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新闻

敬畏生命,不负春光

来源:光明网  更新时间:2021-04-19 11:50  作者:陆玄同  责任编辑:虎伶俐

清明节,在春分之后,谷雨之前,代表着生机和活力。《岁时百问》有“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之说。

“清”者,“河水清且涟漪”;“明”者,“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引申为日月轮转,生生不息。“清明”原来只是一种节气,后来融入“寒食节”、三月三“上巳节”,才逐渐演变为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的节日,也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清明节”。

从古至今,“清明节”从来都不是一个哀伤的日子。这一天既有感恩祖先、追念往者的伤春之情,也有踏青、荡秋千、放风筝等欢快的节目。宋朝李之彦在《东谷所见》写道,“拜扫了事,而后与兄弟、妻子、亲戚、契交放情地游览,尽欢而归”。反映出一种豁达的自然观、宇宙观,蕴含着生活与生命的哲学。

传统节日,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比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等,这些节日因蕴含亲情、友情等文化因子和家国情怀,得以传承而不衰。时下人们过节的方式与古人大有不同,但不管形式如何变化,节日中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始终还在,依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通过欢度传统节日,人们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力量,进而对人们的身心产生积极正面的能量。

就拿清明节来说,不管是祭祀祖先,还是踏青郊游,其核心议题是对生命的思考,旨在审视当下人们的生活状态。“清明”的内涵向来是以“我”为中心的,强调“我”与祖先、“我”与自然、“我”与社会的关系,这些繁复交织的关系背后是对生命的思考与尊重。

个体生命的发展,永远不能脱离我们所处的时代。清明文化本质上也是忠孝文化,于家庭而言是孝,于国家而言是忠。而“忠”字,也体现在对革命先烈的尊重,以及对其精神内涵的传承和发展。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个清明注定有特别的意义。各地都掀起了纪念烈士、扫墓等活动,广大市民也不约而同地加入到缅怀先烈、寄托哀思的队伍中。一个世纪的斗争与拼搏,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回这壮丽山河和富足生活,我们不能忘记。

纪念是为了更好地铭记。我们既可以走进烈士陵园、革命博物馆,为烈士献一朵鲜花、朗诵一首诗,以表崇敬感念之情,也可通过网络平台分享一个故事、讲述一段史实,为英烈事迹点赞,向历史致敬。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要秉持先烈遗志,以奋斗之姿态,涵养家国情怀,汲取奋进力量,朝着新时代、新征程大步迈进。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