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昭阳

上海日军慰安所“海乃家”旧址拆除途中被叫停

来源:中国文化报  更新时间:2016-03-02 09:43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

 


    2月27日一早,上海市虹口区公平路上的公平里弄堂内,不少市民自发来到日军慰安所“海乃家”旧址参观并拍照留念。自公平里旧区改造项目被曝将拆除慰安所旧址后,引发网络和媒体普遍关注和热议。记者最新获得的消息是,该区域的拆迁工作目前已被叫停。虹口区文化管理部门对于“海乃家”的保护论证工作已正式展开。

事件源于2月22日上午,上海著名作家陈丹燕在朋友圈中发出一张老式里弄照片,称“虹口区正在拆除日军慰安所‘海乃家’旧址,不应该”。消息甫出,舆论哗然,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普遍不满。“海乃家”旧址在虹口区公平里,目前住有200多位居民。去年11月10日是虹口区实施旧区改造项目首日实施,就有94.21%的签约率。有关方面此前强调,“海乃家”既不是文保建筑,也不在历史性建筑登记名单上,所以按正常程序向有关部门报备后纳入旧改范围,规划用作附近中学扩建和市政道路。

据专家介绍,上海目前经确认的慰安所共有166个,其中虹口区就有30多个,“海乃家”便是其中之一。这栋房子建于20世纪20年代,房主是一位广东籍的纺织厂老板。“八一三”事变爆发后,房主逃亡,房屋被侵华日本海军占领,并移交给日本军官坂下熊藏。1939年,装修后的“海乃家”以高级慰安所的面目正式经营。当时慰安所里有“慰安妇”40余人,其中中国“慰安妇”20多人,均为日军在中国俘掠的平民。“海乃家”直至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才告关闭。1944年至1945年到上海协助其父经营“海乃家”的华公平(中文名),1991年10月重返上海并确认了“海乃家”旧址,发现其房间与40年代相比几乎没有变化。回到日本后,他写下了《从军慰安所“海乃家”的故事》,并向新闻界公开了他所知道的慰安所种种内幕和罪行。可以说,这是一处结构完整、保存完好、史实明晰的慰安所遗址。

“海乃家”旧址的去留一直存在争议。近10年来,上海遗址保护话题受到社会各界关注。此前便有不少专家学者呼吁把“海乃家”保存下来,认为其有纪念警示意义。但也有人持有异议,认为日军慰安所大多设立在中国,旧址数量多,不可能每处都予以保护。因为争议太大,“海乃家”最终未被纳入保护名单。据悉,同样位于虹口区的“大一沙龙”旧址,也是日本海军指定开设的特别慰安所之一,其存在时间从1931年至1945年,既是日军在亚洲设立的第一个慰安所,也是世界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日军慰安所,故已被列入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登录点,不能随便拆除。

目前,“海乃家”的拆除工作已被叫停,其去留问题还有待相关专家学者的评估结果。华东师大历史学系教授陈江表示,历史建筑能否拆除,国家和地方自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海乃家”目前不在文保建筑之列,拆除可能并不违法。问题是,上海的保护建筑是一批批被发现、认定的,今天未被认定的,未必没有保护价值。在法律法规之外,恐怕还有一个历史文化的责任意识。当务之急是对“海乃家”进行缜密的论证评估,充分听取各方意见,作出无愧于历史的正确选择。虹口区文化主管部门称,他们将在考证“海乃家”的历史价值之后再决定“海乃家”的去留,并在今后形成一个慰安所旧址的保护标准与规范。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