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昭阳

游百病

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13-06-26 15:25  作者:夏至  责任编辑:

 

夏至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不一而足。民间大多认同为纪念大诗人屈原。

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很多地方有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

我的家乡昭通地处内陆,没有什么大江大河,自然没有龙舟竞渡的壮观场景,但也吃粽子、吃包子、喝雄黄酒。还有一大习俗就是游百病。起初我以为仅只我的家乡昭通有此风俗,但上网一查,原来贵州也盛行,四川及其他不少地方也有此习俗。

在昭通,每当小孩贪玩,回家晚了,当母亲的总会笑骂一句:“给是游百病去了,现在才回来?”可见游百病在乡人心中的地位。端午这天人们都要放下繁重的农事,男女老幼皆穿新衣,相互邀约翻山越岭四处游玩。午后,路上山上到处都是游百病的人群,大家游走在山野田间或挖草药,或摘野果,笑语欢颜,快乐非常。晚上回家或分享甜蜜的野果,或将花草和水煮开洗澡。老年人认为端午节这天,百草皆是药,在郊外游走,可以驱除疾病,意思是欲将人体的各种病痛“丢”在山野,一年四季健康通泰。在游玩过程中采些千里光、野菊花、车前草、夏枯草之类的草药,拿回家煮上一大锅药汤,给小孩子洗澡、给老人泡脚,防病去邪,功效极佳。人们戏称为“拈花惹草”过端午。

少年时代,每年端午节上山游百病是雷打不动的固定节目。每当端午节这天,如遇周末,我便会急不可耐草草吃毕午饭,缠着父亲快快出发;若是上学期间,下午放学的铃声一响,我就如同脱缰野马,飞奔回家扔下书包,抓起几个包子就往山上跑。

昭通的农历五月适逢盛夏,草木葳蕤、景色怡人。但对我最具诱惑力的是山野间遍地甜蜜诱人的野果。此时节,栽秧果熟了,满枝满树鲜红如火;野草莓甜了,遍地胖乎乎,白生生,甜蜜蜜的野草莓夸张的煽动着你食欲;黑泡儿(泡,音平,一种多年生藤本植物,藤上密布尖刺)黑了,一串串,一坨坨,俏皮的引诱着你惊喜的目光……但要想采食到最好最甜的野果,还需几分机智和敏捷。有心计的小伙伴往往会偷偷准备一个小竹篮,或是小布袋挎在脖间,一上山就直奔事先侦察好的目的地,双手左右开弓,边采便装,采毕再坐下来慢慢品尝。而我则性急异常,边采边往嘴里塞,不一会儿就肚儿溜圆,两眼翻白,再也吃不下,又无器具可装,只好眼睁睁看着别人欢呼雀跃采摘胜利果实。

父亲游百病则忙着挖草药。他常挖的草药不外乎翻白叶、鸡棒腿、马蹄细辛等等。挖药的父亲身背竹篓,手握尖嘴锄,目光专注,唯恐一味药材从他眼前溜掉。每挖起一株,父亲随手一扬,药材就乖乖进了背篓,这一技艺常常令我叹服不已。因为我屡屡尝试,均告失败。晚上回到家,父亲就将满娄草药倒在地上,分门别类分拣开来。比如鸡棒腿等用来煮骨头汤;风灯草、翻白叶等则熬水给我们洗澡。鸡棒腿、马蹄细辛、星宿草、半边钱熬骨头汤,在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确实是一道难得的美味。父亲把几味草药洗尽,放入熬烂的老猪脚骨头汤里,须臾间带着一股中药味的浓香便满屋子弥漫开来,令人馋涎欲滴,刚端上桌,父母没吃到几筷就被我们几兄弟风卷残云一般,一扫而光。也许是由于鸡棒腿、马蹄细辛等的滋补,还有风灯草、翻白叶为我们祛病除邪,曾经因营养不良而黄皮寡瘦的我们居然极少生病,为父母省了不少心。

自从在外求学、工作后,便很少再有机会去老家的大陡坡、漆树湾湾、蚂蟥沟、冷卡等山坡上游百病了。随着时光的推移,农村社会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青壮年纷纷远走他乡,打工挣钱,只剩下孤苦无助的留守老人和思爹盼娘的留守儿童,曾经热闹纷繁的村庄渐渐成了空壳村,一片沉寂。端午节的山野间更是人迹寥落,寂寞异常,满坡满野疯长的野草灌木将孩子们趋之若鹜的野果吞噬殆尽。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