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求是》 更新时间:2016-07-04 11:00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党作为一个有8800多万名党员、440多万个党组织的党,作为一个在有着13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党,党的建设关系重大、牵动全局。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这是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握的基本规律。”认真学习贯彻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回顾党的历史,总结党的建设经验,对于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谱写党的事业新篇章,具有重要意义。
一、95年来党的建设的宝贵经验
纵观党的历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关键在于党始终高度重视自身建设,坚持不懈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始终成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95年来党的建设经验非常丰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努力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这是我们党的鲜明特征和独特优势。1929年,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的原则,找到了一条在农民占人口大多数的国家建设工人阶级先锋队的路径。通过延安整风运动,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破除了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错误倾向,提高了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改革开放新时期,坚持思想建党不放松,大力推进理论武装和理论创新,成功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从思想上建设党的问题,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想建党,提出坚定理想信念、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之“钙”;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共产党员要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理论武装取得新的显著成效,广大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有了新的提高。95年来,正是由于有了强有力的思想建设,我们党才能始终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才具有带领人民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95年来,党始终坚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无论是土地革命时期组织农会,抗日战争时期组织游击队、武工队,还是改革开放之初推行“大包干”责任制,还是今天大力倡导“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我们党始终放手发动群众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始终把自己当作实现群众利益的工具,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利益作为最根本的价值追求。党的历史证明,我们党只有紧紧依靠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才能获得无穷的力量,实现党肩负的历史使命。
坚持民主集中制,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始终保持党的团结统一。我们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我们党坚持不懈地丰富发展民主集中制的理论和实践。通过贯彻民主集中制,把全党乃至全社会的智慧集中起来,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符合人民利益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处理各级领导班子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形成共识,同心协力,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正确解决党内矛盾,妥善处理意见分歧,凝聚全党意志,形成强大合力;最大限度调动全体党员和广大群众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实践证明,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发展壮大、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
始终坚持广纳群贤,把全社会的优秀分子吸引和凝聚到党内来。我们党是由中国最优秀分子组成的。经过严格考验,把全社会优秀分子吸纳到党内来,并通过党这个大熔炉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和各方面素质,是党不断发展壮大、保持先进性和战斗力的重要前提,也体现了党的博大胸怀。延安时期,我们党克服组织建设中的“关门主义”和“唯成份论”,坚持“重表现”,敞开大门发展党员,特别是发展知识分子和青年入党,党员人数迅速增长,素质显著提高,为党领导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新时期,吸收新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入党,极大增强了党的代表性和凝聚力,壮大了党的力量。实践证明,政以才治、党以才兴。只有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基础上,广纳天下英才而用之,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现党的奋斗目标才有坚实的组织基础。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持改进作风、严惩腐败。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改进作风、严惩腐败,是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从建党之初起,我们党就高度重视按照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标准严格要求和管理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党的一大确立了严格的入党条件,二大提出了严格的纪律和保证纪律执行的严格措施,“三湾改编”创造性地提出把“支部建在连上”。在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斗争中,我们党形成并发扬三大作风等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前夕,提出“两个务必”;改革开放以来,党牢牢把握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不断增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作风建设入手,全面推进从严治党,深入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坚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实践证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根本保证,是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根本保证,必须把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贯彻到党的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
二、运用历史经验,进一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新的形势、新的使命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建的重要论述,充分运用95年来党的建设的宝贵经验,将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引向深入。
一要紧紧围绕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要按照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切实加强能力建设,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使党始终成为带领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心骨;健全完善各级党组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制度机制;提高各级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处理事务的能力;提高各级党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化解群众矛盾、依法管理基层事务的能力,始终把广大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二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全面从严治党最根本的价值追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充分调动群众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竭诚为群众谋福祉、解难题;紧贴时代脉搏,倾听群众呼声,把解决群众最急、最盼的问题作为党的重要工作;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最重要标准;增强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本领,在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实践中赢得群众信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三要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同向发力、同时发力。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全面从严治党的一条重要的规律性认识。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对全党来说,要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的培养锻炼,抓好党章党规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补足精神上的“钙”。抓好廉洁自律准则和党内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的贯彻执行,使制度成为铁规矩、硬约束,成为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对党的各级组织来说,要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让中央的部署要求在基层落地生根。认真总结提炼干部群众在实践中的创新创造,把鲜活的经验用规章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对广大党员来说,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境界,踏踏实实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同时,要带好家风、管好子女,做执行党纪国法的模范。
四要坚持从严管理与激发活力相得益彰,努力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是要管好干部。必须把高标准、严要求落实到干部教育培养、考核评价、选拔任用、管理监督的各个环节。要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把干部管理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解决好,在换届中监督检验干部、用好干部,真正把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满腔热忱关心干部,在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为敢于亮剑者担当、为勇于改革者担当、为无私奉献者担当,激励广大干部奋发向上、奋发有为、奋勇争先。建立容错机制,对那些勇于负责、敢闯敢试的干部,即使在工作中有一些失误,只要是“为公”而不“谋私”,组织上就要充分理解和信任,多激励、少指责,为敢于干事者撑腰鼓劲,最大限度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五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每一个基层组织,打牢党的执政根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对基层贪腐以及执法不公等问题认真纠正和严肃查处,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让群众更多感受到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果。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坚强战斗堡垒,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干部的骨干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团结带领群众完成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任务;健全完善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制度,促进党组织党建工作目标落实到位,建立治难转后和帮扶关爱机制,不让一个党组织落后,不让一个党员掉队。
六要严肃党的纪律和规矩,严格党内政治生活,打赢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场攻坚战、持久战。要保持党的十八大以来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劲头不放松,乘势而上,乘胜追击,不断积累成果。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织密扎牢纪律之网。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原则性和战斗性,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坚决落实党内政治生活等各项制度。驰而不息抓好反腐败斗争,努力实现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日常监督管理,把监督执纪问责做深做细做实,把苗头性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