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专题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发展特色旅游 推进产业兴区深化殡葬改革 建设生态昭阳文明昭阳扫黑除恶环保督察“回头看”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昭阳论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新中国峥嵘岁月聚焦靖安安置区防控疫情 就业增收爱国卫生专项行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回顾“十三五” 展望“十四五”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专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百日巩固提升行动宣传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童心向党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化党史学习教育 探访红色革命遗址乡村振兴启新程COP15春城之邀北京冬奥会聚焦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牢记嘱托,把总书记交办的事情办好推进作风革命 加强效能建设作风大提升红黑榜廉洁文化绿美昭阳牢记嘱托,沿着总书记指引方向看昭通网安法实施五年来走进县城看发展强国复兴有我喜迎二十大伟大变革•非凡十年献礼二十大•有你真好悦享丰收季•喜迎二十大贯彻落实反有组织犯罪法“喜迎二十大奋进新征程”优秀网络视听作品展播云南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风采文明城市创建巡礼二十大时光聚焦党的二十大喜迎二十大党的二十大精神线上学习课堂稳经济•促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五届四次全会精神新春走基层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聚焦昭阳两会聚焦2023年全国两会抢抓机遇 趁势而上 奋力推动“六个走在全市前列”国家安全进网络主题教育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省级环保督察整改进行时聚焦南博会乡村振兴看昭阳接续奋斗 把总书记交办的事情办好新春走基层聚焦2024云南两会实干奋进再谱新篇——聚焦2024昭阳两会2024中国网络媒体论坛

永丰三甲小龙潭:村美民富产业旺 乡村振兴谱新篇

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22-08-02 21:15  作者:任天能 蒋德玉 实习:何正玲  责任编辑:赵磊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口市考察时指出:“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要走出一条人无我有、科学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道路。”永丰镇三社区充分认识到,“乡村振兴”最核心的是“产业兴旺、乡风文明”。 “产业”是三甲社区乡村振兴的核心载体,特别在小龙潭自然村,社区抓准切入点,把产业振兴摆在工作重中之重的位置,让小龙潭自然村通过产业振兴为群众增加了收入,实现了村美民富、产业兴旺。


小龙潭自然村成立了“昭通市昭阳区金葡萄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有42户群众,280亩红玫瑰葡萄基地,注册了“甜咪嘻”葡萄。眼下,葡萄已快成熟,在藤蔓和绿叶间,一串串沉甸甸的红玫瑰葡萄犹如珍珠玛瑙,微风中,一股淡淡的玫瑰香甜味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


51岁的范井爱正在自家葡萄园里对葡萄进行精心管理。看着一串串晶莹剔透的葡萄,范井爱满脸笑容,他小心翼翼地扒开叶子,让葡萄充分进行光合作用。

范井爱家在“甜咪嘻”葡萄园里的葡萄有7亩,目前有5亩已经投产了。他说他家的葡萄往年零售是每千克12元至14元,包园出售也要卖每千克8.4元至9.2元。他家的葡萄基本上都是通过电商平台的联系,购买者亲自开着车来运走的。每一年,范井爱家的“甜咪嘻”葡萄都要卖15余万元。


据范井爱说,十年前,他出去做点技术活,也勉强能养家糊口,但家里还是捉襟见肘,日子不是那么好过。后来经过社区的鼓励,他种植了葡萄,现在,他已经成为合作社里的种植技术员了,他掌握的技术不少,其他人随时会来向他讨教。范井爱对记者说,他现在是:“种出好果子,过上好日子,造福一村子,幸福一辈子。”

范井爱说:“我在没种葡萄之前是在外面搞电焊,年收入与现在比悬殊较大,搞电焊年收入是3万左右,种葡萄年收入是15万,一年下来一家人的生活过得很不错;十年前,村庄的公路是泥巴路容易沾鞋子,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公路硬化过且比较干净。”

十年前,同是小龙潭的范井猜也不会种植葡萄,看着别人通过种植葡萄后日子越来越好过,他也开始了红玫瑰葡萄的种植。在范井爱的技术指导下,范井猜很快就成了种植能手。

范井猜说:“我种植的葡萄有七八分,在没有种葡萄前是种苞谷洋芋,每年天气干燥的时候收成较少,现在改成种植葡萄产量较高、价格好。我们周围每家每户都被带动了种植葡萄,生活改善明显。”

据了解,三甲社区小龙潭自然村有居民195户592人,共有32名党员。目前主要经济收入以葡萄种植和务工为主。而金葡萄合作社的“甜咪嘻”葡萄,平均亩产3250千克,总收入在800.8万元,户均达到19万元。

小龙潭的“甜咪嘻”葡萄虽好,但运输过程如何保鲜是个大难题,所以很难外销。而目前,可以通过“互联网+”联系购买商,由购买商自己来装运,这样,葡萄的销路就打开了。


三甲社区小龙潭党员吴照勇说:“作为基层党员,我主要是宣传‘互联网+’,通过微信去招商引资带动葡萄产业稳定发展。我们充分为群众考虑,宣传也比较到位,销售的渠道也就更多了。一些购买商大部分是老板,他们通过线上宣传联系我们,我们又反馈给农户,让‘互联网+’在客户和农户之间起到纽带作用。”

目前,由葡萄产业致富了的小龙潭自然村,除了群众富裕之外,也正在打造自己的“幸福窝”。走进小龙潭村,村庄在葡萄园中,村外有青山,村内有甘泉,还配套完善了道路、沟渠、广场、小品景观等,整个村庄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各家各户房前屋后有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群众利用拆违拆旧产生的木头、竹子设置围栏扮靓了“小庭院”,各色花朵竞相绽放,各类蔬菜长势喜人。火红的辣椒、金灿灿的玉米棒子,成为了一道乡土气息浓郁的风景线。

村庄中,有一口冬暖夏凉的古井就叫“小龙潭”,村庄因此而得名;人们为古井建了一个亭子,取名“思源亭”,饮水思源感谢党恩,不忘让小龙潭致富的好政策。

(昭阳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任天能 蒋德玉 实习 何正玲)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