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16-05-10 17:19 作者:卢俊宇 责任编辑:
新华网记者卢俊宇
深圳警方日前通报称,深圳南山一名24岁女性2日晚搭乘一辆网约车后被司机抢劫并杀害。滴滴公司证实,受害者当时乘坐的是滴滴平台的顺风车,司机潘某使用真实身份证、驾驶证和行驶证在顺风车平台注册,但案发时使用的一张临时伪造的牌照。目前,犯罪嫌疑人潘某已被抓捕归案。(新华网北京5月5日电)
作为互联网+、分享经济的产物,网约车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催生了收入可观的网约车司机群体,更让消费者在享受各种“补贴”的阳光雨露中为新经济、新模式的发展拍掌叫好。但硬币的另一面是,目前,网约车司机侵犯乘客人身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
据悉,诞生至今仍未获得“出生证”的网约车行业将在5月迎来期盼已久的“专车新政”。公众都在猜测:新政能否实现在加强监督与管理的同时,给大众带来便捷优质的乘车体验?
从最初的“高端出行方式”“月入数万的职业”到如今安全问题凸显、收入大不如前,“网约车”在乘客和司机中的口碑经历了过山车式的下滑。“虽然快车、顺风车、优步等价格便宜,但对这些车和司机心里没底”是诸多用户对网约车“又爱又怕”的原因。
其实,让网约车变得“很美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也不是那么难。
首先,简单认为网约车不安全,失之偏颇。不能因为发生涉嫌杀害乘客一案,取消了网约车,不能因为有人不再用网约车而“谈网约车色变”。若以传统出租车为参照,不少网约车平台的准入门槛不高。但同时也应看到,网约车司机在上岗前必须提供身份证、驾驶证、银行卡号以及手机号等个人信息,在现代社会这些其实已经能构成较强的约束。尤其是在大数据环境下,网约车平台可以即时捕捉车辆行动路线信息,实时“锁定”车辆地点。相对的是,出租车上的犯罪率也并非为零。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则表示,“既然是专车新政,就应该体现在鼓励私家车做专车这种分享经济模式,而非循规蹈矩地限制分享经济发展。”
因此,相关监管部门不能动辄一棍子打死,挫败新生事物的革新精神,尤其是当这种创新符合历史发展潮流、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时,相关部门更要允许闯、允许试。
其次,当务之急是加强对网约车司机和车辆的审核和监管,提高司机和车辆进入网约车服务的“双门槛”。
对于网约车平台而言,要想把共享经济的生意做长久,就必须想方设法排除安全隐患,让约车出行成为“享受”而非“冒险”。
平台越大,责任越大。网约车行业和相关企业应该爱惜自己的品牌。想用户之所想,忧用户之所忧,把保障乘客安全的工作做好,用完善的制度防止不法分子混进司机队伍,靠优质服务和安全保障赢得用户的口碑和信任,比任何广告都管用。
最后,依托科技手段,跟踪监控驾驶员的驾驶行为、行驶线路等信息,杜绝人车不符、绕路行驶等异常状况发生。也可以建立日常培训和奖惩机制、信用系统,及时掌握驾驶员的身心状况、工作状态。而这一系列制度措施,都离不开企业与监管部门的密切合作、责任落实。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对于即将出台的新政,让网约车“安全行驶”,充分发挥好网约这一快捷通道之优势,才是“王道”。至于网约车定位,应该由市场说了算。新政的重点应该牢牢放在监管执行,保证市场有序竞争,让网约车能够真正切中分享经济的内核,因为供给侧改革的要义就是打破旧经济模式,用创新和效率重构新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