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务政务

新任政协新闻发言人首秀 从容“应考”“四件宝”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16-03-04 15:41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

 

3月2日,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一层新闻发布厅举行。图为会议新闻发言人王国庆。新华网/中国政府网 陈竞超 摄

新华网北京3月3日电(记者 卢俊宇)每年全国两会的政协发布会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不仅因为政协新闻发言人是“打头阵”率先面对中外记者,还因为发布会从来不乏“刁钻敏感”的提问和经典回答。2日,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首场新闻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召开,王国庆作为中国第14位政协发言人首次亮相。本次发布会虽然并未出现预期的“爆点”,但全程可以感受到作为一名“老媒体人”,王国庆在迎接“媒体大考”的那份从容与淡定。

敏感问题坚决表态

正如王国庆在此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不怕敏感问题。在昨天面对记者提出的经济增速、中央政府对港政策、南海军事化等几大敏感问题时,王国庆的坚决表态,展现了中国坚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更加积极的大国姿态。

当记者提问,中国经济今年能否保持中高速增长?,他用“肯定”二字回答上述问题,并引用了网络流行词“气质”巧妙比喻。他说,去年中国经济增速尽管有所放缓,但是放在全球这个坐标系上看,可能用“鹤立鸡群”很恰当,而且总体“气质”仍然很好。

发布会上,有香港记者提到了今年春节期间香港发生的旺角暴乱,并提问中央政府对香港的政策是否会发生变化,王国庆义正言辞地表示,“我们反对少数人采取违法甚至暴力手段妄图搞乱香港,破坏内地和香港的合作和交流。”

在记者问到南海军事化方面的问题时,王国庆的回答软中带硬,“南海应该成为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南海问题不应该成为个别国家用来遏制中国发展的借口和工具,这一点是很明确的。”

社会话题辩证回答

面对记者提问的社会各界关注的社会话题时,王国庆的回答充分运用辩证思维,对社会舆论进行了有效地“纠偏”。

有记者针对公务员等“离职潮”现象提问他的看法,他首先表示对媒体报道用“离职潮”不赞同,然后从人才本身和用人单位两个方面去阐述了什么才是健康的人才观。有记者很尖锐的质问,雾霾治理何时才能取得实质性成效?王国庆首先用权威数据证明总体情况正在变好,但他同时表示,铁腕治污既要有火烧眉毛的紧迫感,更要有“积跬步,至千里”的理性和耐心。治理雾霾是一场持久战,更是一场人民战争。

讲故事恰到好处

在现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王国庆两次用“讲故事”来回答问题。

面对“中国人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的问题,王国庆援引了一个100多年前的故事。他介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在当今美国的汉学研究领域里面是赫赫有名的,但是很少人知道东亚系的前身是由一位名为“Dean Lung”(丁龙)的华人劳工建议、并且捐款建立的,这个来自广东的劳工把一生几乎所有的积蓄――12000美元都捐给了哥伦比亚大学,要求在该校设立汉学教育,让美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这个故事令我很感动。”王国庆说,“时至今日,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特别是发展、变化中的中国,仍然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在提及“精准扶贫”时,王国庆说:“我又要讲一个故事了。”他介绍,在我国部分高寒、干旱农牧区有一种寄生虫病叫“包虫病”,对所在地区的民众健康和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影响。为此,去年全国政协就包虫病防治组织委员进行了专题调研。委员们深入到牧区,和牧民同吃同饮,到家里、到医院看望病人,当地的干部群众都十分感动。“只有深入的调研,才能摸到实实在在的情况。调研回来以后,委员们提出的意见建议被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他认为,人民政协在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面大有可为。

王国庆用讲故事串起的首次亮相也在媒体中引起热烈反响。幸运抢到现场提问机会的大公报记者李理在会后对王国庆的回答“点赞”。“王国庆是老新闻人了,他很懂得怎样用简洁的语言去传达丰富的内容,从而满足媒体的需求。”他说。

自信开放接受监督

政协委员履职“冷热不均”的现象一直以来都备受公众关注。在最后回答环节记者对此提出质疑,王国庆回应,《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履职工作规则(试行)》已经审议通过,其中对委员履职的内容、履职的方式、履职保障、履职管理都作出了规定。同时,他代表全国政协释放出满满的自信, “我们诚恳地欢迎记者朋友和广大人民群众监督。”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