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21-05-18 17:54 作者:刘琪 余汝毅 责任编辑:虎伶俐
今年77岁的马光数是永丰镇新民社区的党总支书记,也是一名有着55年党龄的老党员。在基层一线工作30多年来,他始终坚守党员无私奉献的初心,怀揣着对家乡和人民的热爱之情,带领当地群众在脱贫攻坚和接续乡村振兴的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绩。
初次见到老党员马光数时,他正在群众家中走访。面容慈祥、精神矍铄的老人说起社区工作侃侃而谈,对每项工作情况都了如指掌、如数家珍。无论走到哪里,当地干部群众都会亲切地叫他一声“老支书”。
新民社区位于永丰镇政府所在地,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显著的区位优势。2018年,新民社区迎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市区两级在这里引进苹果龙头企业,打造现代化苹果种植基地,可就在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却遇到了群众不理解的难题。得知这一情况后,社区支书马光数不分白天黑夜,组织党员群众召开了100余场次院坝会、田间会、板凳会,想方设法做通群众思想工作,并带领自己的家人和亲戚率先与昭通超越苹果产业公司签订了协议,流转了土地50余亩,同时他还动员30名党员带头流转了土地300余亩。随后,马光数又带着党员挨家挨户做群众工作、宣讲政策、算成本账,针对村民的疑虑耐心地答疑解惑,最终赢得了群众的信任、配合和支持。在马光数的带领下,社区在短短51天内就顺利完成了一万亩的土地流转工作。如今,苹果示范园经过3年多的发展壮大,规模达到了3万多亩,解决了1300多人的就业问题,新民社区5个村民小组700余户3500多人直接受益,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马光数介绍说:“海升集团入驻以后,这里年轻一点的就在当地打工,抚养小孩读书。一年来说,高峰时期基地可以吸纳上千人就地务工。大山包搬迁到虹桥新区的群众也在我们这里打工,劳动力好一点的每天有两三百元的收入。杂工每天有60至70的收入,一个月就有1800元的收入,现在老百姓都很满意。”
54岁村民丁尊明家流转土地15亩给苹果基地,他和老伴就在苹果基地内打工,一家人的收入有了双重保障,一年稳定收入有3万多元。说起现在的生活,丁尊明十分感慨:“现在和以前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居住的是烂土房,下雨到处漏水。现在一点也不操心了,样样都比以前好。收入方面,土地流转之后再打一点工,还拿着土地承包费,生活条件比以前好了太多了。原来我们就怕土地流转拿不到钱,老支书他们上门给我们解说政策,现在收入稳定了,我们也很高兴。”
夯实产业发展,建设美丽乡村。在永丰镇党委、政府依托万亩果园打造特色旅游村庄的工作中,马光数同样带领社区党员和干部冲锋在前,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无论是入户宣传、现场拆除土坯房还是房屋风貌改造的规划实施等,每一处都有马光数辛勤工作的身影。在他的带领下,涉及到永丰社区荒冲自然村的242户房屋风貌改造和216户拆除重建工作顺利完成,一个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小村庄展现出了别样风姿,当地群众的生活环境得到大幅提升,这也为打造乡村旅游、接续乡村振兴工作夯实了基础。
新民社区14组的陈玉党家原来是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在他家住上了漂亮的两层楼房,家人也在苹果基地打工,有了稳定收入。他高兴地告诉记者,家里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要感谢国家的好政策,还要感谢老支书的带领和帮助。陈玉党说:“马老支书为人十分正直,对我们的帮助很大。以前我养不起牛,是用他家的牛来犁地,肥料买不起,他也支持我,借钱给我买肥料。修我家这个房子的时候,他也过来帮忙。当时我家是七八月订的砖,到腊月还拿不到砖。最后没有办法,老支书又跟着我去外地守了一晚上,到第二早上才把砖运来,车也是他帮我去找的,钱也是他借我的,真是太感谢了,我们村里的人都很感谢老支书带着我们一起发展。”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老党员马光数在社区基层工作三十多年来,凡事走在先、冲在前,充分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他带领基层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和接续乡村振兴的工作中,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认可。新民社区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吴仕林说:“自从我们驻村工作队下来,马支书对我们的工作十分支持,在生活、工作各方面对我们都比较关心。马支书党性原则比较强,他年纪那么大了,工作劲头不比年轻人差。在脱贫攻坚当中,他这种不怕苦不怕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的精神,对我们的鼓舞比较大,让人十分敬佩。在危房拆建、两不愁三保障等相关工作中,他做了很多工作,村庄的面貌焕然一新,都离不开老支书的努力。”
33年基层一线工作、55年党龄。老支书马光数一路走来,用实际行动参与和见证了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变迁,展现了一名党员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赤诚情怀。今年,马光数还获得了云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面对获得的无数荣誉和群众信任的目光,他更加坚定了带领家乡百姓共谋发展的信心。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就要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化为点滴实际行动。虽然自己年纪大了,但只要有一份热,就要发一份光,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我常跟老百姓说,要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党叫我们干什么就干什么,老百姓也非常高兴。现在,我们房子盖好了,还有了双份收入,环境焕然一新。老百姓希望能够进行旅游开发,希望把荒冲打造成国家旅游开发点,以后游在荒冲、住在荒冲、吃在荒冲,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过。我也会为此而继续努力,做好一名老党员、老支书该做的工作。”马光数如是说。
(昭阳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琪 余汝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