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新闻

央媒看山东|《光明日报》:“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09场走进青岛市崂山区

来源:学习强国  更新时间:2021-05-17 02:13  作者:王凯 郝悦 刘艳杰 朱楠 侯珂珂  责任编辑:虎伶俐


百场讲坛第109场主讲人王杰

5月13日,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09场活动走进青岛崂山。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王杰,作题为《弘扬优良家风,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演讲,并就相关问题与听众及网友展开互动交流。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论述,王杰从历史溯源论证中国历来重视家庭教育,结合历史典故和现实案例,生动阐释好家风对于家庭和社会发展的意义。他表示,好家风是一个家族世代传袭下来的精神积淀和人生修为,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声的力量,让人铭刻在心、代代受益。领导干部家风,对党风政风社风影响更为巨大,所以领导干部更要重视家风建设,从红色家风中汲取营养,弘扬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本场活动由青岛市委宣传部、青岛市崂山区委、光明网承办,青岛市崂山区委宣传部协办,光明网、光明日报客户端等对活动进行了现场直播。270余名干部群众在现场聆听了讲座,全国121.7万网友收看了节目,9.6万网友通过微博、论坛等参与了交流互动。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王杰:

弘扬优良家风,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强调“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和睦,社会才能安定;家教良好,民族才有希望。弘扬优良家风,要聚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任务,落脚到公民道德建设上,推进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是中国人的精神纽带,是中国人亘古不变的主题。我国的家文化源远流长,虽然具体到每个家庭,其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追本溯源,都是以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礼义廉耻、孝悌忠信等作为思想核心,以修身做人为立身之本,将诚实守信、勤俭持家、勤奋好学作为基本美德,经过代代传承,形成各个家庭的家规、家训、家风。这些经由历史积淀形成的传统家庭美德,已经深深地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好家风是代代传承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后代子孙。好家风是什么?好家风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调节维系家庭成员之间情感和利益的道德行为规范;是真正的家庭不动产,是子孙后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无声的力量,让后人铭记在心、代代受益。

领导干部家风,对党风政风社风影响重大。一个社会的良好风气,是以千千万万领导干部家庭的良好家风为引领的;一个执政党的良好党风政风,也与广大领导干部的良好家风密切相关。

弘扬良好家风,领导干部要从红色家风中汲取营养。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三千年家训家风传承和百年红色革命精神,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弘扬优良家风,要以《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为遵循,把传统家风、家教、家训、家规、家书的文化传承,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相结合,弘扬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汇聚亿万家庭的力量,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

弘扬优良家风,要聚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根本任务,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滋养,传承文明古风、红色家风,抓好青少年品德教育,深化文明家庭创建,推动全社会树立新时代家庭观。

弘扬优良家风,要落脚到公民道德建设上,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把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集4亿多家庭和14亿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去建设伟大的新时代。

现场反响

传承好家风 凝聚正能量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王杰题为《弘扬优良家风,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主题演讲,深刻剖析了大力传承优良家风、深化文明家庭创建、抓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引起现场听众强烈共鸣。

山东省人大代表、青岛市崂山区王哥庄街道晓望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泽兵说:“通过这次讲座,我对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有了更进一步认识。下一步,我们要将培育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和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通过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使党员群众更有效、更充分地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和乡村振兴当中来,展现乡村文明新气象。”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董振娟听完讲座后说:“新时代的家风,一方面要传承传统家风中的优秀基因,另一方面也要与时俱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教学生活中,传优良家风,树文明校风,让青年一代真正具备时代新人的品质、本领和担当。”

“听了王杰教授的演讲,我更深刻地认识到好家风家训对家庭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青岛科技大学学生王丹表示,作为新一代青年,应该坚持崇德向善,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更要通过学习体悟,传承革命先烈的红色家风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努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活动背景

“上善若水 德耀崂山”融入城市发展血脉

山东青岛,东海崂山,是一片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家风崇德尚礼的山海家园。

今天的崂山,正以坚定的文化自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力打造“上善若水 德耀崂山”公民道德建设品牌,让良好的家风家训,无数“你我他”的善行义举,共同托举起文明之城的道德新高度。近年来,崂山区累计选树中央、省、市、区级道德典型150余名,先后涌现出中国好人王跃熙、李福彬、刘创进、刘伟浩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崂山区还把家庭文明作为有力支点,将道德要求融入社会治理,推进小家训、小名人等“八小工程”,创新推出“道德模范关爱月”“崂·好人”关爱卡、关爱道德模范联盟等帮扶礼遇制度,许多做法走在了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上善若水 德耀崂山”的好人文化融入城市发展血脉,成为山海品质新城的城市灵魂和标志。

道德引领文明,文明推动进步。2020年,崂山全区生产总值增长5.5%,增速位居全市第二;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61.8亿元,总量排名全省第二,产业发展层级不断实现新提升。当下,崂山区正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动力,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契机,用实际行动传递着善行义举,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书写着大美崂山更壮丽的文明画卷。

(稿件原载于2021年5月14日《光明日报》2版)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