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务政务

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科学理论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更新时间:2015-06-18 11:16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

 

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科学理论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体会

作者:肖冬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紧紧围绕如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重大问题,发表了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逐步形成了一个逻辑结构严密、比较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这个科学理论是在准确把握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时代任务的基础上创立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是在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创立形成的,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色;是在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全面推进解决突出问题中创立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是在继承发扬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优秀传统基础上创立形成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我们在系统学习、深入领会的过程中,初步认识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内容十分丰富、思想博大精深,可以概括为五个基本方面。

以造福人民、务实创新、问题导向、学习实践为基本内容的立场观点方法论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场观点方法的论述,内容非常丰富。关于造福人民,他强调: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最持久的力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关于务实创新,他强调: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和根本目的,必须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务实就是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谋划事业、制定政策、推动工作;创新就是不因循守旧、满足现状,发挥主动性创造性,探索真知,开拓进取。关于问题导向,他强调:必须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我们党领导人民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关于学习实践,他强调:要认识好、解决好各种问题,唯一的途径就是增强我们自己的本领;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实践是提高本领的途径;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场观点方法的深刻论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的核心精神和要求,完整准确地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特色。造福人民坚持了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这一唯物史观的核心要求,同时进一步把幸福生活突出出来。务实创新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辩证唯物论的核心要求,同时进一步把创新突出出来。问题导向坚持了抓住矛盾、分析和解决矛盾这一唯物辩证法的核心要求,同时进一步把问题突出出来。学习实践坚持了实践第一、勇于实践、在实践中发展真理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核心要求,同时进一步把学习突出出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场观点方法的深刻论述,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统一整体。就各自内涵和功能而言,它们既是立场,又是观点和方法,是三者的统一;就整体而言,它们又各有侧重,造福人民是根本价值立场,务实创新是根本思想方法,问题导向是根本着力基点,学习实践是根本实现路径。

以中国梦为引领的奋斗目标论

党的十八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命题。围绕这个重大命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揭示了中国梦的历史渊源;深刻阐述了实现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揭示了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深刻阐述了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揭示了实现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和力量源泉;深刻阐述了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揭示了实现中国梦的根本要求;深刻阐述了以劳动托起中国梦,揭示了实现中国梦的科学路径;深刻阐述了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和平和机遇,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来实现中国梦,揭示了实现中国梦的世界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系列论述,是重大思想创新,具有重大意义:一是逻辑意义。用中国梦来概括“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逻辑上更加精练。二是理论意义。用中国梦来概括和引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强调的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统一,这使奋斗目标的思想内涵更加丰满和厚重。三是实践意义。中国梦的奋斗目标能够最大程度地达成社会共识、统摄民众意志、凝聚民族力量、统一行动步伐。四是世界意义。中国梦与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追求本国本民族发展振兴的梦想相通,更容易成为世界话语,得到世界各国各民族的理解和支持。

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坚定指向的发展道路论

实现中国梦,必须选择确立科学的发展道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了实现民族复兴,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索和尝试,但都以失败告终。直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开拓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中华民族走上了复兴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揭示了这条道路的历史渊源、理论渊源和客观必然性;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揭示了这条道路的科学性;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揭示了坚持这条道路的极端必要性;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构成的整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揭示了这条道路的深刻内涵和最鲜明特色;深刻阐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揭示了这条道路的开放特征和发展要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改革开放实践,也是贯穿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鲜明主线。

以“四个全面”为事业抓手的战略布局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推动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系列论述,与党和国家的伟大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这揭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意义。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强调: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要增强推进改革的信心和勇气,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从大局出发考虑问题。这些论述系统揭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任务、目的条件、重点方向、力量支撑和总体要求。关于全面依法治国,强调: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准确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工作布局,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必须准确把握重点任务,着力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必须着力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领导干部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必须坚定不移推进法治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这揭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以及基本思路。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强调:要增强管党治党意识、落实管党治党责任;要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既靠教育,也靠制度;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使党的组织和党员干部都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要抓住从严管理干部这个重点;要持续深入改进作风;要严明党的纪律,不允许有不受纪律约束的特殊党员;要发挥人民监督作用;要深入把握从严治党规律。这些论述系统揭示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极端重要性、目的目标、任务要求、工作重点、机制保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三大战略举措缺一不可。不全面深化改革,发展就缺少动力,社会就没有活力;不全面依法治国,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就不能有序运行,就难以实现社会和谐稳定;不全面从严治党,党就做不到“打铁还需自身硬”,也就难以发挥好领导核心作用。“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的安全保障论

国家安全涉及领域广泛、要素众多。坚持把国家安全作为一个整体加以思考,设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思想亮点和治国理政实践的突出特点。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阐述了保证国家安全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头等大事,揭示了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意义;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揭示了维护国家安全的科学路径;深刻阐述了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揭示了维护国家安全的根本目的和力量源泉;深刻阐述了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对内求发展、求变革、求稳定、建设平安中国,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建设和谐世界,揭示了维护国家安全的总体要求;深刻阐述了要重视各种形式的安全,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等多种安全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揭示了维护国家安全的整体特征;深刻阐述了富国才能强兵,强兵才能卫国,要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大人民军队,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揭示了维护国家安全中军队的地位作用和职能使命;深刻阐述了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要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揭示了维护国家安全的新的时代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安全的整体性思考和系统论述,是国家安全理论的重大创新。

前述五论,是立场观点方法、具体理论、具体观点的有机统一,是基本理论原则、根本思想指导、重大战略策略的有机统一,既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脉相承,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先后贯通,又展现着党的指导理论与时俱进的创新品格。其中,最能体现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创新品格的是战略布局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要把“四个全面”作为学习贯彻的重中之重突出出来,用它来统领工作、推动实践、实现发展,在全面把握系列重要讲话所内蕴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一系列观点的内在逻辑联系中不断深化理解,用这个科学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丰富发展这一科学理论。

(作者系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主任、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领导小组副组长)

 

微信扫一扫查看

扫一扫手机查看