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新闻

感悟茂租人那句“淡化的” ――脱贫攻坚普查工作侧记

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20-08-13 14:21  作者:张国华  责任编辑:虎伶俐

巧家茂租干部群众有句口头禅叫“淡化的”,仔细了解才知其中深意,茂租人说,从前的意思是:遇到事情,可以将其弱化掉,或不把它当一回事。而现在的意思是:要看清困难和问题,只要积极乐观面对,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什么困难都能够化解。我们在这次脱贫攻坚普查中更是理解了茂租干部群众是如何把脱贫攻坚这一艰巨的任务“淡化的”。

金沙江畔的茂租

7月18日,昭阳区近400名脱贫攻坚普查员和指导员在接受任务后,就各自分赴所负责的“战场”。当天下午2点左右,在茂租镇镇长吕林广的带领下,我们20名普查员和2名普查指导员乘上去往巧家县茂租镇的商务车,一路风尘颠簸往茂租方向进发。

我们一路南下,从昭阳区到巧家茂租,虽然只有145公里,却经历了由“温带到热带”、由坝区到江边峡谷山区的大过渡,从昭大线至鲁甸龙树,经水磨到梭山,然后沿着盘山公路,从海拔近3000米的拖麻下降到600多米的牛栏江边,再从牛栏江顺江而下,在炎热中领略了峡谷热带风光,到达金沙江后又逆流而上,经巧家东坪后再盘旋而上,最后在黄昏时分终于到达目的地——茂租镇。

茂租集镇远景

下车后,战友们对这里感到既陌生又新鲜,每个人都说自己是头一次来,要不是因为组织上安排的这次普查任务,恐怕这辈子都不会来到这个地方。

到了茂租,给人最初的印象是:这是一个典型的山区乡镇,属江边河谷地区,与四川金阳和布拖两县隔江相望,立体气候突出,从海拔600多米的金沙江边到海拔2800多米的高山,镇政府坐落在半山上,有上下两条街道,两天赶一场,这个集镇就是村民们前来交易农产品的重要地方。

站在集镇放眼一望,山上山下曲折蜿蜒的公路犹如美丽的五线曲谱,好像随时都可演奏出美妙动听的乐章。好奇地问问镇上的干部,他们边指边介绍说,沿江而上的几个村,分别是火山、茂租、拖姑和鹦哥,山上是白卡、坪子和油房三个村,而此时,有少数战友迫不及待地询问自己所负责普查的村的地理位置、经济情况、交通状况、民风民俗等,恨不得马上下到村上开展普查工作。

品质上乘的花椒已成为群众增收的产业

经过短暂的培训,在掌握了普查的基本知识和普查工作应注意的事项后,7月20日,我们按照各自的任务,分赴各自负责的村正式开展普查工作。

我们负责的村叫白卡村,有普查员4名,分成两个小组,分别由昭阳区融媒体中心的2名同志和水电移民中心的2名同志组成。我们4名同志都是昭阳区旧圃镇的驻村工作队员,因驻村时间长,都有抓扶贫工作的丰富经验和做群众工作的有效方法,心想除交通不便外,能难倒我们的困难应该不多吧。不曾想,工作开始前两天就遇到了不少问题,比如对普查工具Pad的运用,因对其功用不熟悉,按键灵敏度较高,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该选的项未选上,不该选的项一不小心又被误选,加之有些行业数据不准确,造成反馈的错误信息较多,还有就是对系统中的过录信息运用得不好,对贫困户已享受的项目未仔细核对,于是造成普查的信息与实际信息不一致等情况,另外因为地域方言等原因,在询问访谈方式上方法不多,与群众沟通有问题,以致花了时间费了力气效果却不明显。

贫困户的餐桌

因为过于自信,也因为行业数据不太稳定,开头两三天我们大家都问题多多,思想包袱较大,好在省、市、县及时召开会议,领导们帮我们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时给我们纠错纠偏,行业部门也及时提供所需数据,镇村干部和我们普查员也立即调整战略战术,终于在三天以后,我们的普查工作顺利多了,差错率也大大降低了。

但天有不测风云,这里的夏季因多雨而闷热,暴风雨说来就来,雨水山洪随时冲毁道路,暴雨过后,指导员陈禹、杨德军都要向镇村干部了解路况,在确保安全后才叫我们出去普查,并一再叮嘱我们要小心,学会保护自己。但为了工作,为了早日完成任务,大家还是迎难而上,虽然大家提高警惕小心行路,但因为山高坡陡路滑,仍免不了摔跤受伤。

茂租是个典型的山区乡镇,因贫困户居住分散,普查中走路时间比工作时间要长,融媒体中心的张燕同志,丈夫在镇雄驻村扶贫,家中老母年老多病无人照料,自己又有脚病,但她在接受任务后毅然投入到了普查工作中,虽然在普查前两天就因走路时间太长脚部起了水肿,但她仍忍着疼痛坚持天天入户普查;和我一组的老同志雷光忠,虽然父亲过世刚安葬完毕,来不及休息两天就投入到普查工作中,他想用紧张繁忙的工作来缓解心中失去亲人的悲痛;负责普查鹦哥村的刘存阳同志,脚崴了随便包扎一下又去普查,不料刚过两天又因道路太滑再次摔伤,新伤旧伤叠加,他被送到巧家县医院治疗,可他心系普查,经过紧急处理后他又强烈要求返回到了工作岗位;普查指导员杨德军,妻子因怀孕身体不适需要人照顾,但他仍到茂租指导普查工作,当鹦哥村的普查员受伤后,他又立即背起背包,前往鹦哥村普查;负责坪子村的陈菊金和王忠文,按常规都是一个小组负责约200户左右贫困户的普查,而他们一个小组就负责了300多户,为如期完成任务,他俩总是比别人“开工早,收工晚”;还有因为气候炎热患上皮肤病的,因为水土不服而腹泻腹痛的,大家都轻伤不下火线,没有一个人退缩,一直坚持在普查一线,直到普查工作圆满完成。

牛羊满山坡

普查工作中,大家在晚上的碰头会上总喜欢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这也许是所有普查人员的优点和长处,但负责茂租普查工作的同志因为是来自昭阳区乐居和旧圃两个坝区乡镇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大家除了交流这次普查中的经验和教训外,还站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角度来谈坝区扶贫与山区扶贫的不同感受。

仅以我们负责普查的白卡村和驻村帮扶的三棵树村作比较,就可看出茂租的镇村组干部、驻村工作队和挂包干部扶贫工作有很多的不易。

白卡村有国土面积23.6平方公里,有耕地4017亩,林地16961亩,距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距县城98公里,但山高坡陡,交通极不方便,平均海拔1800米,最低海拔许家坪子1000米左右,最高海拔山丫口约2700多米,主要种植玉米、洋芋等农作物和花椒等经济作物,全村共有22个村民小组,有农户684户2905人,其中贫困户就有337户1414人。

堆放整齐的柴垛

而三棵树距城5公里,国土面积3.6平方公里,耕地4300亩左右,海拔1900多米,有农户1710户6310人,有贫困户74户229人,主要农作物为稻谷、玉米、马铃薯,经济作物是水果碗豆,从两村的村情贫情可以看出,白卡是典型的山区村,地广人稀,贫困面较大,自然环境差,交通不便。这就比我们三棵树的帮扶工作任务更重,难度更大。据了解,该村帮扶单位是县财政局,除帮扶该村外,还要负责茂租的另外两个村,每位包保干部至少包保贫困户10户以上,若每走访一次贫困户,要行车近百公里的山路,还要走访不太集中的10多户贫困户,5年来的脱贫攻坚难度可想而知,而我们单位负责的三棵树村离昭通城较近,即使走路也最多只要一个小时,而且包保的户数也不多,加之三棵树的水、电、路、网、讯、医、教等基础设施完善,条件较好。再比较扶贫成效,让我们感受最深的是:围绕贫困户吃穿住医学和饮水等“两不愁三保障”等核心指标,白卡都解决得非常好。在白卡普查时,我们总要先看看住房、饮水,再看看厨房和卧室,从感性上了解贫困户的吃穿住等问题。当开口问现在的吃穿问题时,群众基本上都是一个声音:现在国家政策这么好,只要人勤快,吃穿问题早就不是问题了,只是好点差点的区别了。又问他们的住房是否得到政府补贴时,大多数都说全靠政府,让自己有了安全住房,即使遇到地震也不再提心吊胆了。当问到就医就学情况时,群众更是自豪地说,这更得感谢党和政府了,学生上学不但免了书学费,小学初中还有营养餐,读个技工院校还有雨露计划补贴,交个医保社保国家也有补贴,看个病住个院还有各种优惠政策,有这样的党,这样的政府,群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常言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白卡普查的日子里,尽管天气炎热,但一进村子,倒处是绿树成荫,流水潺潺,给人以清新凉爽的感觉,家家院内屋内都接通了自来水,村民们都说,这山上的水都吃了几辈人了,水质又好,水量也足,近几年靠着国家的扶贫政策,又把水管也接到了家门口,水龙头一拧,清凉甘甜的自来水让村民的生活方便了很多。现在进村道路虽然窄点,但基本上都硬化了,就连一些串户路也硬化了,再也不是从前那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景况了。

想起国家在完成脱贫攻坚后的未来发展规划,就是巩固提升和乡村振兴,但镇村组干部都信心十足,他们说,从大环境看,格巧高速已投入使用,都香高速即将建成,白鹤滩电站也将建成,茂租又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香蕉、菠萝、芒果等热带水果品质上乘,发展后劲很足,从小环境看,群众种植的花椒品质较好,且已形成了规模,光伏发电覆盖面广,群众受益较大,这些无不成为群众稳定脱贫、巩固提升的强大支撑。

到8月5日,我们脱贫攻坚普查工作已告一段落,进入了数据修正阶段,到8月10日,我们的普查已顺利通过省、市级验收。从总体上看,茂租的脱贫攻坚工作成效是明显的,对比我们在昭阳坝区这几年艰苦的扶贫工作,我们比这里的干部群众幸运多了,工作也轻松多了。通过普查,我们既学到了这里干部的吃苦耐劳和坚韧不拔,也学到了这里群众的较多的优良品质,这里的群众勤劳勇敢,上山种地不言辛苦,顶着炎炎烈日却无所畏惧,纯朴善良心系他人,房前屋后清洁卫生,柴堆草堆粪堆堆放有序整齐,心态乐观积极向上,遇到困难一句“淡化的”就能够轻易化解……这一切难道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优良品质吗?又何况不是我们这些扶贫队员开展扶智扶志教育的重要课题吗?

(昭阳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张国华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