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18-06-15 15:36 作者:刘建忠 责任编辑:赵磊明
4月27日这天,68岁的老党员何德恩来到了昭阳区公安分局永丰派出所三甲警务室。老何是村里的义务治安巡逻员,他反映的是村民徐声兰和夏举多因秧田交界发生的一起纠纷。因为徐声兰是夏举多的大嫂,所以被夏举多打伤后的徐声兰一直没有报警。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民警李关林率辅警及时走访了两家的当事人。经过调解,双方重归于好,还在警务室合了影。
升级改造后的警务室
忙碌的警务室
象何德恩这样帮助警方收集线索的老党员还有很多。李关林告诉记者,这一现象得益于永丰派出所在三甲村推行的“党建+警务”工作模式。由于基层党组织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党员协助派出所开展群防群治工作抓得实,因此整个三甲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
永丰派出所所长邓树军告诉记者,为了开展好辖区治安管理工作,三甲警务室于年初进行了升级改造。改造升级后的警务室除了高标准完成统一的装修、安装了居民身份证自助领取机外,还安装了31个高清电子监控系统。应该说,这样的配置在昭阳区整个基层警务室建设中算得上走在前列了。但是困扰邓书军的不是硬件建设,而是有限的警力投入。作为正式民警的李关林刚刚调到三甲警务室,和他一起工作的只有三名辅警,这相对于常住人口1600多户5000余人的三甲村治安需求显得远远不足。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充分发挥三甲村总支部的作用,让党员带动群众一起参与治安防范,才能够弥补警力不足的“短板”,才是维护辖区社会治安的根本。于是,一个以群众为中心的“党建+警务”工作模式就此启动。
没想到,这一模式很快就得到了三甲村党总支部的支持。他们发动社区在家党员带领群众参与治安防范。一时间,8个村民小组16个社长、9个党支部139名共产党员在社区民警的指导下,分别由1名党员和10户村民代表组成了多个治安巡逻队,佩戴红袖章,走上街头,共同参与三甲村的治安管理和宣传。他们的行动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而与此同时,民警及辅警采取网上互动、网下走访的方式,进一步强化对社区的熟悉度,分步、依次对辖区党员、社长、贫困户、问题户、出租户、企事业单位等进行走访,发放警民联系卡,摸排社区各类重点人员情况,收集各类情报信息,筑起了一道道群防群治的辖区“安全网”。
4月21日,民警李关林很快就得到了老党员罗玉芬反映的一条线索:2017年6月3日,村民钟大昌骑助力车途遇村民岳仕英,相互打招呼时由于车速过快,将岳仕英挂翻,致使对方大腿骨折花去医疗费用14500元。因这笔费用迟迟得不到解决,钟大昌还被岳仕英上门用拐杖殴打致伤,花去2900元医疗费。为了避免矛盾升级,民警李关林立即召集双方当事人及村民小组长来到三甲警务室,大家通过拉家常、讲法律、摆程序、谈心声的方式,最后化干戈为玉帛,让两位村民握手言和。
5月3日下午2时许,民警李关林在入户走访时得知, 74岁的村民张国文老人有个儿子叫张大超,患有严重的精神病。发病期间,张国文曾被儿子打断过手臂,头部也曾被打伤。为了防治儿子发生更多意外,张国文将儿子用铁链锁了控制在家里一间小屋,自己给儿子送饭、送水、处理大小便,长期不让儿子出门。
了解到详细情况后,李关林一边从法律角度对张国文老人进行教育引导,一边协调昭通市精神卫生中心将张大超送医治疗,并按新农合规定为张大超减免了相关费用。张大超从枷锁中解放出来,同样从精神枷锁中释放出来的张国文老人被社区民警感动得老泪横流。
社区警务是一种“警察与居民共事型”警务模式,民警与居民接触越多,越更容易发现邻里乡间中的纠纷或矛盾,及时化解才可将治安工作做得更好。截至目前,该村发动组建党员加村民代表的义务巡逻队有5支,抓获现行盗窃犯罪嫌疑人1人,破获盗窃案件5件;调解矛盾纠纷15起,破获伤害案件2件。
社区警务工作是公安工作走群众路线的传统回归。三甲警务室推行的“党建+警务”工作模式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认可,也得到群众的肯定。大家都说,现在三甲村的偷盗现象少了,打架事件没了,邻里矛盾、土地纠纷、婚姻危机等困扰群众的问题都能够得到及时解决。
“下一步,我们将以三甲警务室为示范点,逐步向其他村组拓展‘党建+警务’模式,以警民融合维护社区平安,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谈到打算,所长邓书军信心满满。
(昭通日报记者 刘建忠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