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学习强国 更新时间:2021-04-29 02:29 作者:魏恒 陈贻泽 责任编辑:虎伶俐
4月25日上午,习近平来到位于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向湘江战役红军烈士敬献花篮并三鞠躬,瞻仰“红军魂”雕塑,参观纪念馆。
习近平表示,我到广西考察的第一站就来到这里,目的是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缅怀革命先烈,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坚定理想信念,砥砺革命意志。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红军将士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崇高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发扬。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路上,我们要抱定必胜信念,勇于战胜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重大风险挑战,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4月27日,众多游客来到桂林市全州县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参观学习。游拥军 摄
这是来自人民领袖、革命后代的崇高致敬和深情回望——
青山埋忠骨 花篮献英雄
雨后的全州,天朗气清。
4月25日,静谧肃穆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迎来一位特殊的悼念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
这里是湘江战役脚山铺阻击战遗址所在地,包括纪念林区和纪念馆。纪念林区种植着当地常绿植物,多年来发掘收殓的湘江战役红军烈士遗骸安葬于此。
桂林市全州县红军长征湘江战役文化保护传承中心主任唐海斌等人一早就在此等候。习近平一行下车后,与大家打过招呼,便拾阶而上,来到凭吊广场。
广场上,有一面长80米、高7米的“红军魂”雕塑,主雕塑以红34师师长陈树湘为原型,刻画红军指战员浴血奋战的场景。
两名礼兵稳稳抬起花篮,缓步前行,将花篮摆放在雕塑前。花篮缎带上,“湘江战役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几个大字庄重醒目。
唐海斌告诉记者,习近平总书记迈步上前,仔细整理花篮缎带,三鞠躬,随后缓步徐行,认真瞻仰“红军魂”雕塑。“我能感受到,总书记对湘江战役红军烈士的无限崇敬,对革命先辈峥嵘岁月的深情缅怀。”
1934年底,为确保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主力渡过湘江,粉碎敌人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几万名红军将士血染湘江两岸。这是血与火、生与死、存与亡的关键一战,一直铭刻在习近平的内心深处。
2014年10月31日,他在古田会议旧址动情地说:“长征出发时,闽西子弟积极踊跃参加红军,红军队伍中有两万多闽西儿女。担任中央红军总后卫的红34师,6000多人主要是闽西子弟,湘江一战几乎全师牺牲。”
2019年全国两会上,总书记两次讲到一段往事:一位老红军带领团里的闽西子弟,血战湘江,很多战友都牺牲了。这位老红军说,死后要同战友们长眠在一起。总书记说,“这个感情在我心里”,“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
“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要忘记来时的路。”从2014年长征出发80周年访福建古田,2015年遵义会议80周年访贵州遵义,到2016年长征胜利80周年访宁夏将台堡,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访江西于都,再到2021年建党100周年访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总书记一次次踏访长征纪念地,这是他在新时代长征路上的崇高致敬和深情回望。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自己也是红军后代,对红军怀着深厚的敬重之情。他始终牵挂在湘江战役中牺牲的革命先烈,2018年11月专门作出重要批示,明确要求做好湘江战役烈士遗骸收殓保护工作、规划建设好纪念设施。
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中宣部的具体指导下,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全面部署、全力推进湘江战役纪念设施建设保护和烈士遗骸收殓保护工作,桂林市对当年就地掩埋的红军遗骸进行搜寻发掘、鉴定认证、标记保护、集中安放。目前,发掘收殓的遗骸安葬在14个遗址遗存散葬点、26处红军墓,全部得到妥善安葬保护和永久纪念。
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于2019年9月正式落成。在“红军魂”雕塑后面的山坡上,安葬着80多个红军遗骸棺椁,每一处都插着一面鲜艳的红旗。党和人民,以山为陵、以树为魂、以石为碑,向英烈们致敬。
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丰碑。离这里不远,有一户人家,五代人坚持为红军守墓。在瞻仰浮雕的过程中,桂林市全州县委书记林武民讲述了这个真实的故事。总书记认真倾听,十分感动。
87年过去了,湘江战役硝烟散尽,但它激荡人心的强大精神力量,仍跨越时空、生生不息。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敬献花篮结束,习近平离开凭吊广场,前往纪念馆参观。唐海斌留意到,总书记在上车前稍作停顿,抬头远眺,深情环顾群山,面露眷眷之情。
“这盛世,如你所愿。”英烈们的血肉早已融入大地,化作山脉。
纪念馆副馆长全程讲解难掩激动之情——
重温英雄史诗 传承红色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参观,由我全程讲解。”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副馆长周运良,在回忆总书记的参观情景时仍然很激动。
走进纪念馆,“英雄史诗 不朽丰碑”八个大字映入眼帘,一幅红军奋勇突破湘江的巨型浮雕扑面而至,握拳振臂、持枪负重的红军战士们前进在炮火纷飞、枪林弹雨的浮桥上,靠着顽强的意志奋勇突破湘江……一个个生动立体的形象再现了红军抢渡湘江时的壮烈场景,震撼人心。
周运良回忆说:“总书记看得很认真,沿着展厅一个个仔细看,不时停下来详细了解,听我讲述背后的故事。我感受到了总书记对红军长征历史的敬意和对保护历史遗存、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视,这让我很受教育和鼓舞。”
展馆内收藏着一封当年由朱德发给前线各将领的“万万火急”电报,“总书记认真看了这封电报,并详细了解相关情况。”周运良说。
“英雄血染湘江渡,江底尽埋英烈骨;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透过这句流传在桂北的民谣,仍能清晰回望87年前那场血雨腥风的惨烈战役,那段长征史上的壮烈悲歌。
耿飚之女耿莹曾经说:“父亲是湖南人,很喜欢吃鱼,但是绝不吃湘江的鱼。因为湘江战役太惨烈了,多少战友的血都流在湘江。”
纪念馆还原了当年红军血战脚山铺的激烈场景。红1军团2师5团政委易荡平在作战中腿部负伤,敌人逼近时,易荡平要求警卫员对他开枪,警卫员不忍心,他夺过枪,将子弹射向自己,牺牲时年仅26岁。
“总书记对长征历史、对湘江战役非常熟悉,一边参观一边同我们分享交流,言谈举止间,透露出深沉的家国情怀。”周运良说。
来到一幅油画前,习近平总书记驻足凝视。这幅油画中的主人公是陈树湘,油画上方写着“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是他的真实写照,也是他所率红34师的真实写照。
习近平曾在多个场合提到陈树湘“断肠明志”的壮烈故事。湘江之战,年仅29岁的陈树湘奉命率部担负全军后卫,与十几倍于己的敌人殊死激战四天,在完成掩护红军主力和中央机关过江任务后,渡江道路已被全部切断。突围时,陈树湘腹部中弹,在昏迷中被俘。醒来后,陈树湘乘敌不备,用手从腹部伤口处掏出肠子,用力绞断,壮烈牺牲。
“结束参观后,总书记亲切接见了我们馆的工作人员,和我们交流。”负责纪念馆业务指导工作的桂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利说,“总书记在了解我们做的具体工作后,说我们做的这项工作非常有意义。大家听了都很振奋,更坚定了以后的工作信心,我们一定要把湘江战役的红色文化传承好、保护好。”
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自2019年9月开园以来,吸引全国各地干部群众踊跃进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截至2021年3月底,共接待1.6万多家单位及社会团体360多万人次,其中,接待党史学习教育团队2600多批次近33万人次。
读懂红色资源中的党史密码——
汲取精神力量 走好新长征路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走进一处处革命旧址,一砖一瓦定格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在时光深处寻找答案,读懂了革命文物,就能理解中国共产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一张张历史图片、一件件文献实物、一个个沙盘模型……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也是这样一座珍藏着大批英雄样本的基因库。
“我到广西考察的第一站就来到这里,目的是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缅怀革命先烈,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坚定理想信念,砥砺革命意志。”习近平说。
在这里,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的壮烈一战,是决定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事件。”他饱含深情地说,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红军将士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崇高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发扬。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路上,我们要抱定必胜信念,勇于战胜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重大风险挑战,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困难再大,想想红军长征,想想湘江血战。”总书记掷地有声的话语,直抵现场每一个人心底。
刺骨的江水、敌机的轰炸扫射、四面八方涌来的敌人……鏖战、抢渡、牺牲,艰难可以摧残人的肉体,死亡可以夺走人的生命,但动摇不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钢铁意志。勇于胜利、勇于突破、勇于牺牲!红军战士在血与火中杀出一条血路,杀出一条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道路,为革命留下了宝贵的火种。
从湘江战役放眼长征全程,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伟大的红军将士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
“读懂了长征,才能读懂我们的党、国家和民族,长征的历史是我们党领导下的英雄的红军和生死相依的人民共同书写。”当天在现场回访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特约评论员杨禹深有感触地说,了解历史才能看得更远,永葆初心才能走得更远。伟大长征精神永在,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就是对英烈最好的纪念。
如今,桂北这片英雄血染的土地,也同全国一道迈进生机勃勃的新时代。当年红军走过的地方,一个个贫困县脱贫摘帽,红色旅游文化逐渐唱响,各族群众正昂首阔步走在全面小康的康庄大道上。
百年非凡历程,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拼搏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习近平总书记以实际行动启示我们,要从历史中汲取精神滋养。”在现场迎接考察的桂林市委党校教授黄革新备受鼓舞,“我们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相关设施,丰富纪念馆的陈展内容,确保把湘江战役这个主题党课讲得更好。”
沧海桑田,苦难辉煌,红色基因正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述往思来,向史而新,在学习党史中创造新的历史,八桂儿女必将激发继往开来的澎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