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雅昌艺术网 更新时间:2016-05-24 11:38 作者:刘爽 责任编辑:
导言:“户外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是国际性难题”,不久前的“胡武功事件”正是这一问题的影射。
2016年5月5日,中国网图片中心发帖《胡武功怒了 唐陵石人石马被“洗澡”》,当晚,腾讯等多家网站转发,此贴造成微信朋友圈爆棚,网友们纷纷指责文物部门“破坏文物”。5月6日上午,咸阳市旅游文物局立即做了相关声明,否认对唐建陵和唐崇陵墓石刻进行过任何的人为清洗,称“石刻变白”是户外露天存放石刻的一种自然保存状态,与这些年不断增大的“空气污染”、“自然风化”有关。
之后,著名摄影家胡武功通过法制晚报官网做了道歉。各大媒体也相继报道了此次事件的来龙去脉,报道中也有文物知识普及的相关内容。
事件已经过去,但是大众关于文物保护的盲点依然很多:文物越旧越好吗?是否有必要进行“清洗”?怎样是正确的保护方式?等问题,外行依然缺乏了解。
“很受伤”与“很痛心”
唐陵作为重要户外文物保护现场,文物部门做了大量辛苦工作,涉及很多科学严谨的方法和手段,却鲜有人了解和认同。对于“胡武功事件”造成的影响,文物部门专家表示“很受伤。”
而摄影家胡武功先生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关注拍摄唐陵石人石马,对这些千年文物有着极其深刻的情感,看到石人石马近年“渐变”,不再有历史感和文物感,误以为文物部门进行了“破坏性”保护,感到“愤怒”。其“愤怒”短时间点燃大众情绪,却最终是一场误解。对于文物知识的缺乏感到“很痛心”。
其实,民众们大多和胡先生一样,对于文物保护有很多认知盲点。“当然,这也是文物保护知识普及做的不够”,法门寺博物馆馆长姜捷说,“文物部门的研究成果基本发在内部的专业媒体上,社会上了解不够。很多专家们潜心工作,并没有把文物普及当做任务。诚然,我们也缺专业人员对外宣传普及。”
文物越旧越好?“洗白”是正确的吗?
面对同样一件表面地衣苔藓覆盖的千年石刻,“胡武功们”从锈迹斑斑中看到了历史的沧桑和艺术的感染力,因此激动和感怀;而文物保护专家们从锈迹斑斑中看到的却是由表层风化物形成的活动“病灶”,所以不安和着急。
纵使“修旧如旧”是文物保护的重要标准,但并不适合所有文物;不定期清理活动的表层风化物依然是科学的文保方法,因为石刻表面的文化层非常重要,必须减缓表层的风化。
尤其是唐陵这样的“户外不可移动文物”,千年来经受风吹雨淋、地震、环境变化等影响,不可能不产生安全问题和隐患。
陕西有18个帝陵,户外文物保护是工作的重点,是要给其他地方“提供经验和样本的”,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副院长马涛在文物部门工作了多年,并负责主持过唐陵项目的保护工作,对于户外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有着全面和系统的了解。他非常认真、详细地为记者讲述了唐陵保护的相关知识和问题。
“其实,我们进行的保护工作都是有非常严格的程序和规范的,尤其唐陵这样的重点文物现场,都必须经过详细调查研究,提交方案,经过大量专家论证和国家文物局的批复才能进行的。之前,我们是对三尊乾陵石刻表面风化物进行过一定程度的清洗,但是只有一尊是以去除石刻表面有害风化物为目的进行的示范工作,另外二尊则是在进行密集裂缝加固、表面防风化处理时,按工艺要求对表层风化物进行的清除,绝不是外界误解所说大规模 ‘洗白’。我们所做的保护工作都是用非常严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符合国际文物保护的理念、原则,符合我国古迹遗址保护准则的要求。”
以乾陵南门的石狮为例,原来两件都是旧感觉,但上面存在不少活动的、侵蚀石刻表层文化层的病灶,文物部门对其中一件进行了科学清理,另一件依然如旧,目前来看,清理后的石狮表层基本保持稳定,而未被清理的依然有病变加深可能。
上世纪90年代开始,陕西省文物局就开始了针对乾陵石刻保护的研究和实施工作:1993-94年,下拨经费约80万元进行南门司马道整治,对石刻进行了地基加固、石刻扶正等工作;并针对石刻的自然风化问题,拨款10万元科研经费,委托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开展了《乾陵石刻保护技术》研究,就石刻的保存环境与石刻状况、存在的主要病害问题,以及适宜的保护修复方法进行探索。
在课题研究的基础上,2001年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编制了《唐十八陵石刻保护修复方案》上报国家文物局,同年得到国家文物局的批准。
2004年4月至2009年3月,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原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陕西省考古所和乾陵博物馆等共同实施了三个唐陵石刻的保护修复项目。
唐陵石刻的病变类型和现状
“我们对唐陵的保护已经进行了乾陵、桥陵和顺陵三个。选择此三者并不以游客多寡为为标准,而是以石刻存留的完整度、文物价值、地理优势等作为参考。我们主要做的是石刻的考古调查、地基加固、修复和保护,以及石刻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至于大家所说的“洗白”,则是保护工作的极小部分。”马涛老师说。
唐陵建成于唐朝(公元618年―907年),以后各朝各代断断续续也设有一定的管理机构,但是历经1327年的自然、人为破坏,目前唐陵地面建筑已遭到严重破坏,大多已荡然无存,如今只留存了一批陵墓建筑遗址和大量珍贵的石刻。由于长期遭受着严重的自然风化和人为破坏,大部分石刻保存现状堪忧:表层物理、化学、生物风化明显,不少石刻有贯穿性裂隙发育;还有少量石刻半埋在地下、或歪斜、或断裂、或移动原位,长期未得到妥善保护。特别是近代以来,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唐陵石刻和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也在不断被周边农民的生活、生产活动所扰动、蚕食和破坏。
现在文物保护原则有两个:一个是保持原真性;第二是最小干预。专家认为景观文物主体和周边环境和原来最好是一样,出于保护也要最小干预,举个例子石刻只要稳定不倒就行了,不要做太多的干预,这是的原则;原真性要保持文物所有的信息,不要一会儿加这个,一会儿加那个,历史信息会被破坏。
比如一个唐陵有完整的形制,宋陵、明陵、清东陵、清西陵的形制都是从唐陵发端的,唐陵从献陵、昭陵开始奠定了中国帝王陵墓的形制,非常重要。我们要保护的并不仅仅是石人石马等石刻,而是整个石刻形制的完整性和大的历史和环境原貌。有人会问:千年文物放在野外,风吹雨淋造成伤害,为何不搬到室内、或者盖防护棚、或者向德国夏宫那样在外面加上一个保护箱。至少目前,这些保护方法可能会影响唐陵石刻的整体景观和原有风貌,尚不可行,文物工作者和医生一样,不定期给文物看病、治病,或者提前预防。“但是,这样所做的只是延缓风化破坏,并不是根治。”
基础保护措施和案例
唐陵石刻有500多件,陕文物部门目前进行了部分保护实施和案例。
第一步要进行考古调查,不是一两尊石刻要做,是要把陵墓石刻全部找到。马涛老师以顺陵为例讲述了考古调查。顺陵是武则天母亲杨氏之墓。这个墓很有意思,武则天当皇帝以前,是按王妃礼制修墓冢,包括石刻摆放的形制、规律、等级。武则天称帝后追填封其母主为“孝明高皇后”,将墓改为陵,称“顺陵”,又增加了很多大型石刻、瑞兽石刻。等武则天死后,她儿子登基以后可能将顺陵等级又降下来了,这样很多石刻就被毁了、埋了。但是我们作为保护,全部恢复出来了。所以考古学家可能会说目前陈放的这些石刻可能不是一个时期的东西,也不是一个形制等级的东西,现在全恢复出来不一定合适,这个我们虚心接受。但是我们认为不管是哪个时期的石刻都是珍贵文物,都希望大家好好地保护起来,展陈出来,让大家能够看到。因此保护唐陵石刻时,首先请我们的考古学家做考古调查,除了了解现存的石刻、还要能找到地底下埋藏的石刻,另外还要对这些石刻的保存环境进行整治,像淹没在农田里的石刻,底座比周边农田低,农地一浇水,底部可能泡在里面,这对文物保护也不利,所以还要对石刻周边环境进行整理,包括石刻的散水、石刻周围的缓冲地、绿化等。环境整治工作任务比较重,还有一些唐陵的石刻散落在农民的农田里、果园边、甚至房子旁,由于土地使用权限的问题和经费的原因,目前还有一些唐陵石刻的保护区,采取的是租借农民土地的方式,给他们钱,不再让种植土地,也是为了保护田地里的石刻。
唐陵石刻的文物保护工作难度很大,田野石刻还有被偷盗的风险,存在文物和人员安全的问题。现在基本都建有文管所,有一批热爱文物保护工作的专职或兼职文保员,兼职文保员补贴很低,全凭良心来干。好在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文保工作,唐十八陵现在也列入了“十三五”重点文物保护项目之中,未来唐陵石刻的保护状况肯定会有大的改善。
环境对于户外石刻的影响
顺陵有个大概有三四十吨重的石刻,法国人1909年照的图片和日本人1933年照的图片,我们在60、70年代做了一个保护范围,用铁栅栏围起来,这个石刻太珍贵了,说句实话,表面没有任何人进行过清洗。但是你看1909年,微生物活动比较多一些,现在少多了,这是空气污染的原因。马涛老师原来在环保所工作,了解苔藓是洁净空气的指示生物,空气越干净苔藓长得越多。
大型石刻的裂隙因为石头非常脆,乾陵大瓮仲4米高的头顶有很多条裂隙,原因可能跟夏天暴晒后再来场暴雨,石刻冷热骤变有关:文保专家做过实验,在气温是30度左右时,无字碑5米高部位石刻的表面温度测到50多度,最高测到54度,这种情况下要再来一场白雨会让这类石刻的石材炸裂(灰岩质),这都是自然环境因素影响导致。“我们看表面有裂隙,用超声波对石刻断层做层析检测,就跟做CT一样,存在裂缝、裂隙的这些部位,你看超声波速分布图上颜色不一样,强度明显不够了,有的断面看在内部裂缝甚至都贯通了,锚杆加固的时候用内窥镜塞进去看,也证实了内部裂隙发育严重,对裂缝裂隙都有非常科学的探测和研究。 ”
另外对石刻的保存环境也进行过系统监测,,原来在乾陵建过小气象站,做过一年四季的小气候监测、大气环境主要污染物监测等,现在在顺陵还建有可以实时、远程监测的文物保存环境监测系统,可以实时了解石刻环境中的温湿度、风速风向、降水量、表面温度、石刻沉降和裂隙变化情况,我们也想通过研究,把石刻的风化情况如地衣苔藓的活动情况、户外淋熔,以及所谓的“发白”等问题与保存很久进行关联,及时发现环境因素对石刻风化的影响原因,并进行预防性保护、控制。例如石锈也是一种与年代有关的历史痕迹,大部分石锈都没有问题,但一旦发现有石膏就不好了,因为石膏含结晶水,吸水后会有体积的膨胀,破坏石刻表层,而灰岩或称青石本身不含石膏中的硫元素,它一般只可能来自外界空气污染物,甚至酸雨的影响。
石刻保护的原则和成绩
现在都用科学保护方法进行。因为户外石刻可以选择的手段不多。改变环境很难,建棚子保护又不符合陵墓石刻的风貌。能不能考虑一些化学保护的办法,需要非常慎重。首先石刻都一千多年,保护材料才几十年,比如乾陵石狮子的清洗,石狮表面有很多地衣苔藓,是一种活动着的微生物,他们生长在石刻表面,对石刻的材料是一种破坏,首先是它们的根系对表层有物理破坏,第二,他们的代谢活动会分泌有机酸,对灰岩质石刻有一定的溶蚀破坏,我们的经验是地衣苔藓下步的石刻表面通常坑窝较明显。我们做了很多显微观察来研究乾陵石刻的围观风化特征,通过纤维观察可以看出:岩石剖面样的表层是非常疏松的风化物组成的,还有叶绿素一样的绿色的东西,说明是一种微生物,一种风化物,不是包浆,如果这一层继续发展,慢慢这一层就没有了,所以考虑到这个我们想怎么能够减缓这个表层的破坏,因为会让石刻的文化层消失。第二表面这层风化物是活动的,跟微生物混合在一起,我们也想能不能有一种方法终止它,国际上也是常用的方法就是可以用一种清理的办法,当然这个清理要有适度,不能太重。我们也是用的是最简单的物理的方法就进行清除,用酒精先进行处理,酒精能使地衣苔藓脱水,有助于杀灭,酒精处理之后再进行表层风化物清除,这个清除我们也是非常的慎重,以水蒸气、毛刷子为主。虽然方法很成熟,国内外文保界也都认可。只是处于慎重,只对乾陵南门西石狮做了表层风化物清除示范。
“但是在陵墓石刻,特别是陕西唐陵做我们也是第一次示范这种保护方法,所以我们只做了一尊。而且我们一开始就说是希望做一个示范,原因是考虑到我们的传统审美观,要兼顾到一般游客、观众和文物保护专家的审美要求,了解观众或者是专家对这个保护效果的适应情况,广泛听取专家公众的意见,可为我们以后积累经验,哪一种更合适,也不是说专家这次提出来的,我们也一直有这种想法,大家认不认可这种做法,所以我们以清理为目的做这一尊,别的陵墓都没做。”
唐石刻保护项目做了四年,04-08年,做了大量的前期调查、研究和实施工作: 考古勘探调查新发现了石刻21件(含残块);对50余件石刻进行了地基加固、扶正、残损补配修复;另外整治石刻保存环境约6000平方米,包括建排水沟、挡土墙,是一个系统、综合的石刻保护工作,而不是说我们只是清洗石刻。陵墓石刻是陵园的一部分,有位置组合和陵园的文化意义,现在不少石刻的存放位置被改变了,数量也减少了。所以我们的保护不仅仅是对现存地面的保护修复,更应该从陵墓整体的形制出发,同事考虑石刻遗存的位置、组合、环境等,在对石刻的个体保护和修复的基础上开展整个陵园的石刻和环境保护工作。
结束语:我国的文物保护工作是建国后才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改革开放后文物保护的理念和技术才得到了真正的发展。人们对于文物保护的认知有很多盲点可以理解,随着时代进步,关注文物的“胡武功们”必将会越来越多,文物保护知识的普及也必将会成为趋势。在专家和关注者的集体注视下,文明的声音将会更加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