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更新时间:2016-04-12 11:16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
历经战火、天灾、虫噬,这批碑拓仍完整地保存下来。一次偶然机会,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在彭州博物馆的库房里发现了这批珍贵碑拓,遂将其整理成集,并辅以释文。
抗战烽火
自幼接受传统文化熏陶
李子元回忆,父亲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推崇儒家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
军纪严明
所到之处深受百姓爱戴
抢救文物
自费拓印碑刻抢送回川
天灾来袭
文博人员冒险转运 383件碑拓躲过一劫
彭县图书馆收到这批碑拓后,将其妥善保管。然而,这批碑拓的命运并没有从此安稳下来。
文革时期,许多文物、古迹遭到严重破坏。为了将碑拓保存下来,当时人们顶住压力,将碑拓偷偷藏了起来,由此幸免于难。
然而,因为时代的原因等种种因素,碑拓一直被放置在历史的角落,默默无闻。随后,碑拓几经辗转,最后被彭州博物馆放置在库房保管。
2008年,汶川大地震,彭州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据彭州博物馆肖副馆长介绍,5月12日当天,他们正在各处遗迹做文物普查,顷刻间地动山摇,所有文博工作者像条件反射一般奔回博物馆。地下余震不断,工作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对库房和展厅内的多种金银器、陶瓷等大量文物进行了妥善转移。这383件碑拓就是其中之一。
专家观点
部分碑文从未见诸于世
文学书法镌刻研究价值极高
“其一,墓志中上层人物的墓志居多,可以弥补史传的不足,展示风土人情,供学术研究;其二,墓志集文学与书法、镌刻为一体,从书法史的角度来看,这些碑拓的书法造诣是相当高的,展示了书法从西晋的隶书至唐代楷书的过渡演变过程,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脉络,为当代书法创作提供了养料;其三,可以纠正一些历史谬误之处。”
传承保护文化碑拓重新问世
在刘雨茂看来,从这批碑拓近80年的历险中,他感受最深的是川人对于文物传承与保护的担当。
“时隔70多年,无论是战争中的川军将领,还是地震中的文博工作者,川人都表现出了极大的文化传承意识和保护责任。”刘雨茂说,这些碑拓不仅展示了西晋以来的书法造诣,更见证了一代爱国将领对文物的重视与保护,见证了历史的变迁,“现在将其付印并辅以释文,也是将文化传承发扬。”
文物价值
据了解,为了将383件碑拓编订成集,专家们花费了大量精力撰写释文。
人物资料
1937年出川抗日,为四十七军一七八师师长。1944年升任四十七军军长,同年9月升任二十二集团军副总司令。
1946年1月,他从河南郑州请病假回家治病至解放。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员,1954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