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是社区的细胞,社区是城市的基础。和谐的邻里关系是社会文明的润滑剂。两千多年前,孟子就指出:“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邻里互信互助、互敬互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城市建设高度发展、城市人口显著增长的今天,更值得发扬光大。
现代城市高楼林立、小区众多,多种原因导致人们深居简出、互不打扰。即便在同栋楼住了好几年,居民彼此不认识、不了解也很常见,更不用说同一个社区的邻里了。这种“老死不相往来”的现象弊端不少,导致人们相互防范、互不信任,谁家有困难也不能随时相互帮助,甚至于家里突发不测,近在咫尺的邻居无法及时出手相救。
许多居民也希望邻里间多互动联络,有的社区居民也自发组织邻里间的小范围活动,但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往往难以坚持,作用不大、效果不好。政府部门来发动、组织和开展“社区邻里节”活动,既有良好的资源和宽广的平台,又有很强的号召力和公信力,更有成熟的组织和管理,容易为市民认同和接受,也更有社会影响力。
如今,“社区邻里节”已经成为北京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新载体。该市通过开展“邻里和谐”“邻里同乐”等群众喜闻乐见的邻里活动,提供就业创业、日常生活、安全保障等志愿服务,在满足和丰富群众的多种需求的同时,促进社会文明新风广泛传播。
可喜的是,邻里节已经在多个城市得到推广。抗击疫情,防疫力量向社区下沉,社区成为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社区邻里节”所特有的互助合作模式,生动诠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在战疫中得到升华。
“社区邻里节”广受欢迎的事实证明:回应群众关切,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往往能点燃群众参与文明创建的激情,产生立竿见影的良性效果。愿“社区邻里节”进一步得到推广,结出累累硕果,成为新时代城市文明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
来源:河南日报 作者:舒朗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