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文化报 更新时间:2016-06-15 16:34 作者:胡克非 责任编辑:
6月初,由于连日遭受强降雨袭击,法国塞纳河水上涨,坐落在塞纳河畔的卢浮宫博物馆和奥赛博物馆3日闭馆,着手将地下藏品转移。如今,中国也进入了汛期,我们的博物馆是否有了充足的应对预案呢?
随着博物馆免费开放,我国全国各地博物馆参观人数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在实现社会服务功能的同时,也存在诸多安全风险。除暴雨洪水以外,地震、泥石流、火灾等自然灾害也同样会给博物馆带来安全问题。
“逢雨必淹”和“闭馆整顿”
说起汛期,西安半坡博物馆可谓苦主之一,据西安半坡博物馆党总支书记杨新弟介绍,自2004年以来,半坡博物馆曾多次遭暴雨“围城”,每到夏季的6、7、8月,凡遇暴雨,都会发生洪水倒灌博物馆院子的事件,少则一两次,多则三四次,积水最深曾达80厘米。据不完全统计,自2004年至今,西安半坡博物馆因洪水倒灌被淹已多达15次。
这样“悲催”主要原因是半坡博物馆所在区域,几乎是整个半坡地区地势最低洼的地方。再加之市政排水管网不发达,遇到暴雨被淹也就成了必然。半坡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想尽了办法,每年险情发生,家住附近的干部职工甚至部分家属都自发来到馆内参加防汛,为应对雨水倒灌,甚至发明了易于拆装的“拦水坝”。
无独有偶,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受特大暴雨,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的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被雨水迅速倒灌,馆内积水严重,一度危及文物库房的安全。经抢救虽度过险情,但于2012年7月闭馆后,至今未恢复开放。对于当时的情况,时任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馆长的白岩表示,发生雨水倒灌,主要原因是城市改造过程中的施工缺陷,导致市政排水管道不通畅。
由此可见防汛工作对于博物馆的重要性。点击首都博物馆官方网站,在主页正中便可以看到一则名为《首都博物馆为汛期安全已做好充分准备》的快讯,其中写道:为确保首都博物馆安全度过汛期,我馆进行了一系列工作安排部署。一方面,增加了汛期干部人员值班;另一方面,提前对避雷、用电设施进行检测,认真检查了建筑屋顶、周边及各出入口防雨防水情况,及时清理了排水管道,并补充沙袋、排水泵、吸水机、水桶、沙袋、塑料布、铁丝等防汛物资。此外,针对我馆防汛工作特点,将于近期组织防汛应急的主要人员进行防汛演练,为保障首博汛期安全做好充分准备。
博物馆安全隐患在哪里
博物馆是为大众提供学习、教育的欣赏场所,这个场所保藏以及展出的文物是否安全,无疑是博物馆工作者最需重视的问题。可对于博物馆来说,究竟哪些地方存在安全隐患?中央民族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副所长、人类学与博物馆学教授潘守永告诉记者,有很多上世纪90年代建设的博物馆,为了考虑将更多的空间留给观众,所以将地下室作为库房,由于在早期建设中没有严格的执行规范,很多博物馆的地下库房只做了地面和周围墙壁1米的防水,多年来经过管道老化包括一些渗漏,给博物馆文物的安全制造了隐患。
还有一些博物馆是利用古建筑改建而成,比如北京大钟寺博物馆。这样的博物馆从建筑本身来说就有隐患,比如木质结构的寺庙,怕火同时也怕白蚁,再加上电路老化,排水不畅,城区改造后城市道路抬升,使得其原有的排水体系无法承载短时间高强度的雨水。
由于有这样的问题,所以在新规划博物馆或者改扩建博物馆时就需要特别考虑一些问题,从选址到建筑设计都要严格按照博物馆相关的规范进行,比如严格进行防水建设,抗地震烈度必须达到8级。
与此同时,潘守永也表示,如今中国的博物馆建设,尤其是新馆建设已经和国际接轨,不管是外观还是内部结构,以及功能设计上,我们和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逐年缩小。
“中心库房”保安全
为进一步保障文物安全,国家文物局在《国家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地市级博物馆库房和区域文物中心库房建设,建立文物中心库房集中保管重要藏品制度”的目标,并要求“建立以国家一级博物馆为核心的博物馆专业协作网络,推进对中小型博物馆的连锁、代管和对民办博物馆的帮扶”。
由于我国博物馆的投资规模和保管条件受到所在城市行政级别和经济状况的影响,同样级别的文物受到的保管待遇可能会有较大差别。区域性中心库房的建设和使用,可以较好地改变这种简单粗放式的分散管理模式,推进以信息化、智能化为特点的集约式文物管理新模式。
2007年4月,四川省绵阳市博物馆按照国家标准建成区域性文物中心库房,采取“权属不变、无偿代管、提用方便、确保安全”的原则,对各区县保存环境较差的国有馆藏文物进行抢救性保护和集中代管,建成了全国首家“文物银行”,创造了全市3000多件珍贵文物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未受到损坏的奇迹。绵阳“文物银行”迄今已平稳运行9年。
可见,区域文物中心库房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文博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弥补一些早期建设中博物馆库房自身的短板造成的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