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2022年02月24日 12版)
“奥林匹克宣言广场”和《奥林匹克文化长卷》:现代奥林匹克文化传播体系中的双璧
“奥林匹克宣言广场”在北京的建成历史,也是现代奥林匹克文化传承与传播体系构建形成的历史。18年前的2004年,雅典火炬传递是奥运火炬第一次全球传递,也是奥运圣火第一次到达北京。“传递火炬、连接世界”,从那一年起,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和《文明》杂志社肩负起奥林匹克文化创新传承的神圣使命,以体育运动让世界变得更美好为目的,策划设计“奥林匹克宣言广场”和连接奥林匹克大家庭纽带的《奥林匹克文化长卷》,开启面向未来构建奥林匹克文化体系的探索与实践,这一创新活动在罗格主席为代表的国际奥委会的指导下,在北京正式启动。
2012年6月23日,在罗格主席和国际奥委会的指导与推动下,世界第一个“奥林匹克宣言广场”经国际奥委会独家授权和北京市政府批准,由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和《文明》杂志社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奥海湖畔建成。
“奥林匹克宣言广场”作为现代奥林匹克文化传播的中心,推出《奥林匹克文化长卷Ⅰ》,世界第一部《奥林匹克文化长卷》从此成为连接奥林匹克大家庭与世界青年的纽带。
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给“奥林匹克宣言广场”所作的碑记暨为《奥林匹克文化长卷Ⅰ》撰写的题为“让《奥林匹克宣言》从北京传向世界”的序言中强调:
2008年1月1日,著名的《文明》杂志向全球首发中文和独家刊发英文、法文共三种文字的《奥林匹克宣言》。作为重要的历史文献,皮埃尔·德·顾拜旦在《奥林匹克宣言》中首次公开提出和阐释了复兴奥林匹克的计划。
今天,《文明》杂志社让《奥林匹克宣言》以“奥林匹克宣言广场”这种固定的方式永远留在北京,同时又用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方式传向世界。《奥林匹克宣言》将在伦敦奥运会前夕,从北京传到伦敦,把两座不同的城市、两个不同的国家和两种不同的文化连在一起,共同分享奥林匹克相同的理念与文化。从北京到伦敦,再到今后每一个举办奥运会的城市,《奥林匹克宣言》无疑是传播奥林匹克理念新的重要载体和方式。
2013年5月,《奥林匹克文化长卷Ⅱ》推出,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在为《奥林匹克文化长卷Ⅱ》撰写的序言中指出:
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播并不会随着奥运会赛事的结束而终止,它将从一个奥运城市传向另一个奥运城市,正如皮埃尔·德·顾拜旦所说,“奥林匹克不是一场竞赛,而是一种源于内心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1892年11月25日,顾拜旦在索邦大学发表了著名的《奥林匹克宣言》,他向世界宣告:“我会坚持不懈地追求,实现一个以现代生活条件为基础、伟大而有益的事业:复兴奥林匹克运动。”自此以后,奥林匹克运动会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舞台。在这里,年轻人愉快地分享友谊、展示才艺,完美地诠释了《奥林匹克宪章》中所说的“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并体现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
每四年一届的奥运会是一场会聚全世界最优秀运动员和平竞赛的盛会,是一场融运动、教育和文化于一体的盛会,是一场展现奥林匹克文化价值和体育精神的盛会,是一场由全世界青年人,不分肤色、不论国度、不分性别、不论贵贱,共同参与和分享的盛会。这些全部都是奥林匹克精神核心价值的体现。超越竞赛本身,奥运会还唤醒了全世界青年人心中的梦想和灵感。他们通过体育运动,传达让世界更加和平的美好愿望。
伦敦奥运会期间,由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与《文明》杂志联合主办的“《奥林匹克宣言》全球文明传播”活动,成功推出了“《奥林匹克宣言》——美丽的奥林匹克文化长卷Ⅰ”。这一活动是奥林匹克历史上的一次创举,它以北京为中心和起点,以《奥林匹克宣言》为载体,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相融合,丰富和发展了奥林匹克文化,为推动奥林匹克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2013年,我们迎来了“《奥林匹克宣言》全球文明传播”活动的第二阶段。推出的“《奥林匹克宣言》——美丽的奥林匹克文化长卷Ⅱ”让全世界更多的青年人受到了奥林匹克精神的激发,参与到奥林匹克文化的传播中,并在传播过程中共享奥林匹克文化之美。
《奥林匹克文化长卷Ⅲ》是奥林匹克文化传承的“金牌”
“奥林匹克宣言广场”落成十年后的2022年1月,北京冬奥会开幕前,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和《文明》杂志社推出奥林匹克文化传承的最新成果:作为展示人类命运共同体美好画卷的《奥林匹克文化长卷Ⅲ》。北京百万大学生为代表的世界青年和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希腊、瑞典、西班牙、奥地利、波兰、加拿大、意大利、澳大利亚等近百个国家的华侨社团及各国人士参与了《奥林匹克文化长卷Ⅲ》网络手拉手传递,把“《奥林匹克宣言》全球文明传播活动”推向新的高潮。
2021年6月23日,巴赫主席在为《奥林匹克文化长卷Ⅲ》撰写的序言中强调:“《奥林匹克宣言》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起点,顾拜旦通过复兴奥林匹克运动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愿景一直是国际奥委会所遵循的最核心理念。”
《奥林匹克文化长卷Ⅲ》展现130年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并呈现23个奥运举办国、43个奥运城市组成的奥林匹克大家庭相聚在“奥运+春节”的文明缘分,长卷左侧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起点的法国巴黎为叙述开端,右侧以古代奥林匹克起源和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举办地的希腊雅典为叙述开端,左右两侧最终都汇聚到长卷的中间部分暨中国北京的“奥林匹克宣言广场”以及206个国家和地区奥委会组成的奥林匹克大家庭和中国春节。长卷整体呈现出由希腊雅典、法国巴黎和中国北京共同构建的奥林匹克文化传承体系和“奥运+春节”是世界期盼美好、一起向未来盛典的大美景观。
在2022北京冬奥会上,《奥林匹克文化长卷Ⅲ》是东西方文明相向而行,“奥运+春节”呈现出来的人类庆典和两千年来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文明对话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硕果。它作为奥林匹克大家庭以及全世界热爱奥林匹克运动的青年人共同打造的人类文明融合传播的载体与纽带,成为奥林匹克文化传承的“金牌”。
2021年6月23日,国际奥委会名誉主席罗格在去世前,还最后为《奥林匹克文化长卷Ⅲ》撰写了题为“为年轻人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的序言,这是他为奥林匹克文化传承、奥林匹克文化体系构建留下的最后遗言。
罗格强调:
对于所有热爱体育和崇尚奥林匹克精神的人来说,“《奥林匹克宣言》——美丽的奥林匹克文化长卷Ⅲ”是一次引人入胜的奥林匹克文化旅程。它在展示卓越、友谊、尊重和团结的奥林匹克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也提醒着我们这些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这些价值观尤为重要。
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责任为年轻人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而体育运动及其价值观正是开创这个美好未来的途径。体育运动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能够让年轻人通过参加体育运动领会以人为本的奥林匹克价值观,继而塑造他们的内在性格和他们所在的社区。如果年轻人能够在体育赛场上学会相互尊重,那么,他们也会将这种尊重带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
携手奥林匹克大家庭一起向未来
《文明》自2001年创刊以来,20年来多次得到国际奥委会全球授权,相继向世界独家推出第一套“国际奥林匹克文化读本”、全球首发中法英三种文字《奥林匹克宣言》,建立世界第一个“奥林匹克宣言广场”及与国际奥委会携手推出《奥林匹克文化长卷Ⅰ、Ⅱ、Ⅲ》。
这些不仅是现代奥林匹克文化体系构建的重要载体,而且是“双奥之城”中国北京留给世界的重要奥林匹克文化遗产。它融入了萨马兰奇、罗格、巴赫三位国际奥委会主席的心血,获得奥林匹克大家庭的支持。尤其是在罗格任国际奥委会主席期间,在罗格主席的指导下,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和《文明》杂志社,完成了对世界第一个“奥林匹克宣言广场”建设和《奥林匹克文化长卷》(系列)的思考、形成和推出。
《文明》目前已跻身国际高端智库型传播平台,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6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馆共同认可的合作伙伴。
今天,中国进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国际奥委会与《文明》杂志社携手,通过推出讲述顾拜旦复兴奥林匹克运动伟大愿景的《奥林匹克文化长卷(系列)》,共同完成“借助奥林匹克运动向年轻人传递人类基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建设更好的社会,也让奥运会成为全人类的盛会”这一伟大使命。“中国将继续书写奥林匹克运动辉煌的历史篇章,而《文明》杂志也将继续为此发挥独特的重要作用。”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如此写道。
世界第一个“双奥之城”北京作为全球首座“奥林匹克宣言广场”所在地和《奥林匹克文化长卷》创始地,将借助这两个最具活力的奥林匹克文化传承的平台与纽带,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相融合,丰富和发展奥林匹克文化,使之成为中国国际传播力的制高点。
“奥林匹克宣言广场”作为奥林匹克文化传播的中心标志与《奥林匹克文化长卷》作为可流动的现代奥林匹克文化传播互动平台,将同时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独特而时尚的人文魅力,让世界从北京感受与共享人类文化的多元与丰富,以及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
(作者系《文明》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奥林匹克文化研究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