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 | 中国抗艾40年:为世界提供样板
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21-10-31 17:13 作者:云南防艾 责任编辑:尤婷
从1981年世界上报告第一例艾滋病至今,人类与艾滋病的斗争已持续40年。2021年6月,联合国大会表决通过政治宣言,承诺到2030年结束艾滋病流行。
当下,新冠肺炎疫情袭扰全球,艾滋病防控面临更大挑战。近日,多学科专家、学者在中艾协第七届全国艾滋病学术大会上交流分享艾滋病防治前沿信息与科研成果,共同探讨面临的新形势与新挑战。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韩孟杰:根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最新公布的信息,截至2020年底,全球约有HIV(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3770万人。得益于经验的积累、防治策略的发展和检测治疗技术的进步,全球艾滋病防治取得了显著成效,艾滋病新发感染率和死亡率呈现了双下降的趋势,近10年新发感染率下降了31%,死亡率下降了48%。
2021年联合国大会艾滋病问题高级别会议强调,将艾滋病综合预防作为优先事项。
目前,全球普遍认为有效的艾滋病预防策略,需要行为学、生物医学和结构性干预的综合运用。行为学干预措施包括通过宣传教育以及行为干预等手段警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行为,如促进减少性伴侣、推迟首次性行为年龄、减少共用针具、提高安全套使用率等。生物医学干预措施包括治疗即预防、暴露前预防、暴露后阻断等。目前,“检测-治疗-病毒抑制”已成为重要的综合干预策略,检测在其中发挥着枢纽作用。扩大检测和推动早检测,一方面可以更快、更早地发现感染者,及早治疗,达到病毒有效抑制;另一方面,通过检测可识别出高风险阴性个体,开展强化预防干预,减少传播。
经过持续推动落实综合预防策略,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三五”期间的目标任务得到了很好实现,输血传播基本阻断,母婴传播和通过注射吸毒传播得到有效控制。但目前,我国艾滋病流行以性传播为主,影响因素广泛复杂,仍须坚持不懈开展综合预防工作。2019年,多部门联合制定了《遏制艾滋病传播实施方案(2019—2022年)》,提出了艾滋病防治工作“六大工程”,包含目前已被证实有效的预防策略和措施,采取疾病控制和综合治理双侧并举,遏制艾滋病的传播。要实现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提出的“2030年终结艾滋病对公共卫生威胁”的目标,还需要将现有的有效措施加快落实,扩大覆盖面,提高防治质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与研究中心主任张福杰: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前执行主任米歇尔·西迪贝(Michel Sidibe)曾说,中国的抗病毒治疗走循证医学道路,提倡的早期治疗和扩大治疗等经验,为世界上其他国家树立了榜样。
1999年,我国开展了首个抗病毒治疗临床试验。2002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在河南省上蔡县文楼村开设了首个国家免费抗病毒治疗试点。2003年,艾滋病防治“四免一关怀”政策开始实施。
2004年,北京地坛医院的研究团队发现,可使用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替代流式细胞仪检测CD4(即HIV受体)T细胞策略,解决了抗病毒治疗的实验室障碍。随后对6省份单采血浆造成感染的艾滋病患者进行研究发现,在治疗开始前,患者的病死率高达30.2/100人年,随着抗病毒治疗覆盖患者比例从0上升至70%,患者的病死率下降至4.6/100人年,整体的病死率下降幅度高达84.8%。这一研究成果为今后免费抗病毒治疗推广到全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8年世界艾滋病大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团队做报告,展示中国抗病毒治疗的研究成果。在接受抗病毒治疗的6~12个月,患者治疗成功率高达82.1%,接受治疗1~2年成功率达72.8%。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病毒载量低于1000拷贝的标准,抗病毒治疗两年以后的患者,仍有70%可取得病毒抑制。
会议期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通告称,中国证明了抗病毒治疗两年以后,仍有70%的患者取得病毒学的抑制,这为全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或者医疗资源有限的国家和地区的抗病毒治疗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和模板。
我国的另一项重要研究发现,扩大治疗范围,全国艾滋病感染者总病死率下降了77%,首次提出了扩大治疗覆盖率对全国艾滋病防控的重要性,也为日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提出“三个90%”的目标(即90%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自己知情,90%确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获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90%接受治疗者体内病毒受到抑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国家艾滋病数据监测系统发现,70%以上的HIV感染死亡发生在还没有来得及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中。为此,我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了早期治疗和一站式服务的研究工作,以缩短从诊断到启动抗病毒治疗的间隔。
与研究启动之前相比,2012年抗病毒治疗的覆盖率增加了2.5倍,2012年从确诊到接受抗病毒治疗,中位时间缩短到5天,一站式服务使病死率下降了62%。晚期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极度低下,容易发生各种各样的机会性感染,这是导致其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证实,这种早期治疗的一站式服务,对于开展全员治疗非常关键。多学科协作应对艾滋病并发症挑战
北京协和医院感染内科主任李太生:在“鸡尾酒”疗法问世前,艾滋病是一类致死性疾病,“鸡尾酒”疗法的问世,使病毒得到有效抑制。近年来,新型治疗药物的出现,也使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趋于稳定甚至下降,艾滋病成为慢性感染性疾病。
2005年我国开展首个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证明了国产仿制药组成的方案治疗效果可以达到同类产品的效果,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肯定。在国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十一五”实施计划(2008—2012年)的支持下,研究团队找到了效优、价廉、毒副作用小的“中国方案”。2012年后,艾滋病全国治疗网络搭建起来,以最小的代价、最快的时间,把我国艾滋病治疗成功率提升到了世界水平。目前,艾滋病防治仍面临多重挑战,感染者多脏器、多系统并发症发病率不断升高,非艾滋病相关并发症造成的患者死亡已经占到了整个艾滋病患者死亡的60%以上。这是多因素造成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经过治疗,存活时间延长,出现老龄化问题,艾滋病治疗药物引起的相关长期毒副作用,艾滋病慢性炎症状态导致的免疫激活问题等。
在国家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十三五”实施计划(2017—2020年)的支持下,我们开展了针对艾滋病防治的多学科协作研究,重点展开对多脏器并发症的研究。研究覆盖了全国7万多名患者,涉及20多家医院,主要解决长期治疗后患者的药物毒副作用以及代谢问题,提出优化方案,如减少依非韦伦剂量可以保持疗效减少毒副作用。针对艾滋病患者的肾脏并发症问题,艾滋病专家和肾内科专家一起编写了HIV感染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管理专家共识。在治疗过程中,定期评估患者的尿蛋白、血肌酐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做出相应调整。研究团队还尝试应用中药雷公藤来抑制免疫激活改善免疫重建,目前正在进行二期临床试验,有望为艾滋病治疗提出新策略。
此外,艾滋病全病程管理也需要多学科团队的协作,让患者有尊严、有质量地生活,最终回归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