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务政务

三招儿应对高温津贴落实不到位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16-06-24 08:39  作者:卢俊宇  责任编辑:

 

新华网卢俊宇

近日,全国各地陆续进入高温季,不少地区连续出现高于35摄氏度的天气。“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已制定高温津贴标准,但发放名目、标准等差异很大。一些中小企业的高温津贴仍是“纸上清凉”,有的企业违规以防暑饮料充抵高温津贴。(新华社6月20日电)

据报道,目前全国大多数地区明确了津贴发放标准,本月全国范围内也将开展用工单位遵守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法律法规情况专项检查,高温津贴发放情况被列入其中。应该说,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对高温津贴发放都十分重视,并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硬杠杠”有了,但落实不到位,相当于一张“空头支票”。年年都在呼吁按时发放高温津贴,可年年都有问题曝光。这说明,政策落实光靠呼吁、靠一些企业“良心”发现,是很无力的。当呼吁无用和企业自觉度不够时,使用一些“实招”、“硬招”就很有必要了。

第一招:立法+普法

破解高温津贴发放落实难,需要尽快将其写入《劳动法》等法规,上升到法律层面,使其变成一种刚性约束。同时,执法部门要强化监督和执法力度,把发放高温津贴的“执行底线”划得更加精准。高温周期内,气象台每月提供当地属于高温天气的日期,作为企业发放高温津贴的依据。

另外,相关部门要强化宣传引导,让务工人员明确自己的合法权利,敢于维权。比如利用公共LED屏幕、手机短信、微信等广泛宣传,让群众了解这项津贴的发放标准、流程等等。

第二招:专项检查,鼓励举报

相关专项检查不能流于形式,也不能搞“闭门检查”,必须让检查过程公开透明,接受公众监督。哪些违规企业受到怎样的查处,须有“下回分解”,给社会一个交代。

也有专家建议,专项检查能否变成常态监管,例如将高温津贴纳入工资的设计中,不发津贴视为克扣工资,追究涉事企业的法律责任。

另外,各地政府要设立举报电话,强化监督。开通匿名举报电话或者网络平台,让广大劳工们有便利的渠道维护自身利益。

第三招:加大惩罚力度

惩处方面的欠缺,使得用人单位违法成本较低,对高温津贴背后的劳动者权益缺乏敬畏。对那些长期不按规定发放高温津贴的企业,要加大处罚力度。

不少地区也出台了相应的惩罚措施,但鲜有一家企业因不发高温津贴受罚。有关部门的检查只打雷不下雨,并不触及用人单位的切身利益,后者自然不会太拿高温津贴当回事。所以很有必要“杀鸡给猴看”,可以用一些实在的典型案例震慑一下。

说实话,高温津贴并没有多少,而且也根本无法与高温工作者的辛劳成正比。也许在很多企业眼里,它是可有可无的小事。但在劳动者眼里,如果这点涉及自身利益的“小事”得到了切实解决,他们必会由衷地感受到政府部门和企业对自己的爱心与理解,想必他们会用更无怨无悔的劳动去回报。

真心期望,高温补贴不再成为明年炎炎夏日里的关注话题。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