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昭阳

稻盛和夫:与中国心与心的交流

来源:日经新闻  更新时间:2015-10-13 16:53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

 

稻盛和夫:现在日本和中国的关系非常艰难。应该如何面对这一问题呢?长期以来,我一直都在与中国的企业家保持心与心相互接触的交流。基于这些经验,我抱有某种信心。
我从微不足道的中小企业开始建业,至今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烦恼,在这个过程中,我开始认真思考究竟应该怎样度过人生。结果得出了属于我自己的思想和哲学,汇总成书。幸运的是得到不少人的关注,例如名为《活法》的书在日本销售了超过110万册。这部书也在中国出版,销售了150万册。

不仅仅是书,我还展开了由中小企业的企业家们参加的学习组织―“盛和塾”,而且发展到了美国和巴西。中国的各位得知这种情况后,很多人也邀请我一定要到中国办盛和塾,希望能直接听我讲解经营哲学和人生哲学。这大概是10年前的事情了。

记得当时到了中国当地之后,有1000~2000名企业家聚在一起,一片热烈景象。加上有许多日本盛和塾的塾生企业家们陪我一起访问中国,出人意料地形成了日中企业家共同参加的“大合唱”。除了我本人向大家发表讲话之外,中国的企业家们也以“我根据稻盛先生的经营哲学,一直坚持这样经营”为主题讲述自己的经验,同时,日本的塾生企业家也会发表自己的经营经验。参加者们花费一天时间认真倾听这些发言。

最近将在中国浙江举办“稻盛和夫经营哲学杭州报告会”,我将出席。这次似乎也会有2000人左右的参会者。在这之前的两次报告会分别是在成都和重庆举行的。无论在哪里,我都受到了热烈欢迎,并且感受到参会者们强烈的学习意愿。

中国有阿里巴巴这样知名的互联网企业。该公司总部就在杭州,其创始人马云先生表示如果这次我为了盛和塾而来杭州,他希望和我会面并一起吃午餐,我也非常希望见见马云。数年前,中国最大家电企业海尔创始人张瑞敏也曾邀请我访问海尔,他说 “我们正在学习稻盛先生的经营哲学,希望您来指点一下高层员工”,于是我去了海尔。此外,通信设备企业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先生如果到日本,也会来看我。

尽管受尖阁诸岛(中国名:钓鱼岛)等问题影响,中国政府对日本的态度变得强硬,但是中国的企业家还是一如既往地热情欢迎我。我想这大概是因为我不图回报、一贯坚持并呼吁的理念引起了中国企业家的共鸣。

拥有广袤领土和众多人口的中国在第2次世界大战后也走上了苦难的道路。由于经济上极度贫困,政府用谦虚的精神在共产主义下努力重建祖国。但是经济迅速发展后,中国政府变得自信,正因为有过遭列强侵略的痛苦经历,所以选择了使国家变得更加强大的方向。再加上中华思想的觉醒,中国政府对外的态度变得强硬起来。

在这种趋势下,受邓小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带动,中国人开始更加活跃地开展经济活动。由于原本就是颇具经商潜质的民族,所以很多人取得了成功。

在欲望的驱动下努力奋斗就一定能获得财富。中国企业家原本以为争做有钱人过上奢华生活后,不仅经济上会变得富足,人生也会愈发充实。但是冷静下来后却意识到忽略了一点,那就是这会造成精神上的空虚。

我想中国的企业家们先是意识到了这一点,然后又接触到我的“经营并非单纯地在欲望的驱动下积累财富就可以。以正确生活态度为核心的哲学也不可或缺”的观点,于是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即使是靠着利己的欲望取得了成功,日后也一定会被欲望蒙蔽双眼而失败。到了一定阶段后,必须要有利他精神,也就是厚待他人、爱护他人、帮助他人的精神。这样才能获得平衡”。听了我的话,我想企业家们感受到了内心的平静。


二战时日本标榜军国主义,但是在此之前大和民族是一个温和有礼、以和为贵的民族。如果在中日关系中能展现出日本人本来的美德就好了。或许有日本人会说这样软弱只会让对方利用,但是我觉得即使被利用也没有关系。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有必要探讨集体自卫权等安保对策,但是还有其他更应该做的事。

现在正是应该努力向中国传达日本人的德(在中国称为仁)的时候。我认为这种美德会受到很多中国人的欢迎,态度强硬的中国政府也会逐渐产生尊敬之意。尽管辛苦,但是82岁高龄的我仍然不图回报地呼吁人类的“善”,而我也因此而得到了中国企业家满满的好意。我坚信这就是打破中日关系僵局的突破口。

稻盛和夫:1932年出生于日本鹿儿岛市。曾就职于绝缘体企业,1959年创建京都陶瓷(现称:京瓷),1984年创建第二电电企画(现称:KDDI)。曾领导日本航空完成经营重建,目前属于日本经济界灵魂性人物。但稻盛和夫在年轻的时候,升学和就业屡屡遭受失败,做什么都显得不得志。后来借助不懈的努力开辟了道路。创办的经营学习组织“盛和塾”约有8000名企业家参加。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