习,从小树立目标,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负责任有担当的人。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民族小学每年都会举办几百场讲座,邀请家长及友邻单位专家到学校为学生作讲座。
2018年7月19日,足球运动员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C罗)来到民族小学,为同学们上了一节特别的足球课。
学校还开展了丰富的国际交流活动。学校多次接待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的学生到校交流,也组织带领学生到美国、新加坡、英国、澳大利亚去访问交流,民乐、书法、京剧、剪纸、武术等社团的孩子在交流互访中尽情展示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工艺,得到了普遍赞赏和好评,更增强了同学们作为中国人的文化自信。2018年,足球运动员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C罗)来到民族小学,和小足球队员们一起训练,激发了孩子们对足球运动长久的热情。
中国新闻发布:您怎么看待“双减”工作?民族小学是如何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的?
马万成:“双减”工作是国之大计,更是教育初心的回归,是基础教育的自我革命。“减”与“增”都是变化,但始终不变的应该是遵循规律做教育。
民族小学这些年来一直倡导遵循规律办教育,比如,学校提出了“四有课堂”的理念,即:有意思、有意义、有挑战、有收获,引导学生乐学、善学、好学,变“齐步走”为“尽情跑”。民族小学有近百个学生社团,涉及科技、音乐、美术、非遗传承、书法、体育等多个领域,每个孩子都能在自己喜欢的社团中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除此之外,全体师生还有三门必修课,那就是写字、读书、跑步,这有利于帮助大家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科技气象社团的孩子们在学习使用气象仪器。
“双减”不是目的,提质增效才是关键。“双减”对我们原来做的很多工作是一个印证。民族小学将始终注重教育生态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为动力、以质优效高为目标,遵循规律办教育,在高品质办学的道路上不懈前行。
(供图: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