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11-09-14 12:16 作者:陈剑宁 责任编辑: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为了加速现代化建设,更有效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党中央作出了对广大党政干部进行正规化教育的决定。各级党校培训干部如火如荼。
昭通地区也和全国各地一样,各部门中还未取得大中专学历的党政干部纷纷报考党校,或函授或脱产、半脱产进党校系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文化知识等。为了促进教学,中共昭通地委随即决定把地委党校从原距昭通市内近30里的绿荫塘搬迁到原昭通县小北门的县委招待所,即如今的市委党校内。当时昭通地委党校开办了电大班、电教班、函授班、中专班等各种层次的学历班,600平米左右的地委党校内学员云集,大家都抱着一种扎扎实实地来党校学习理论,学习文化知识的决心。虽然当时正处于搬迁,校舍简陋、住房紧张,有的教师连办公的地方和宿舍也没有,但教师们精神焕发,兢兢业业地教,学员们勤勤恳恳地学,连续几年全省电大班、电教班学员入学考和学年学科期末考试都名列全省前矛,得到了社会和各级相关部门的赞誉。当时地委党校聚集着一批高考改革后刚从大学毕业分配到地委党校搞教学的大学生,学员中也有一批文化素质较好、热爱文学创作的党政干部。课余黄昏、节假休闲时,他们都会聚集在一起,畅谈祖国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秀美山川的壮丽,写诗、写散文、写小说、写时评,抒发自己心中的感受。地委党校领导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现象。为了活跃学校文化学术气氛,支持教师、学员们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促进党校语文课教学,给来自四面八方的学员们创造一个互相交流的平台和发表文学作品的园地,党校把爱好文学创作的教师、学员组织起来,开展有意义的活动,立即得到教师们的响应。随后昭通地委党校“山之声”文学社应运而生,不定期活动。众多语文教师、文学青年纷纷参加,入会人员有数十人之多。大家在一起切磋技艺,交谈心得体会,写文章,抒发豪情。文学社随后决定出版一份不定期的16开的文学小报《山之声》,面向全省全国党校系统内部交换发行。地委党校领导当即表态支持,并同意支付全部印刷费用。
记得1985年12月隆冬的一天下午,昭通坝子北风刺骨,冰雪交融,昭通地委党校几位年青的语文教师汇集在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里。围着熊熊的炉火,大家情绪激奋、气宇轩昂,一致推举副校长张泰富老师为《山之声》主编,校长刘顺良老师为顾问,陈剑宁、铁云峰、曹先林、侯勇为副主编。大家都拿出了有一定水平质量的作品,马上编排好了,就送交昭通地区印刷厂印制。1986年元旦的那一天,一份凝结着全校领导教师学员心血,散发着油墨清香的《山之声》就迎着新年的钟声诞生了。当时老师们、学员们喜悦、激励的心情无法言表。当大家精心地把报纸装进信封寄到全国各地后,想不到反响异常的好。各地的赞扬来信不断寄来,更加坚定了大家办好《山之声》的决心。随后,昭通师专的“野草”文学社一些热爱文学创作的青年、东川市委党校喜欢写作的教师也向《山之声》编辑部寄来了文稿,老山前线一些浴血奋战的解放军战士也把用自己生命写成的一些诗文寄给了《山之声》编辑部。《山之声》编辑部把他们的来稿来信视为珍宝,安排在一版头条显要的位置发表。一时,《山之声》小报成了联结老山前线解放军战士、昭通文学青年、外地文学创作青年相互交流创作心得的园地、发表文学作品的平台。
《山之声》文学小报正式以《山之声》为刊名,以发表文学作品为主,共办了七期,后因学校理论教育的需要在其基础上改成《昭通党校报》,以发表理论学习心得为主。但《山之声》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学栏目继续保留着,一直办到20期,共发表文学作品170余篇,一些好作品至今令人称道。如张泰富的《母爱意识》、陈剑宁的《继父》、铁云峰的《走进春天》、周友亮的《秋祭》、曹先林的《假如我是条河流》、雷平阳的《乌蒙高原》、唐静宁的《小雨中的回忆》等等。这些文学作品立意高远、感情真挚,赢得了社会广泛的好评,至今仍在社会上流传。1986年1月30日,中共安徽省合肥市委党校夏昭老师来信评价《山之声》:“她是一张好报纸,是党校报刊之林中的一朵鲜花。”中共浙江省金华市委党校郑振乾同志来信说:“《山之声》是时代的产物,是社会主义文艺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她必然成长壮大。”如今近30年过去了,不少文艺界、文学界喜爱文学的同志写文章时还提到她,记得她。当年曾在《山之声》上发表作品的一些党政干部、教师、文学青年,如今有的已成为国家机关重要部门的领导、昭通社科界的专家、昭通市委党校教学力量的中坚,乃至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的文学新秀。
相信随着岁月的流失、历史的推进,《山之声》的回声将越来越清新、越来越动听……
(陈剑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