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中共昭阳区委党史研究室 更新时间:2021-04-16 09:26 作者: 佚名 责任编辑:赵磊明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1927·8~1937·7)
抗日战争时期
(1937·7~1945·9)
中共昭通支部
1928年1月,中共云南省特别委员会按照中共中央
昭通建党后,在城区发动学生接受共产党的主张,在农村组织农民建立自己的组织。费炳在家乡城郊石头塘一带组织农民联合会,有会员300余人,在党内产生一定的影响。1929年2月,中共云南省临时委员会派浦光宗来昭通,在南郊外望海楼向党员和农民联合会骨干传达省临委“对农村工作的决议”。
这段时期,昭通共发展党员5人。负责人查宗藩,成员费炳、彭寿熙、黄际春、朱革非(女)。
1930年,中共云南省委遭破坏,昭通的党组织和省委失去组织联系。
中共昭通中心县委
1939年10月,中共云南省工作委员会派费炳到昭通重建党组织。费炳发展吕耘艺、李立昆、李祥荣入党,同时费炳接上王正昌、马冰清的党组织关系。1939年底,李祥荣发展蒋永尊、李长猛入党。
1940年初,费炳从昭通转昆明向中共云南省工作委员会书记马子卿汇报了昭通重建党组织的情况,中共云南省工委决定由李祥荣负责昭通党组织的工作。并指示成立中共昭通中心县委,负责昭通11县(包括贵州省威宁县)党的工作。同年,中共云南省工委派党员朱君和回昭通工作。
1940年,李祥荣将傅发聪、吕茂林、陈靖德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共党员。李长猛发展孙志能、吴树森入党。10月,中共云南省工委派胡昌治到昭通贯彻中共中央对白区工作“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十六字方针。1941年4月,胡昌治转移时通知李祥荣,将中共昭通中心县委改为中共昭通特别支部。不久李祥荣到昆明读书,昭通党的特支工作由李长猛负责。
1941年初,蒋永尊发展傅发焜入党。“皖南事变”后,昭通的党组织认真执行党对白区工作的“十六字”方针,改用读书会的形式进行党的工作,继续在抗日救亡活动及学生运动中培养党员对象。昭通的中共党员有的转移到外地,外地的中共党员有的转移到昭通隐蔽。
1943年3月,李长猛发展朱瑞煊、师俊入党。1944年秋,吕茂林、蒋永尊、陈克祥、吴树森到昆明读书,中共云南省工委指示在西南联大读书的傅发聪休学回昭通坚持党的工作。用“秘密读书会”的形式,培养了一批学生,为发展党组织打好基础。1945年秋,李祥荣在昆明读书毕业,按中共云南省工委指示回昭通负责党的工作,傅发聪回昆明复学。
抗日战争时期,昭通发展党员15人,共青团员4人,外地转移到昭通进行党的工作的党员9人。
中共昭通中心县委:
书记李祥荣(1940·初~1941·4)
组织委员
宣传委员李立昆(1940·初~1941·4)
中共昭通特别支部
书记李祥荣(1940·初~1941·10)
(1945·8~1946·秋)
李长猛(1941·10~1945·8)
组织委员
宣传委员李立昆(1941·4~1946·7)
唐祺尧(1945·8~1946·7)
中共昭通中学支部
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对日本妥协,国民党军队退到大西南,中国的半壁河山已陷于敌手,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兴起,昭通学生成立“全县学生抗敌后援会”,领导学生宣传抗日,募捐支援前线等。昭通中学教师李子坚、吕耘艺帮助学生组织青年读书会,介绍阅读进步书刊,使一批进步青年学生接受马列主义的革命理论,思想觉悟得到提高。1938年12月,昭通中学进步学生组织发动了打昭通法官的斗争。1939年昭通重建党组织,入党的人主要是学生和教师。1940年昭通中心县委建立后不久,成立了中共昭通中学支部。
书记李祥荣
委员吕茂林
李长猛
解放战争时期
(1946·7~1950·3)
中共昭通特别支部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昭通,有“军统”、“中统”的特务组织活动,有国民党的嫡系部队“特七团”驻昭,并派有军事教官进昭通中学监视共产党的活动。中共党组织总结过去工作的经验教训,认为在声援昆明“一二·一”学生运动时,不仅活动面窄而且容易暴露骨干,决定采用公开合法帮助学生组织社团等形式进行党的工作。多数进步社团的骨干后来相继加入共产党和共青团。
1946年8月,孙志能、朱君毅回昭通工作,中共云南省工委通知李祥荣转移。同年10月,建立了中共昭通特别支部。
1947年2月,蒋永尊到昭通检查工作,传达中共云南省工委“关于党的建立和开展武装斗争”的指示。7月,李长猛到昭通传达中共云南省工委“关于当前形势与任务”的指示,提出要放手发展党组织。昭通的党组织在昭中、女中相继发展党员24人。
中共昭通特支派出党员到昭通县的洒渔、北闸和永善、大关等县建立据点,开展党的工作。1948年8月,孙志能奉中共云南省工委的指示,调会泽县工作。1948年,中共昭通特支共发展党员17人。
中共昭通特支
书记孙志能
委 员吕茂林
中共滇东特别支部
1949年1月,中共云南省工委调孙志能回昭通工作,并指示将中共昭通特支改为中共滇东特支。
为了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野战军南下,中共滇东特支派出大批党、团员和“民青”盟员到外县和昭通县乡下,发展党、团组织和农民翻身会,为开展武装斗争作准备。1949年6月,中共滇东特支通过彝族党员陆宗棠(公开身份是昭通保安司令部政治处主任)做好昭通行署专员兼保安司令安纯三的工作,接办国民党的《滇东日报》。《滇东日报》被接办后,陆宗棠任社长、吕茂林任总编辑,在报社里发展了一批贵州省威宁籍的彝、苗族党员。
中共滇东特支
书记孙志能
委员吕茂林
1949年4月,会泽县解放,为了加强昭通至鲁甸江底交通沿线的工作,保证昭通与会泽的联系,7月,中共滇东特支批准,建立中共昭(通)鲁(甸)边支部。
中共昭鲁边支部
书记金声云
组织委员马应纯
宣传委员李长金
中共昭通县工作委员会
1949年9月起,中共滇东特支按中共滇东北地委指示分三批选送党、团员、“民青”盟员、进步青年到会泽县者海军政干校培训,中共滇东特支在1949年共发展党员28人。
1949年11月,李长猛到昭通传达中共滇东北地委指示,为了统一领导,使昭通县党的工作能适应形势的需要,组建中共昭通县工作委员会。同月,中共滇东北地委批准,成立中共昭通县工作委员会,“民青”成员、“农翻”会员,向广大人民宣传人民解放军的到来,要求武装保护交通,保护城市设施,为迎军接管做好准备工作。
中共昭通地下党组织在发展党的活动中,从1928年春至1950年春,共发展党员111人,其中男90人、女21人,彝族9人、回族9人、苗族1人。
中共昭通县工作委员会
书记
组织委员尹信国
妇女委员唐祖英(女)
宣传委员张凤吉
群工委员郑万超
一、中共昭通城市支部
书记
委员张凤吉
唐祖英(女)
二、中共昭通乡村支部
书记
委员尹信国
郑万超
周天祺
王启弟
昭鲁边游击队
1949年11月,中共昭通县工委通知中共昭鲁边支部:为保证六支队三十二团安全过牛栏江,决定立即扫除昭通南大门的障碍,先解决凤霞乡乡长李寿轩的乡丁队。
11月下旬的一个晚上,中共昭鲁边支部集中了党员、团员、“民青”盟员、“农翻”会员等共150多人,解决了李寿轩的乡丁队,缴获枪30多支,子弹数百发。中共昭鲁边支部从这150多人中抽出骨干40多人,枪40多支,组织游击队,经中共昭通县工委命名为——昭鲁边游击队。12月初,六支队三十二团进驻鲁甸,昭鲁边游击队奉命到鲁甸编为三十二团一营二连三排。
昭鲁边游击队
政治指导员金声云
队长金声满
后勤负责人金声能
来源:中共昭阳区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