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抗美援朝老兵蒋诚被授予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后的留影。新华社记者李松 摄
但蒋诚在1955年复员时,带着“祖国哪里需要,就在哪里干好革命业务工作”的决心书,对他在战场上的功绩只字不提,也没有找任何组织提出安排工作的请求,而是返乡做起了一名普通农民。
从1964年到1988年,蒋诚在合川县隆兴乡当了20多年蚕桑员。当时合川是四川省蚕桑大县,栽桑养蚕是群众的重要生计来源。“他觉得这个职业是能给乡亲们服务的,把工作看得很重。”蒋启鹏说。
那时每天早晚两次,共1个多小时,乡里广播站都会准时响起蒋诚的声音。从桑树怎么科学剪枝提高产量,到养蚕怎么治病虫害,蒋诚用大喇叭把知识技术喊遍了四邻八乡。
蒋诚还主动把蚕桑技术给乡亲们送上门。“以前农村人穷,爸爸经常打着赤脚走村串户。夜里看不清楚路,路上的石子经常把他的脚磕破流血。”蒋诚女儿蒋晓灵告诉记者。
在蒋诚5个子女儿时的记忆里,爸爸基本上十天半月才回一趟家,一家人生活过得很清苦。蒋晓灵回忆,那时家里打两毛钱的酱油,都是子女们去副食店赊账,等爸爸回来再还,没钱时就不得不拖欠。但他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是个老兵、得过一等功,就向政府伸手要待遇。
1988年,蒋诚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英雄事迹被重新发现时,周围乡亲对蒋诚说,你都是战斗英雄了,家里有啥困难,可以跟组织讲。但蒋诚的态度却很坚决:“家里有困难,应该自己克服,不能给国家添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