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16-11-01 09:56 作者:杨连刚 责任编辑:
区政协副主席、区农业局局长 杨连刚
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并且表示这个梦“一定能实现”。“中国梦”的核心为“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也就是:到20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和20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 周年时,逐步并最终顺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体表现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途径是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施手段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最广大人民在农村,发展现代农业是繁荣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对于促进农民致富奔小康、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缩小城乡差别、实现最广大农民的中国梦有着重要意义。现在,“中国梦”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前进发展的一股强大精神力量,成为了老百姓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中国人民步入了一个追逐梦想的新时代。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民以食为天”,农业稳才能天下平安。一直以来,农业在国计民生中的基础性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正所谓农业不举,百业不兴。历代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农业生产,毛泽东同志早在1934 年曾提出要把农业生产放在根据地“经济建设工作的第一位;”“农业工作是农村中压倒一切的工作”;邓小平同志指出:“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在中国只有做好农业,才能稳定社会、政治,才能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江泽民同志指出“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稳,天下稳。”;胡锦涛同志指出“树立科学发展观 支持保护农业不动摇”、“农业是安天下的战略产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等,他们深刻诠释了“三农”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因素。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我国农业生产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粮食产量由1949 年的2000 多亿斤,不断迈上新台阶,2012 年达11791 亿斤,增长近5 倍。60 多年来,在人口由5 亿增长到13 亿的情况下,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由200 公斤增加到400 多公斤,2012 年达到435 公斤。棉油糖、肉蛋奶、果菜鱼等农产品稳定发展,油料、蔬菜、水果、肉类、禽蛋和水产品等产量多年稳居世界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昭阳区农业农村经济得到了蓬勃发展,2014 年实现农、牧、渔业总产值38.37 亿元,比1978 年的0.4698 亿元增加37.9002 亿元,增长80.67 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 年的72 元发展到2014年的5449 元,增长74.68 倍。昭阳区已经成为全国粮食生产大县和全国生猪调出大县。自2006 年起,我国不再接受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的粮食援助,而且我国还逐步成为重要的粮食援助捐赠国。我国用不到世界9% 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 的人口,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共产党用实际行动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人的这一重大问题。这些成就表明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实有了质的飞越。可见,实现中国梦,离不开现代农业的发展。
目前,昭阳区发展现代农业的挑战主要体现在: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科技支撑不强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业稳产增产的基础整体上还不够牢固;随着农民大量进城务工,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在加快,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问题日益凸显;虽然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发展,但小规模经营粗放型经验仍占大多数,劳动生产率不高;虽然昭阳区是全国种粮大县和生猪调出大县,但区域比较优势还未充分发挥,农业产业链条不完整,市场竞争力不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总体上看,我国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灌溉用水、化肥、农药等投入的有效利用率都比较低,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资源,而且造成了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另外,农业生产成本提高速度也很快,农业面临着成本抬升和资源环境约束强化的挑战。”
但是,昭阳区现代农业的发展却迎来了较好的机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进入21 新世纪,党中央、国务院不断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在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对种粮农民进行补贴,对主要粮食品种实行保护价收购政策,农业科技投入不断增大,自上世纪90 年代后期以后,我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求由长期短缺转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基本格局,农业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农业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收入不断提要讲话精神思想理论成果汇编高,农村居民家庭生活逐步进入电气化、信息化时代,农业增长方式实现了从数量增长到质量和效益并重增长的转变。十七大首次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就事关“三农”改革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和方向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新举措,为新阶段做好“三农”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在2013 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让农业强起来、让农村美起来、让农民富起来,是一个立意高远、内涵丰富的宏大命题,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三农”中国梦的实现。在十八大报告中,有关农业发展的诸多论述,比如“促进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等,既深刻阐述了“三农中国梦”的深刻内涵,也让人们看到了中国探寻新型“三农”发展道路的曙光,正是这一思想的确立,中央连续十二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现代农业的发展,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庄园的意见》、《关于加快山地牧业跨越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家庭农场的意见》等政策,市委、市政府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和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兴产业、强基础、构和谐的总要求,提出了继续深入实施“11335”发展思路;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把“三农”工作摆到重中之重位置,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昭阳现代农业得到加快发展,农村面貌不断变化,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区委、区政府印发了《昭阳区2015 年农业农村工作实施意见》、《昭阳区关于发展现代农业庄园、园区及家庭农场实施意见》、《昭阳区关于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实施意见》,这些《意见》的出台是实现昭阳区现代农业中国梦跨越式发展的羽翼。
要实现昭阳区现代农业的“中国梦”,就必须打破过去那种消耗型、粗放型的农业发展模式,要建立绿色的、致富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生态农业,依靠现代农业技术来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按照习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的:“化解挑战,必须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要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培养新型农民,加快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使之成为现代农业的推动力量。”要求。
一是要把农业生产支持服务体系建设与耕地保护、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等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土地流转到哪里,开发治理推进到哪里,生产支持服务体系就建设到哪里,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提高现代农业生产生产水平,节约劳动成本,示范引领和带动职业农民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让老百姓奔小康;二是切实把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与发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等紧密结合起来,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实施效果;三是切实抓好“昭龙生态产业示范带”建设,按规划方案抓好落实,千方百计增加农业收入,千方百计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四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广农村适用技术,以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基地农业、园区农业、品牌农业为重点,用3-5 年时间把昭阳区建成高原生态特色农产品供应基地、高效率现代农业生产培训基地和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园区;五是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在美丽乡村建设上迈出新步伐,实现山水田园一幅;六是要充分发挥农业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努力推进昭龙生态示范带建设,重点抓好“一圈两带三中心”建设;七是大力发展庄园农业、家庭农业。产业布局更加科学化,农业产业结构更趋合理化,在三年内建成20 个现代农业杨园、100 个现代家庭农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可靠,实现农产品品牌效应,确保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八是进一步完善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业疫病防控体系、农村经济运行体系。到2020 年,实现农牧渔业总产值77.78 亿元,年均增长12.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008 元,年均增长10%。
“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从事农业工作的同志们,“中国梦”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号角已经吹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指日可待。我们要只争朝夕、不辱使命,为实现中国梦,为实现昭阳现代化农业的跨越式发展奉献自己的一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