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专题
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21-08-27 16:28 作者:任天能 蒋德玉 郑远见 赵子蛟 责任编辑:赵磊明
云南省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昭通市昭阳区西凉山片区,是长江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是世界珍稀物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颈鹤重要的越冬栖息地和迁徙停歇地,也是目前国内已知的黑颈鹤越冬数量最多、最集中的越冬地之一。近年来,昭通市昭阳区多措并举,加大力度管护,保护区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以及社区经济发展等均成效显著,大山包保护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了“绿水青山”的生态之美。
保护区总面积192平方公里,主要保护对象为黑颈鹤及其生存环境——亚高山沼泽化草甸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区内分布着5958公顷高山沼泽化草甸湿地,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1%,是越冬候鸟的重要栖息地,2004年12月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2011年12月入选六块“中国最美湿地”之一。大山包植物区物种资源丰富,保护物种多,是生物多样性物种基因库。保护区内保留了滇东北高原面积最大的原生性植被类型,集自然性、典型性、脆弱性、多样性于一体。
保护区目前已经发现的物种有鸟类15目33科119种,鸟类的目、科和种的数量约占云南省鸟类的75%、46.48%和13.18%。包括6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黑颈鹤、白鹤、东方白鹳、金雕、白肩雕、白尾海雕以及20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黑翅鸢、黑鸢、苍鹰、雀鹰、松雀鹰、普通鵟、白尾鹞、鹗、燕隼、灰背隼、阿穆尔隼、红隼、白腹锦鸡、蓑羽鹤、灰鹤、领鸺鹠、斑头鸺鹠、短耳鸮等;脊椎动物28目68科253种;两栖类1目4科6种;爬行类2目3科11种;哺乳动物7目21科63种;昆虫15目71科223种。包括1个新亚种(硕步甲云南亚种)、1个中国特有种(金缘虎甲)和10个中国新纪录(大黄赤蜻、嘎哈色蟌、双丽色蟌、小蠼螋、锡金齿蛉、淡蓝步甲、后方步甲、红泥叩头虫、淡红池沼石蛾、灰纹石蛾);水生生物566种;管束植物有122科413属737种;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保护价值。
大山包国际重要湿地是黑颈鹤及斑头雁、赤麻鸭等众多候鸟的越冬栖息地。黑颈鹤是我国特有的世界性珍稀鹤类,是世界上15种鹤中被科学界发现最晚且唯一生活在海拔2500—5000米高原上的鹤类,属国际濒危、国家一级保护的野生动物。在大山包湿地越冬的黑颈鹤主要栖息在大海子湿地、跳墩河湿地和殷家碑湿地。自1990年以来,到大山包越冬的黑颈鹤种群数量已由200余只增长到2021年的1400多只。大山包湿地为世界上10%以上的黑颈鹤种群提供了良好生境,是云贵高原最重要的黑颈鹤越冬栖息地。每年10月底开始,黑颈鹤陆续由若尔盖草地南下到达大山包越冬或中转至贵州草海、曲靖会泽、巧家马树、永善茂林等地,至翌年3月中下旬开始陆续北返繁殖地若尔盖大草原,在大山包越冬生活180天左右,最长的鹤群停留时间达210多天。
基于大山包贫困实际及其重要的生态定位,昭阳区整合了大山包镇、大山包保护区、大山包景区管委会、昭通市航空旅游集团等4家单位及公司的资源,按照“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原则开展生态扶贫工作。
为了切实加强保护区管理,昭通市和昭阳区于2003年制定发布了《昭通市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和《昭通市昭阳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大山包国际重要湿地保护管理的通告》,就国际重要湿地的保护管理做出了具体规定。2008年9月25日,云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云南省昭通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2018年,《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云南省昭通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的决定》又为依法管理保护区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大山包保护区先后实施了保护区建设一期项目、2010年国家湿地保护补助项目、2014和2016年大山包国际重要湿地生态效益补偿项目、2017年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等一系列项目建设。采取退耕还湿还草、筑坝蓄水恢复湿地、人工种草恢复植被、冲蚀沟治理和裸地修复改善生态环境等保护措施,扩大了湿地面积,提高了湿地生态品质,有效改善了黑颈鹤的栖息环境,也给多样生物创造了生存环境。
为了使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湿地、保护黑颈鹤、保护多样生物生存环境的行动中来,大山包保护区管护局充分利用“2.2世界湿地日”、“3.3世界野生动植物日”、4月“爱鸟周”、冬季“迎鹤节”等契机,通过摆放科普挂图、宣传展板展示、知识问答、表演节目、举办讲座和培训、参观科普宣教馆、编发科普宣教资料和乡土教材、悬挂宣传横幅等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方式,普及鸟类识别、鸟类救助、湿地功能、湿地和黑颈鹤保护等生态文明知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让科普宣教进市区、进校园、进村庄。通过多种活动的开展,通过多家媒体的采访报道,对宣传大山包、保护生物多样的生存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自2003年大山包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来,保护区与全国鸟类环志中心、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合作,先后开展了大山包本底资源调查、植物调查、黑颈鹤迁徙路线及越冬生态习性研究等科学调查研究,探索科学保护黑颈鹤的方法和措施,为科学化管理和保护黑颈鹤提供了技术支撑。
保护区还整合社会力量,动员群众参与,形成保护合力。自2017年以来,充分利用脱贫攻坚政策整合资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减少人为活动影响。自2012年4月起,保护区管护局与四川海惠助贫服务中心合作,以国际小母牛项目模式,实施200户村民畜牧业扶贫,增强了保护区与社区村民的联系。同时,保护区管护局还积极争取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将保护区列入联合国GEF4个示范区之一,开展全球环境基金-澳大利亚、西亚迁飞路线中国候鸟保护网络项目建设,开展湿地及黑颈鹤保护宣传、村民生产生活技能培训、科学研究、社区共管等工作,探索保护区健康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经验。
目前,管护局对保护区实行巡护监管常态化,对影响黑颈鹤栖息和损坏湿地的行为进行及时查处。保护区建立至今,共开展野外巡护监测3000多次,有效处置火灾、盗伐、滥伐、非法移植野生植物、在保护区内采石挖沙、擅自改变林地用途、违规放牧、偷猎、贩卖野生动物等各类违法行为600起,处理违法人员200多人,有效维护了黑颈鹤等野生动物安全和国际重要湿地安全和完整。
(记者 任天能 蒋德玉 通讯员 郑远见 赵子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