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务政务

如何让奥数课不再成为孩子们的集体“噩梦”?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15-08-18 16:22  作者:王莹  责任编辑:

 

 

提起奥数,相信很多人内心都会颤抖。历经过学生时代,奥数对相当比例的人而言都是一段偏痛苦和崩溃的集体回忆。

现在正值高中小学学生的暑期。奥数,成为暑期里很多学生的“噩梦”。它不仅挤占了原本应该快乐轻松的夏季时光,也让孩子们不论脑力上还是心理上,承受着不同程度的压力。

奥数,并不适合所有人,这一点已经基本得到人们认可。但即使这样,各类学校升学考试时有意无意的奥数题目,令家长们不得不去“为难”孩子。不仅在暑假,很多家长在学期内的周末,甚至晚上,都会给孩子报奥数班,期待通过专项培训,提高孩子的数学成绩。

考高分,拿奖项,赢加分,这是绝大多数家长给孩子报奥数班的心态。这种心态,不仅背离了奥数原本的初衷,也渐渐摧毁了孩子对于数学的兴趣。

在不久前刚结束的第十六届“国际数学竞赛(CIMC)”上,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的627名数学少年争夺桂冠。但是,即使在“热气腾腾”的赛场上,一些竞赛教育专家也表示,我国数学教育忽视了对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而奥数培训教练们则坦陈:能力有余兴趣不足,是我国青少年数学教育面临的普遍困境。

原本注重孩子发散思维和多元思维养成的奥数,就这样,在追逐名利的裹挟下,渐渐“异化”。正如有着20多年的奥数教学经验,培养出了很多奥数竞赛选手的教师康春波所描述的,尽管社会上的各类奥数培训班遍地花开,家长们也是尽最大努力去让孩子快速进入状态,但在许多中国学生眼里,奥数仍然只是一门“重要却不讨喜”的科目。在康春波眼里,我们的数学教育往往只强调能力的培养,家长为了让孩子升学,盲目补课,在奥数产业和题海战术中,很多数学精英最后会变得厌恶数学。

当然,我们也不能因为这些现象就去否定奥数的存在。毕竟,奥数有其存在的意义,而且有些孩子的确喜欢奥数,从中也获得了快乐和提升。

就像毕业于湖北黄冈中学,现为广州黄埔区某小学数学老师、资深的奥数教练陈武所认为的,这几年,奥数被“打压”得太厉害。人们用各种方式印证着“奥数无用”论,但他觉得人们不应该用“学了奥数就会怎样”的功利心态去看待和面对奥数,而应该看到它对孩子们思维方式的启发和培养。因为在他看来,这门学科确实会让人思考问题更全面。

那为什么人们提起奥数,更多是否定的或是痛苦的?

或许原因并不在于奥数本身的问题,而在于当下各级教育频频将奥数成绩作为升学考核、奖励保送的重要参照,在这种非常现实的功利目的之下,奥数,不可能成为一门单纯的只是培养孩子们多思维养成的兴趣课,而成为一门不得不去面对的“亚历山大”课。

在这种困境里,国家政策作出调整,从2015年起,高考(精品课)取消奥赛加分,此前,奥赛获奖者的高考保送资格已被取消。教育领域的这一改革,让人们看到了奥数去功利化的进程,用中国奥数队领队、主教练,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熊斌的话说,“这意味着奥数正在回归正常”。

但愿,伴随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那个曾令无数学子颤抖的奥数,能以一个全新的、轻松的模样出现。(文 / 王莹)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