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草”这个词很多人都听过,甚至还有过风靡一时的“海草舞”,但海草本身却常常被人遗忘。这种能在海里开花的神奇植物,尚未被大众了解,就已经面临着严重的生态问题。
神秘的海底草原
海草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大部分海草都长得像草,成片的海草看起来就像是海底大草原。最早的陆生植物是从海洋“登陆”的,而到了白垩纪晚期,一部分又“迁移”回海洋,逐步演化成现在的海草。
目前,全球海草床面积约17.7万至60万平方千米,仅占全球海洋面积的不到0.1%。但海草的分布范围很广,除南极洲外,从热带到北极圈,全世界很多海域都有海草发现。根据2013年的统计,我国海草床主要分布在南海和黄渤海海区,总面积为87.651平方千米。
海草跟陆地上的植物一样,也会进行光合作用,这让它们离不开光,因而海草主要分布于靠近海岸线浅海的强光层。目前发现,海草可以在最深60米左右的海底生长,而在更深、更暗的地方则没了踪迹。阳光透过海面,光斑会随着海浪晃动在一片鲜绿的海草床上,非常好看。
海草床就像是海底大草原。图片来源:岛上的卡夫卡
海草家族不算大,目前全球公认有74种,国内有22种。很多人会将海草和海藻混淆,但其实它们差别很大。
海藻结构简单,不会开花,没有叶脉,也没有能吸收养分的根。海草则跟我们熟悉的大多数植物一样,具有典型的根、茎、叶、叶脉结构,会进行光合作用,主要通过根来吸收养分。而且,海草会开花,它们是地球上唯一完全生活在海水中的显花植物,开花、传粉和结种等过程均在海水中进行。
图为开花的泰来草。这种植物是雌雄异株,这是雄株上的花。图片来源:岛上的卡夫卡
海草海藻分不清,也跟命名有关。先前,国内一半以上的海草是以“藻”命名的。比如大叶藻(Zostera marina)、泰来藻(Thalassia hemprichii)——听起来是海藻,但其实都是海草。直到2014年,国内海草专家才开始探讨海草“藻”名的更改,并统一了国内海草的学名,这有助于公众对海草的正确认识,从而推进海草的研究和保护。
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
海草在大众心中虽然存在感不高,却是非常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发挥着诸多作用。
海草床的生命力极其顽强,绿海龟、儒艮、海牛、海胆、海马等无数海洋生物都在这里繁衍生息,大概半个足球场面积的海草床,可以容纳4万条鱼和5000万只小型无脊椎动物。
它不仅是这些动物的天然饵料,其复杂的空间结构更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例如,海草的繁茂茎枝可以为许多动物的幼体提供庇护场所,降低它们被捕食的风险。因此,在海草床生活的幼体具有更高的存活率和生长率。
海草床是重要的碳库,与红树林、盐沼湿地被称为海岸带“蓝碳”。海草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化合物并储存下来,这有助于减少空气中的含碳量,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海草床的固碳能力很高,是陆地生态系统的10倍以上,甚至远高于热带雨林。全世界海草床每年可捕获约数千万吨的碳,并且可以将这些碳完整保存几千年。
海草床又被称为“海洋之肺”,1平方米海草通过光合作用可产生10升氧气,补充海水中的溶解氧,从而改善渔业环境。
海草还可以帮助清除海洋中威胁人类和珊瑚礁的病原体,吸收营养盐和重金属等环境污染物,提高海水的清澈度。
另外,海草根系发达,可以抵御风浪侵蚀,固定海底底质,保护海岸线。
海草根系发达,有固沙作用。图片来源:岛上的卡夫卡
漫长的保护之路
虽然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但近年来,海草床退化严重。1980年至2006年,全球海草床每年消失近1.1万公顷,比国内海草床总面积还要多,迄今为止,已有超过29%的海草床消失。2010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首次对所有海草的灭绝风险进行评估,认为24%的海草种类面临危机。
海草生长在近岸海域,更容易受到人为的干扰。例如,沿海破坏性的挖捕和围填会破坏海草的生境,沿岸区域养殖鱼虾蟹贝则可能导致藻类暴发,限制海草的生长。另外,气候变化也是海草床退化的一大原因。
以前出现在广东和广西的针叶草(Syringodium isoetifolium),在后来的调查中没有被发现。图片来源:岛上的卡夫卡
更加令人担忧的是,海草床的价值并没有得到重视。目前,国内还没有划定专门的海草保护区,也没有像保护珊瑚礁和红树林一样,为海草床设置专门的保护规定。在中国甚至全球,都缺少对海草床的持续监测和数据更新。虽然近年来,我国一些海域开始了对海草床进行人工修复的研究,但这毕竟耗财耗力且效果有限,海草床的生存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善。
海草保护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人了解、关心和保护这种独特的海洋生态系统,让一望无际的海草在海底繁衍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