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18-10-26 16:22 作者:任天能 李洁 责任编辑:赵磊明
站在高处看苏家院镇,坝子里由三种基本颜色组成,那就是绿色的产业,白色的村庄,还有黄白色的道路。这道路把村庄串联起来,把产业串联起来,在整个苏家院形成了四通八达的路网,而且这路网已经达到了 “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四好农村路”目标,打通了苏家院镇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
四通八达的道路
“要想富,先修路”。近年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苏家院镇不断补齐交通基础设施短板,不断提升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水平,助力新时代乡村振兴。一是拓宽瓶颈路。苏家院镇对现有路面宽度3.5米及以下的通村通组公路进行摸排,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拓宽至4.5米以上。二是打通断头路,实现镇与镇、村与村之间无缝对接,实现互联互通。三是消除隐患路。加大道路安全隐患整治投入,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四是创建生态路,加强农村公路沿线绿化美化、净化,促进农村公路与沿线生态环境自然和谐,推进农村公路生态绿色发展。
仅2018年,苏家院镇就争取项目资金5000万元,在苏家院、迤那、双河等5个村续建、新建农村公路88公里,其中新建机耕路38公里,土地整理1万亩,投资近3000万元。截至目前,苏家院辖区公路里程已达到310公里,覆盖全镇5个村,直接受益群众43000余人。
苏家院镇通过健全组织机构,实行领导包片,部门、村组包段到路的工作机制,形成镇、部门、村、小组层层抓公路绿化养护的工作格局。落实公路管护人员,严格落实道路管养责任制,镇负责乡、村道的养护,和沿线群众签订管养合同,实行分段承包制,做到每条路、每个村、每个组都有专人负责管护工作。建立月月督查、周周巡查工作机制,通报考核情况,及时解决巡查中发现的问题。
目前,全镇5个村,每个村有10个公益性岗位的养护员,全镇共有61人参加养护,他们每天按路段负责保洁和道路的处突。另外,全镇还结合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把串户路按照“门前三包”实行划段包干,让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包道路干净、包沟渠畅通、包绿树成活。
山区道路
道路旁格桑花盛开
道路两旁绿树成荫
客运站一镜头
苏家院镇苏家院村支书蒋德龙说,以前的路全是土路,现在的乡村路全部都硬化成了水泥路。在对公路管理的过程中,相关单位配给了苏家院每个村10个公益性岗位的保洁员,另外每个村还有一个巡路员。苏家院村把路分段给每个保洁员,由巡路员对他们打考勤,月底兑现工资,村三委又对巡路员进行管理。现在路既然修好了,路灯也有了,绿化也有了,现在就要把它管好用好,为老百姓营造干净卫生的环境。
苏家院镇还积极争取上级下拨专项资金、整合项目资金,目前共投入210万元绿化资金,把公路绿化作为提升公路标准化建设和服务群众的重要内容,以公路两侧种植树木、花草为重点,坚持 “以点带面,示范带动,一路一树,一路一品”的公路绿化工程。
记者在凤苏路绿化5 公里的现场看到,绿化树以雪松、竹柳为主,以格桑花为辅,高矮结合,既可保持水土,又可形成一道亮丽风景线,保障车辆行车安全。在迤顺公路上,两边以雪松为主,以红叶石楠为辅,完成绿化 2.5 公里,种植树木1000株。据介绍,目前共完成凤苏、柳白、迤顺、顺官、苏迤等公路绿化25公里,绿化率达10.2 %,种植树苗11000株。
通过实施绿化、路肩培土和清理边坡、边沟等工作,苏家院镇营造出公路“畅、洁、绿、美、安”的效果,使农村公路绿化养护走向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确保公路的整体功能和服务水平提升。
目前,苏家院镇还启动了集农村客运、养护、交通执法、物流、电商、旅游、餐饮购物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多站合一”镇综合运输服务站建设,打通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今年,苏家院镇已经在苏家院村第10村民小组征了土地为“多站合一”使用,目前土地已征,进站道路已硬化,电子商务部公共服务站已经在已征土地上建设好并可投入使用。
苏家院副镇长孔斌说,苏家院镇抓住贫困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机会,第一是健全了组织机构;第二是党委政府强制推动;第三是整合资源,把贫困户聘为护路员。苏家院目前已经有60名护路员,能真正做到路畅村美。下一步,苏家院镇将抓住“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契机,完善苏家院的四好农村客运站,使它达到一站多用,通过“四好农村路”的建设,拉近党和群众之间的距离,使它真正成为致富路、信息路、产业路。
(编后语)农村公路是农村脱贫致富的基础保障,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是民心工程,也是脱贫工程。苏家院镇近几年的发展是靠“路”串起来的,老百姓看到的是路,脱贫攻坚依托的是路,投资商看到的也是路。苏家院将在最大限度激发“交通+”活力,让交通成为惠及民生、绿色发展、脱贫致富、创新社会治理方面的强大“引擎”,确保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奋力奔向致富大道。
(昭阳新闻融媒体记者 任天能 李洁)
视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