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文明网 更新时间:2015-06-29 13:40 作者:练洪洋 责任编辑:
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过,“一个人必须要么做个好人,要么仿效好人”。除了做好人、效仿好人,还要有人发挖掘好人、宣传好人,让好人精神产生“滚雪球效应”,使更多人效仿好人、做好人。7年,76期,7884人上榜,挖掘30余万件好人好事线索,30多亿人次参加推荐、评议、投票和现场交流――中央文明办主办的“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正如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正是有了一大批在“好人土壤”里默默耕耘的幕后英雄,才使好人好事、凡人善举不断涌现,才使学习好人、争当好人蔚然成风。
“据事迹实录,则善恶自见”。正如《好人365》栏目编辑手记所言,“每个《好人365》封面人物,都是满满的正能量”。他们中有的曲折坎坷,有的大喜大悲,有的嫉恶好善,有的义薄云天,有的在平凡岗位中书写不平凡,有的在家庭变故中顽强乐观,有的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7年之期,繁花似锦,也当思考如何再加一把劲,将好人文化插上翅膀,乘风飞扬,泽披天下。广度、深度、热度,深耕“好人土壤”,须在这“三度空间”着眼、着手、着力。
如果说好人是一个乘数,群众就是另一个乘数,积有多大更多取决于后者。“雪球”要滚大,首先要在广度上做文章,通过更丰富的手段,扩大受众面与参与面,有群众基础,未来发展才有依托。一是丰富好人评树活动内容,让“身边好人”评树活动走出办公室,走出专业记者编辑的圈子,用更加丰富多彩的手段和形式提升好人评选、树立、宣传、推广的趣味性、吸引力、感染力;二是走进社区、学校、工厂、企业、机关、单位,立足基层,突出重点,广泛发动群众,共同挖掘推举“身边好人”、“草根英雄”;三是利用大众传播、公共空间,提升好人文化的可及性。
深度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安徽省之所以连续六年在“中国好人榜”上位居全国第一,“安徽好人多”之所以成为安徽最自豪的代言,与他们在好人文化建设上抓得紧、抓得实、有想法、有办法分不开。公益广告、宣传橱窗、板报墙报、微博、微信、微视频、微电影等,充分体现立体宣传的强大优势。在深化好人文化方面,安徽还有个著名的“主题季”活动,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与一年四季结合起来,一季一个主题,循环往复,常年推进。
尤其在互联网时代,利用“互联网+好人”传播好人文化,是一个值得思考、探索、尝试的议题。善用互联网,可获得“病毒”传播效果,只要你打造出的是人们真正喜欢的“产品”,用户便会自发帮助这个“产品”向朋友、家人、同事和朋友圈进行推广和宣传。一个拥有百万粉丝的微信公众号,其影响力决不亚于一份报纸、一个电视频道。让好人文化搭上“互联网+”快车,是一个意识问题,更是一个技术问题,需要专业解决方案。
“百丈之台,其始则一石耳,由是而二石焉,由是而三石,四石以至于千万石焉”。垒起好人文化的“百丈之台”,也要恒持一种“咬紧青山不放松”的热度,将好事一直做下去。动用多种资源,掀起一股“人人推榜样,人人学榜样”的热潮不难,难的是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坚持不懈,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7年成就,不过是一段记忆、一块基石,未来之路还长,仍需上下求索。(练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