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专题
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20-01-20 10:23 作者:赵磊明 责任编辑:虎伶俐
11月26日上午,昭阳区旧圃镇三棵村阳光明媚,一片祥和,稻田里,一些群众正抓住晴好天气收获稻谷。我和旧圃镇检查组的一起到老刘家时,老刘带顶草帽,一个人在新房子里“打谷子”。伴随着电动打谷机唰唰唰的响声,一粒粒金黄的稻谷从稻穗上脱落下来,堆成了一个的谷堆,一派丰收景象。但由于室内堆满了稻谷,还有“打谷子”杨起的灰尘,室外满地稻草,看上去很杂乱,检查组的于是对老刘家给出了人居环境差的评价,要求进行整改。我和老刘都认为,当时环境确实不好,打完谷子就好了,都表示一定整改。
老刘家在旧圃镇三颗树村14组,今年65岁的他身体还算硬实,儿子去鲁甸打工后,家里的土地基本上都是他一个人耕种。2017年我接手挂钩帮扶他们家时,他们家已经在相关部门的帮扶下,修建起了180平米的两层砖房,住的问题解决了,“两不愁三保障”中住的保障就有了,接下来要重点解决的就是发展经济的问题。针对水果豌豆已经发展成为三棵树的重点产业的情况,我积极鼓励老刘在田里种水果豌豆。开始老刘说自己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苦不起了,想要放弃。我就跟他算细账,说耕地可以请拖拉机耕,点种时请几个人就行,三棵树村的浇灌用水又方便,成熟时逐步采收,虽然苦点累点,3亩田一季下来,也能有一万多的收入呢,并且种水果豌豆,其中的1.8亩农业部门还给种子、花费等补贴,不种的话,一样补贴都没有的。最终把老刘说动心了,3亩田全部种上了水果豌豆。人努力也多亏了天帮忙,这几年水果豌豆都获得了好收成。加上老刘的儿子去鲁甸一家公司打工,每月有3千多元的收入,家里的经济状况逐渐好了起来。
说实话,自从挂钩三棵树社区以来,我下乡走得最多的路就是去三棵树的路了。手机里存的照片,最多的也是扶贫方面的,要么是自己去扶贫的,要么是同事去扶贫的。镇检查组的指出了老刘家人居环境差后,我始终牵挂着,过两天我再去老刘家时,老刘已经把谷子打完了,连谷草也全部卖了,家里收拾干净了,我就在反馈情况时,上报为已经整改,环境卫生已变好。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老刘家在2017年底就脱贫出列了。但脱贫不脱政策,我就一直挂钩联系着他家。跟老刘接触的时间长了,我觉得老刘是很淳朴、很勤奋的一个人。有好几次我没打电话就下去,到了老刘家,才发现家里没人,打电话给老刘,他都是在地里劳动。特别是有一次,需要老刘签字按手印,时间要求又急,我只好打电话把老刘从地里喊回来。看着老刘扛着锄头匆忙赶回来的样子,我心里十分过意不去,觉得是影响了他的生产了。还有一次,由于要求我、镇上的帮扶干部、老刘我们三个人要一起照张相片,而当时老刘在城里住院,我只好把老刘从医院里接出来,拍完照后,再把他送回医院。到现在我也没搞懂为什么会需要留下那么一张照片,但在扶贫工作上,有什么要求我们都遵照执行。我认为,上面有什么要求肯定有自己的道理,作为最基层的挂钩帮扶人员,我们需要的是落实。正如区委领导说的,扶贫工作要脚踏实地,来不得半点马虎。
除了老刘家,我挂钩帮扶的还有三棵树社区14组的刘祥翱家,祥翱这个名字有点文人墨客的味道,我第一次看见就记住了他的名字。他年纪比我大两岁,我就喊他刘哥。查看资料时,发现他家是因病因残致贫,我就问刘哥那里有问题,他用手指了指耳朵,说耳朵很听不见。查看他的残疾证,才知道他是耳朵有问题、语言有障碍。刘哥的媳妇叫李朝翠,她的病更严重一些,是一级精神残疾,时好时坏的。好在他们家的两个孩子都已长大成人,大儿子快30岁了,在丽江那边的一家摄影工作室帮人处理照片,月收入有4000元左右;25岁的女儿在昭通一家私人企业帮助管理办公室,每月也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从我多次接触他们看来,两个孩子都很顾家。比如前一段时间,单位扶贫群里发的文件显示,她母亲李朝翠今年的医保钱还没有交,要求挂钩队员催一催,我就打电话给小刘,告诉她以前是国家减免了她妈妈的医保钱,今年提高标准了,除了国家减免的,多出的部分要自己交,其他方面可以节省一点,但医保的钱一定要交,特别是她妈妈那种情况。过了10多分钟,小刘就打电话来告诉我,已从手机上为她妈妈交了医保钱。她的回复,让我在那天晚上,睡得十分踏实。
刘哥、刘嫂都是非常勤劳、本分的人。只要不生病,他们的时间大多数是在地里。他们家只有1.8亩土地,由于地少,还租了别人的1亩多土地来耕种。一块稻田,春夏季种植水稻,冬季种水果豌豆,一年都不放了闲着。镇检查组到他家检查那天,他家刚好拆除了门前的老房子,泥土、瓦片等建筑垃圾堆了一门前,环境卫生自然也是十分差。看到门前的情况,我就跟刘哥出主意,说可以把拆除的老屋基地平整出来改造成一个菜园或者果园、花园,把居住的环境整美了,住着心情都要好些。再过几天去时,见刘哥在把土墙的泥土搬运到旁边的地里,一个人干得热火朝天 。想帮他挑几担泥土,但由于我做过手术,直接就不敢干重体力活,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说句实话,国家的扶贫政策对农村贫困群众来说,真的是太好了,出钱帮他们修建新房或者修缮加固老房,还安排扶贫工作人员从各方面进行帮扶。实实在在的帮扶,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前段时间,单位扶贫工作群里通知说,民政部门给了部分卡户每户500元,挂钩的“亲戚”最缺什么就购买什么,不能发成现金。经过征求意见和认真考虑,想到人活着,吃饭是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现在好的电饭煲不会粘锅,特别好用,为此,我决定给挂钩联系的两家“亲戚”买成电饭煲。在走了几家商店后,最终在百惠电器精品店为他们购买了苏泊尔牌的电饭煲,还购买了一个电磁炉。当我和同事送到老刘家时, 老刘十分高兴,也十分感动,他的眼里含着热泪,说了一句:“感谢党的好政策!”而当我们把电饭煲和电磁炉送给刘哥时,刘哥脸上露出了发自内心深处的开心笑容。他说:“农村也没有什么东西拿得出手,有几个鹅蛋,我拿来给你们。”吓得我赶紧说:“不要,不要。”转身一溜烟走了。
前段时间,我们单位集中为贫困户补“短板”,为没有门窗的群众安装了门窗,为室内没门的群众安装了门帘,大家为贫困群众做了很多事情,也得到了群众的好评。我和同事送衣服去给那个最“搅”的小仙仙时,真心的关怀把她感动得热泪盈眶。她抱了几个苹果出来,硬要塞在我们手里。而当同时小虎问她挂钩联系的刘“睡神”,对她的工作满不满意时,这个出了名的懒汉连声说“满意的、满意的。”要知道,3年前,我们特意在12点左右到村里,想着这个时候群众都在家里,方便工作,可在12点半到了刘“睡神”家,他还在睡觉呢,敲了门,等了20多分钟他才慢悠悠地起来。听群众说,刘“睡神”本来有媳妇的,还有一个小女孩,但由于他太懒惰,媳妇带着孩子跑了。但现在,通过大量的帮扶工作,刘“睡神”家也修建起了新砖房,村里还给他安排了个公益性岗位,工作是打扫村里的卫生,他也重新拾起了对美好生活的信心,整个人完全变了。我和小虎为他送去“脱贫光荣证”那天,在路上就遇见了他,他抗着把板锄,正要去参加村里组织的卫生大扫除,头发剪短了,人也精神多了。
前个周的一天晚上,躺在床上睡不着,想到天气冷了,加绒的长袖T恤又保暖又好穿,干脆给老刘和刘哥都买了一件。说干就干,我拿起手机就网购了两件。现在,衣服已经收到了,柔软而厚实,是我预想中的那种,抽个时间送给他们去吧。
时光荏苒,一转眼就挂钩帮扶了3年多。3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这期间的发生了很多事,都是一些小事,但有很多都值得回味。挂钩帮扶的路上,我只能陪他们走一程。我只希望时光温柔以待,让每一个贫困群众都能在今后的日子里,冷了有衣穿,饿了有饭吃,困了有床睡……
(昭阳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赵磊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