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12-02-02 10:31 作者:周远清 责任编辑:
出门在外,最有意思的是特定环境里的专用语言,幽默诙谐,亦庄亦谐令人捧腹。
停车唱歌。大家坐了几个小时的车,不少人都在睡觉,师傅把车停在路边上,迷迷瞪瞪的我们睁开眼睛,只听见导游说,大家醒醒,唱歌了,唱歌了。唱什么歌?有人懂,有人不懂,懂不懂都一窝蜂下车往厕所里跑。唱歌,常外出旅游的人都知道,那是上厕所的代名词。不懂的人说,唱什么歌呀,这里又没有KTV?原来解手叫唱歌,这就是特定环境里的习惯用语。很直白地叫师傅停车说要上厕所,有人觉得不大雅观,创造出这样一个词来代替,觉得很有意思。
听人讲一个故事,说是爷爷带孙子去赴宴,怕孙子吃饭时闹着要拉屎拉尿,恐有不妥,就说,你等下要上厕所,就说要唱歌,我就带你出去。那孙子当真吃了一会席就说要唱歌,爷爷便带他去厕所。晚上睡觉至半夜,孙子被尿急醒了,对爷爷说,我要唱歌。爷爷说,半夜三更唱什么歌?估计爷爷早忘记白天说的话了。孙子还是一个劲地嚷嚷要唱歌。爷爷说,那行,你小声点,对着我的耳朵轻轻唱……
本来,吃喝拉撒睡,人之常情,谁也不能免俗。上厕所解手,似乎难以启齿,是不雅之事,说成唱歌也可理解。一个解手的地方叫法就不断变化,原来叫茅坑、茅厕,后叫厕所,再演变成卫生间,现在好了,叫洗手间,多雅啊。古人把大小便称之为更衣、出恭,后说是大小便,或者方便,现在演变为解手,有的干脆说一号,避免了尴尬。
我和著名作家夏天敏出差去曲靖,在珠江源,老作家郝正治送我们一本《充军云南》的书,书中主要讲的就是明朝大移民的一些人和事。随便一个借口,官府都会把一些官员、士绅、商人,甚至农民作为囚犯充军边地。他说到一个细节,明朝、永乐年间,大量的人从内地移民到边疆,比如云南、贵州。为防止那些移民逃跑,官兵把所有的人拴成一长串,一人动全体都在动。有人想大小便,就说,报告官爷,我要拉屎或拉尿。押送的士兵只好解开绑手的绳子,让人家去方便。时间长了,便免了许多废话,直接说“我要解手”。“解手”一词由此而来。
如果你问人家厕所在哪里,就显得你没文化。据说台湾叫厕所为“化妆间”,有点莫名其妙,仔细一想,也难为台湾人了,进厕所,痛快淋漓,卸下负担,洗洗手,一身轻松,也算是化一回妆了。当然,这个高雅的名字,估计是女士起的。
伸手要钱。导游说,你们出门记住四个字:伸手要钱。只要记住这四个字一切问题就解决了。我们一车人七嘴八舌说,开口就是钱,你们旅行社当然除了钱,别的就不认得了。那个导游久经沙场见怪不怪,听惯了这些讥讽的语调。笑笑说,误解,完全是误解。各位有所不知,此“身手药钱”非彼“伸手要钱”。身,是身份证;手,是手机;药,自然是常用药;钱,无疑是钱包。这几样是出门不可缺少的,我说的没错吧?我们哈哈大笑,原来如此,当然没错,而且很有道理,高度概括,言简意赅。
身份证是证明一个人身份的证件,乘机、住宿、参观必不可少。这些年,出门安检严格多了,不少参观的地方都要一一检查,人与身份证是否对应。有了身份证,错一个字还很麻烦,我就出过一个洋相,我的身份证在办理时被派出所的打错一个字,把“远”字误写为“运”字,要改就费时费力,又不是我的错,人家还振振有词说要请示领导批准才能改过来。改正那个字是个漫长的日子,眼看外出时间不等人了,只得拿着那个错了的身份证匆匆出门。当时还告诉导游,身份证办错了,请提前买机票时加以说明。机票是买了,可在昆明乘机过安检时人家就不认账,把我挡到一边晾着,看着单位里的人都一个个过了安检,往登机口走去,我慌得满头大汗,无计可施,站在一边干着急。后经反复核对、请示,人、证对比,才勉强过了安检。到登机口时,那个航班的人都早登机了,我心急火燎上了飞机,长长地喘了一口气:这讨厌的错身份证,怪我吗?
一个乡党委书记说到一件事,他曾带十多名村干部到北京旅游,其中一个村支书带了一假一真两个身份证,也不知那个老兄怎么搞得,上飞机安检时,两个身份证装在一起,居然把假的那个拿给人家验证。结果可想而知,他被扣押三个多小时。领导费了很多口舌,打了不少电话证明,方才得以脱身。磨蹭了半天,书记和他都上不了飞机,费了两张机票,装了一肚子的气。
出门通个信息报平安,或是有工作、业务需要联系。做领导的还要听汇报,安排工作。在谈恋爱的免不了发几条信息黏糊黏糊,这手机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人吃五谷杂粮难免有个三病两痛,出门在外水土不服,拉稀、感冒、食欲不振,等等,随身带上几样常用药,以免临时抓瞎。钱,更不消说,走步路要钱,上厕所要钱,吃饭睡觉要钱,不少景点还变着法子收钱,导游随时领你去买珠宝、衣物、手机、相机、电器,包括什么洋货。没有钱,一切都免谈。俗话说,一分钱憋死英雄汉,就是这个道理。
(周远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