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更新时间:2021-05-04 12:32 作者:何林 赵红艳 责任编辑:虎伶俐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影响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生活化是其中必要的一环。如何更好实现日常生活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的关键所在。为了更好实现日常生活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我们应着重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生活化问题。
首先,明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日常生活主体关系的双重性。在价值观的认知认同系统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日常生活主体之间的关系具有双重性。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立足于中国社会和文化背景而提出的,与每一个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和生活方式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寄托着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由于它与每个人的这种天然的内在关联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成人们对自身的价值要求和行为习惯成为可能。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全社会倡导的价值观,但对每一个日常生活主体来说,它又有一定的外在性。这种外在性表明,要想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发挥作用,就要对其进行更为贴近生活的解读和阐释,尽可能用日常生活语言展示其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并以日常生活主体熟悉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更有利于被日常生活主体所认同和接受。
其次,深入把握日常生活主体的思维特征。日常生活主体的价值观认知认同过程,是一个“学习过程”或“文化移入过程”,该过程与其思维特征密切相关。日常生活主体的思维主要有以下特征:一是一种直观朴素、自然而然的态度。在这种态度中,人们直接面对现实世界,并将这个世界的存在看成是不言自明的前提。二是一种由现实动机引发的自发认知形式,即日常生活主体的所有常规活动都服务于现实目标的实现。三是日常生活主体主要利用各种风俗、习惯及传统等知识储备来理解世界并与世界打交道,并把这些知识储备视为理所当然的。四是具有经验性。日常生活主体的思维包含由各种经验和猜想混合在一起的知识,以应对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这些特征可以看出,日常生活主体的认知和行为主要依靠自身的感性经验和习惯,而要使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就应当通过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生活化,引导日常生活主体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价值准则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另外,我们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的过程中,应充分了解和重视日常生活主体所关注的现实问题,并以此来寻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现实切入点。
最后,清晰了解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因素。日常生活主体能否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主要受到内、外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从内在因素来说,日常生活主体认同的形成受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理解程度的影响。一般来说,日常生活主体对某种价值观形成认同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经验感知和情感认同是基础,理性领悟是认同的深化,坚定信念的形成是认知认同的最终实现。其中,最关键的步骤是在新时代增强日常生活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验感知和情感认同。这需要我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以直观具体、鲜活生动的面貌呈现出来,展示出其与人民所向往的美好生活的内在关联,从而使日常生活主体切身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实现美好生活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从外在因素来说,人是环境的产物,由于其认知的直观性,日常生活主体更容易受到周围人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影响。我们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日常生活主体的自觉意识和价值追求,应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的同时,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境和社会氛围,特别是要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使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取向。
上述几个方面的共同作用,成为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重要动力。我们应深入分析日常生活主体价值观认同的各方面条件,使之发挥增进领悟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独特魅力和精神价值的重要作用,进而做到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成为我们生而为中国人的独特精神支柱和百姓日用而不觉的行为准则。
(作者系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中共青海省委党校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