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新闻

搬出大山进新居 幸福生活扬帆起

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20-03-16 11:12  作者:邱俊  责任编辑:虎伶俐

2019年,位于昭阳区北部的靖安镇旁,洒渔河畔,一座崭新的安置区拔地而起——云南昭通市昭阳区靖安新区,全国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承接昭阳、大关、永善、彝良、盐津、镇雄5县1区搬迁群众9256户40549人。如此庞大的搬迁体量,如何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呢?带着疑问,记者来到靖安新区进行走访。

贫困搬迁户王绍刚一家来自永善县大兴镇金沙村,夫妻俩都54岁了,家里还有三个儿子,大儿子王文飞刚毕业于红河学院,现在永善县一家教育培训机构从事培训工作。老二和老三是双胞胎,二儿子王文波原来在广东打工,老三王文超还在曲靖读职业学校。2020年1月5日,王绍刚举家搬迁到靖安新区滨江社区居住。

说起原来在老家的居住环境,老王深有感触,老王在老家有三十多亩土地,地虽不少可只出产玉米、马铃薯和红薯等传统农作物,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种出来的农作物卖不上价钱不说,受交通条件限制只能靠人背马驮往外销,所以哪怕是种出了东西也很难变现,一家五口人,就靠老王在工地上做点零工和妻子种地养猪勉强维持家庭开支。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老王想尽办法硬是把三个孩子拉扯长大。老王和妻子都是半文盲,但是始终坚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所以只要孩子能读书,哪怕再苦再累都会送孩子去读书。虽然以前二儿子外出打工,但大儿子和三儿子读书的开支让家里一度捉襟见肘。

2020年1月5日全家搬出大山来到靖安新区以后,老王家的生活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住条件和环境大大改善了,而老王也在新区洪家营小学建设工地当上了一名保安,每月有2700元工资。妻子倪朝会也可以经常在江夏吉之汇蔬菜基地大棚里打工,每天可以挣70元,只要有活干,她都会去干。二儿子王文波本来是要回广东打工的,正好新区江夏吉之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需要驾驶人员,考虑到家中有两个老人,又可以在家门口打工,他也留了下来,在吉之汇当上了一名驾驶员,每天可以挣到100元。三儿子王文超也利用假期和妈妈一起在新区吉之汇蔬菜基地大棚里打假期工补贴家用。搬到新区居住以后,虽然没有自己的地可以种了,猪也不能养了,甚至吃一棵葱都要靠买了,但是新区提供的各种就业机会让老王家的生活质量反而比以前更好了。

“以前住在老家每次赶集都要走四五个小时,天不亮就要出发,背点菜去卖,遇到人少卖不出去还得再背回家,现在搬到这里来交通方便多了,十多分钟就可以走到做工的地点。我现在在大棚里打工每天可以挣70到100块钱,家里的开支都有了着落。

感谢习主席的好政策让我们搬出了大山,过上了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美好生活。”女主人倪朝会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满心欢喜地告诉记者。

据了解,为解决好搬迁群众的就业问题,确保搬迁群众稳定增收脱贫,昭通靖安新区按照“近抓务工就业、远抓产业发展”的思路,对搬迁群众中16至45周岁的青壮年劳动力采取劳务输出的方式解决就业,对因家庭、身体、年龄等原因不能外出就业的群众,采取蔬菜基地解决一批、扶贫车间和新区物管吸纳一批、公益服务岗位兜底一批的方式,想尽千方百计帮助搬迁群众就业增收。

采访中,老王的大儿子王文飞告诉记者,他父亲一直以来都告诫他们,人不能懒,要勤快。自己现在虽然在永善干着教育培训工作,但是他还在积极策划着准备在新区租个门面干快递代理,既方便新区群众收寄快递,自己也有创业的机会。

的确如此,无论何时何地,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勤劳的人总是不会愁生计。祝愿老王一家和所有搬迁群众,不但人搬进新房,收入也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可以预见,搬迁群众美满幸福生活已经正式扬帆启航,未来的日子也必将更加美好!

(昭阳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邱俊)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