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新闻

积极推进礼仪教育 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文明素养

来源:人民日报  更新时间:2021-10-09 23:25  作者:王树祥  责任编辑:虎伶俐

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是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礼仪是宣示价值观、教化人民的有效方式”。礼仪作为一种制度规范和价值载体,具有成风化人的教化功能。努力实现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的目标,需要积极推进礼仪教育,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文明素养,推动全社会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

建立礼仪制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礼仪制度能够调节各种社会关系,是加强礼仪教育的重要基础。加强礼仪制度建设,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继承优秀传统,立足当代实践,增强中国特色。强调全面性,既完善国家层面的重大纪念庆典活动礼仪制度,又规范社会层面的生产生活礼仪制度;既完善全社会共同遵守的礼仪规范,又制定体现各行各业特点的行为准则。呈现民族性,体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礼仪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彰显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树立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良好形象。彰显时代性,体现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符合现代文明基本理念,凸显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时代价值,并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丰富其表达方式和呈现样式。

优化教育模式。礼仪教育的系统性要求整合优化多种教育模式,着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发力的礼仪教育体系,让人们在实践中自觉感知礼仪、尊崇礼仪、践行礼仪,推动现代文明礼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发挥家庭作为礼仪教育第一课堂的作用,通过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促进青少年学礼尚礼;发挥学校作为礼仪教育主阵地的作用,通过开设礼仪课程、强化礼仪训练,组织开展升国旗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等礼仪实践活动,把礼仪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发挥社会作为礼仪教育“实训基地”的作用,通过举办礼仪培训班、礼仪文化节等,提高社会公共礼仪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普及程度的不断提升,上网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常态。应依托新媒体技术,将线上与线下礼仪教育相结合,确立网络公共空间的礼仪、礼节、礼貌规范,进一步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营造文化氛围。大力营造全民学礼、明礼、尊礼、用礼的浓厚氛围,有助于开展礼仪教育、提升教育效果。重大纪念庆典活动是开展礼仪教育的重要契机,可以进一步优化形式和规程,体现仪式感、庄重感、荣誉感,营造国家崇礼重礼的文化氛围。加大对重要礼仪的宣传普及,综合运用各种媒体,通过专题栏目、公益广告等形式,大力宣传日常生活中的礼仪活动和礼仪规范,普及礼仪知识,讲好礼仪故事。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评选、表彰文明礼仪模范个人和先进单位,以榜样的力量激励人、鼓舞人,推动全社会形成见贤思齐、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开展群众性文明礼仪创建活动,组织开展文明礼仪比赛、自创自演礼仪剧目等活动,广泛弘扬文明礼仪新风。

(作者为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首都师范大学研究基地研究员)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