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昭阳信息网 更新时间:2016-10-20 09:18 作者:欧文光 责任编辑:
人民政府副区长 欧文光
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结合云南在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对云南的发展提出了希望。他指出,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疆,是我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重要大通道,随着我国实施“一带一”战略,云南将从边缘地区和“末梢”变为开放前沿和辐射中心,发展潜力大,发展空间广;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云南更好地发展。要以“四个全面”引领各项工作,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路子来,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这一要求更加进一步为云南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云南的各项工作要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云南篇章,主动融合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成为“示范区排头兵和辐射中心”。
一、进一步领会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从理论主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展动力(全面深化改革的论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的五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防军队建设、国际关系和外交战略、党的建设、科学的思想方法)等进行了系统学习,充分把握了习总书记治国理论的方法思路,这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 ;贯穿着历史担当意识,贯穿着真挚为民情怀,贯穿着务实思想作风,贯穿着科学思想方法。特别是习总书记关于“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深刻回答了我国现阶段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了党的重大战略思想与时俱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围绕这一发展目标,就要全面深化改革,协调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用改革保障经济社会的发展。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政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实现全民建成小康社会,就必须从严治党;全民的从严治党,为法治和改革提供组织保障、领导保障和政治保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然要求。
把握好“四个全面”的结合点、平衡点、着力点,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改革与法治等重大关系,是对各级干部治理能力、忠诚和智慧的考验。
为此,省委、省政府做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闯出跨越式发展路子的决定,要求:
一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统一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
二是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在更高起点上谋划和推动云南跨越式发展,具体就是一要完善发展思路,坚持又好又快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坚持可持续发展,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生存之基,发展之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包容性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区域协调、民族团结、共同富裕。二要明确发展目标,围绕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三个定位,创新发展路径,突出“四个全面”,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促进五化同步发展,扎实推进关键领域重点突破,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工夫,在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上下工夫,推动产业结构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为此,要加快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进服务业提速发展,在创新驱动上下工夫,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局面。要营造创新驱动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统筹科学创新、制度创新、开放创新的有机结合与协调发展,激发民营经济创新创业活力。在深化改革上下工夫,为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改革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改革相关领域的体制机制。要在扩大开放上下工夫,努力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构建开政合作平台,加快开政合作载体建设,强化合作机制建设,深化经贸人文交流合作。要着力加快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培育区域经济增长点。要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提升,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稳定粮食生产能力。要着力推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化建设,要把民族工作放在全局中谋划,切实加强民族宗教工作,建设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三是在全面从严治党上下工夫,为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要切实抓好思想政治建设,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引导党管干部加强党性和道德修养,坚定理念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深入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做到下基层、接地气、摸实情、办实事、解难题,始终保持敢于涉险滩,敢于破藩篱,敢于担当责任的闯劲,确保习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省委这一文件,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基础上,为云南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从严治党等进行的又一战略部署。这一部署从14 个大的方面、49 个具体方向上为云南全面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讲话,推进云南跨越式发展提出了思想和纲领,明确了工作的方向和目标。凝聚了干部的思想,统一了全省干部的行动,为全面实现中国梦的云南篇章奠定了基础。
二、对发展机遇与挑战的思考和认识
面对总书记的希望,云南面临着机遇与挑战。随着2008 年世界经济的衰退,中国经济和云南经济都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前所未有的历史时期。对这一历史时期的认识,习总书记提出了新常态这一概念。2014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粗放型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在这个大逻辑的背景,说明当前我国正处于体制转轨、机制转换、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中国经济正面临近年来少有的错综复杂的局面,呈现出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陈腐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阶段性特征,对这个阶段性特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明确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九大趋势性变化,即:
(一)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性消费渐成主流。
(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
(三)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发生了转化高水平引进术,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
(四)新兴产业、服务业、小微企业作用更凸显,生产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将形成产业组织新特征。
(五)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裕人口减少,要素规模驱动力强,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
(六)市场竞争逐步转向质量型和差异性为主的竞争。
(七)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提到了更加重要的目标上来。
(八)既要全面化解过剩产能,也要未来发展方向。
(九)经济风险总体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将持续一段时间。
以上九个方面的判断就是当前经济社会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这一总体趋势说明:
(一)经济发展速度必然放缓。
(二)原有的发展动力弱化或不足,新的动力能否形成。
(三)过去发展中留下来的矛盾日益暴露。
(四)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导致企业竞争力下降。
(五)传统企业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面对这一挑战,李克强总理强调:中国经济要实现“双中高”必须要用好市场和政府这“两只手”。开启双引擎,一是打造新引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民智民力,二是要改造传统引擎,在新常态下,我们面临六大机遇。
一是人口城镇化,城镇化进程将创造巨大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要。
二是消费升级将创造公共服务,消费服务和生产性服务的巨大发展空间。
三是环保意识的增强将创造绿色低碳经济机遇。
四是产业高端化过程中,会对冲经济下行的压力。
五是社会信息化,将促进节能减排,提升产品竞争。
六是产品经营的国际化将为发展赢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新常态下的经济既有机遇又有挑战,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要求我们振奋精神,努力而为,在改变现有的陈旧的思维方式上下工夫,努力学习提高认识新知识、了解新知识,使用新知识上全面提升改造自己的学习、思维工作,以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我们要以新的思维去迎接每天新升的太阳的阳光的心态去迎接挑战,开创机遇,以此作为地方政府的主抓经济工作的一关,必须将思维和认识紧紧结合到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布置上来,深刻准确把握省委的工作要求,充分认识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大趋势、大走向,认真梳理县域经济发展的特色,将县域经济放到国家大的宏观经济背景中去,挖掘地方经济发展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特色优势和周边地区进行比较研究,以自身特色为基础,结合新常态下的发展思路和机遇扶持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经营服务,从而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在做大做强县域经济的过程中,要高度关注地方政府在新常态下的市场秩序重构。
当前,地方政府对经济活动的行政干预过多,往往直接进入微观经济活动中,充当了市场的竞争主体,造成政府越信,职能交叉、重叠,职能划分不清,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乱管,往往打乱了正常的经济活动,而放弃了政府的服务功能,造成了一些公共领域的现象,进而造成盲目投资,重复投资,破坏环境,破坏资源的恶性后果,直接造成了低水平、低效益、高成本、高污染、高耗能的三高两低产业大量涌现,加剧了产能过剩,恶化了生态环境,增加了地方债务,割裂了全国统一市场。这样的政府行为,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扰乱了市场,让企业走上了地方保护的魔咒而失去竞争能力。因此,在县域经济发展,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中,必须加大政府行为机制、体制的改革,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充分发挥作用,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和决定作用,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思想和眼光来看待县域经济,走出县域经济是县级经济的误区,走出县域经济是干部经济的误区,走出县域经济是全能经济的误区;更加强化政府的服务功能,让市场的事由市场来决定,企业的事由企业来主导,政府搭平台,提供工信服务的良好环境,扶持新兴的优势产业促进环境的优美,提供创业的平台,发展地方特色优势的现代农业和以信息化为辅助的现代服务。
昭阳区作为国家乌蒙山片区扶贫攻坚的核心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过度开发,人口密度大,科学技术力量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尚未萌芽,要在新的经济转型过程中,和云南一道实现同步奔小康,任务尤为艰巨。我将以这次学习为契机,将党校老师传授的思维方式、知识眼光、理论修养、为人做事的要求贯穿到今后的工作中去,努力为昭阳区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